做一名“无情无用”的纪检监察干部
2018-11-20■杨钟
■ 杨 钟
“叮铃铃……叮铃铃……”刚参加完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办公室连续不断的电话铃声就催促着我加快了脚步。
“老同学,你好!”拿起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你好啊!”我回应着,心里紧了紧,是他!
寒暄几句后,老同学话锋一转:“你们监督检查组正在我们单位检查,你能不能……”
我不由警觉起来,赶忙掐住话头说:“那你不该给我打这个电话啊,首先这是违反纪律的,再者我们监督检查搞的是封闭运行,没人能插上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检查组的工作……”
我跟老同学说的全是实话。对于我,坚决不能违反纪律,插手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封闭运行以来纪检监察干部插不上手也是事实。
想起年初,市纪委常委会决定让我协助分管党风政风工作,纪委书记那志茂跟我谈话时再三强调:“党风政风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处于风口浪尖,你在别人眼中可就是‘有用’之人了。必须过好‘人情’关!”受命以来,如何把“人情”隔离在工作之外,让纪检监察干部不能、不愿、不敢跑风漏气、人为取舍线索,成为一名“无情无用”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和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同志们不断摸索实践,逐步建立完善了监督检查“封闭”运行机制。
我们建立了监督检查人员库、监督检查单位库。每次检查,检查组长、检查人员、检查单位都是随机抽取确定。检查组拿到任务后,立即关闭个人手机,带上党风政风监督室配发的公用专用手机出发。检查中发现问题,同时报党风室、分管常委、分管副书记。检查、调查权分设,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调查。
这种监督检查的“封闭”运行机制,让检查人员在信息封闭的情况下屏蔽掉了来自外部的干扰;同时收到问题信息报告的三方,无法自行阻断、截留信息流转;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移交,党风政风监督室与调查权绝缘。机制运行数月,从各环节来看,确实在杜绝外部干扰上作用明显,说情打招呼的情况由多到少,到近乎绝迹。
今天突然接到老同学的“求情”电话,说明什么呢?是纪检监察干部“无情无用”的观念在基层传播的不够,还是……我立即找到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通报了刚才接同学电话的情况,让他马上确认一下检查组组员的手机是否全部关闭,再仔细查验一下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是否还存在什么问题和纰漏。
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查了半天,回复说暂无问题。当天下午六点,电话报告陆续来到,听到有我同学所在乡镇的问题线索,心里略微一宽。
次日,分管副书记张军召集各监督检查组长汇报本轮检查情况。汇报快结束时,监督检查组第三组组长冲着我说,我们组在检查过程中碰到一个乡镇书记,说是你同学,我们可没手“软”啊。我俩相视一笑,探起身紧紧地握了一下手。张军同志见此情景也笑了。
让自己成为一名“无情无用”的纪检监察干部,这本身就是监督检查“封闭”运行机制发挥良好效应的体现。我的“无情无用”,找我托人情、打听事的情况就少了,我们就不必再为情所困,就不用再刻意躲着亲朋好友这些“熟人”,就能让周围人更理解纪检人、理解纪检工作,也能让广大干部群众对营造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