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压缩“打招呼”的权力空间
2018-11-20韩韫超
韩韫超
前不久,一份疑似陕西西安某房地产项目部分摇号购房者信息登记表在网上传播,其中显示多套楼房被多名副厅级及以下级别政府工作人员内定。随后,西安市长安区纪委表示,的确有公职人员向开发商打了招呼,介绍关系户购房。
此事触碰到公众的神经,其原因不仅在于“内定”行为本身的不公平,同时也与商品房摇号背景下购房机会的难得不无关系。当一些公职人员打个招呼就能轻松优先享有购房资格,那些严守摇号规则、“傻傻”拼运气的普通人怎能不心生愤懑、进而引发公平焦虑呢?
“打招呼”在人情社会里,即所谓的拼人脉、拼关系,掌握某种权力的人以此为自己或他人办成规则之内办不成的事,大到享受城市的医疗、教育、住房等资源,小到拥有一场球赛的VIPVIP观看票、争取一次评比活动的奖项等。在一些人看来,纵使某种社会资源再紧俏,只要能和那些“说了算”的决策者说上话、通上气,既有规则都可以靠边站。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是“打招呼”之所以管用的重要砝码。此番事件中,向开发商“打招呼”的大多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国土、建设、房管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而“打了个招呼”房源就被内定,无疑挤占了紧俏的稀缺资源,扰乱了原本公平的制度设计。如今,诸如积分落户、摇号买房买车等社会资源的分配政策,其出台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公平公正。但是,当这些制度、规则屡屡被一些人暗中动了手脚,那么,制度、规则的权威性、公信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时下,“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建设不断提速,但依然有个别人利用手中权力的潜在影响力谋私利、搭便车。而一些人最终走上贪腐的不归路,往往正是从这种倚仗权力揩油的心态开始的。有时仅仅是传递一个信息、为他人牵个线搭个桥,一旦这种非正当利益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一些人利用公权力揩油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而权力寻租的口子一旦打开,便很难再合上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压缩公职人员对权力的“丰富想象空间”,就是要消除一些人对公权力“不用白不用”的心理,让所有的“条子”“招呼”之类通通失效,用严肃的党纪国法倒逼其不敢使用、不能使用任何特权。只有切实清除各类公职人员身上的特权,才能净化社会风气,让社会各领域按照公平公正的规则良性运行。
这不仅需要加强对权力本身的约束,而且还要做好各环节的信息公开,只有时时处处都有监督的眼睛,才能彻底消除暗箱操作的空间。在稀缺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做到对公权力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督,确实需要下很大力气。眼下,纪检监察部门不妨从对“打招呼”者严肃问责做起,只有利剑高悬、警钟长鸣,公职人员才能少一些把职务外衣当通行证、敲门砖的念想,权力也才有望少一些节外生枝的空间。此外,及时引入科学有效的第三方监督,同样不可或缺。这都是维护良性社会生态、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