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 聚合力 促脱贫
2018-11-20中共静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王利民
■ 中共静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王利民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围绕脱贫攻坚选干部、配班子、强组织、聚人才”的工作思路,全方位、大力度推行“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带党建的生动局面。
一、发挥多方效应,构建抓党建促脱贫格局
一是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层层压实责任,抓党建促脱贫。县委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工作理念,聚焦“三基建设”,制定出台了《推动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听取各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促脱贫专题汇报。四大班子领导每人带头包抓1个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村,并将其作为党建联系点。积极推行“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列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推动乡村两级书记坚守党建“主阵地”、种好扶贫“责任田”。
二是汇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在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先锋作用。目前全县共有党员8776人,其中农村党员4834人(60岁以上的有2272人,占农村党员人数的将近一半;60岁以下的2562人,这其中又有近2/3之多外出打工、经商。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流动党员多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党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员、机关离退休返乡党员、退伍军人党员、回乡大学生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多方效应,使乡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始终有党的响亮声音、党的旗帜。
二、坚持固本强基,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一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建强乡镇前沿“指挥部”。坚持把党建服务民生放在首位,坚持矛盾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人才在一线成长、干部在一线使用,在扶贫攻坚一线发现、识别、选拔干部。在2016年的乡镇换届中,从乡镇一线提拔干部83名,一批能力强、作风实的干部在扶贫一线发挥了“攻坚手”作用。对全县14个乡镇、71个正科级县直单位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对全县584名科级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建立了动态管理台账,把动态管理台账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举措来抓,实现了选出好干部、配优好班子,服务脱贫、决战脱贫目标。
二是选优配强班子,加强村级攻坚“堡垒”。2017年结合换届,从致富能手、复转军人、专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优秀大学生村官、乡村医生教师中选出村党组织书记32名。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印发《静乐县“情系静乐·人才回归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程,引导静乐成功人士、大学生和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集中整顿了31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把农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干部管理范畴,制定《静乐县村党支部书记管理实施办法》,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
三是配强脱贫攻坚“兵团”,发挥扶贫力量的最大效应和作用。实行县级领导包联乡镇、县直单位包联贫困村、党员干部包联贫困户制度,全县党员干部全员上阵,做到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整合驻村帮扶工作“三支力量”,担任全县369个行政村的“第一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其中第一书记263人,村主任助理114人),122名挂职干部担任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和村主任助理,实现帮扶工作“全覆盖”。建立健全干部结对认亲、经常联系贫困户机制,党员贫困户率先带头脱贫,党员结对帮扶深度贫困户,三级党代表974人,结对帮扶贫困户974户1395人。
四是建设规范化基层党组织。县财政2017年落实各级党建经费2800余万元,党建文化专栏、工作制度、办公用品、配套设施配齐完善,新建8个村级活动室。
三、突出示范引领,培育脱贫攻坚骨干力量
一是引深汾河流域党建示范工程。在汾河流域党建示范点上,依托汾河流域优势,由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动,引技术、引能人、引资金,培育了“辣椒种植示范村”“藜麦种植示范乡”和“黑枸杞种植示范基地”,带动了25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坚持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建立示范点,把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区、涉农企业、移民安置点,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上,以党建带脱贫、党员带群众,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赢共进。目前,全县建立电子商务党支部1个,在移民小区建立临时党支部4个,在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立党小组18个。同时,探索“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发展模式,以党员带动群众,以党建带动脱贫,衡达涌金物流园区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8户1264人,人均增收1875元。全县369个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三是积极培育党员致富能手。去年以来,我县有计划从青年农民、优秀农民工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中发展党员90人。扎实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研讨和主题培训,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期,培训各领域党员干部8200余人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双亮一建”为载体,组织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四诺”和“扶贫攻坚先锋行”等活动,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46名,推动农村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1238户。
四、严格责任落实和考核,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县委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脱贫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年度党建考核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方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乡镇党委、村级组织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责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定期召开例会,听取脱贫汇报,解决存在问题,落实工作责任。全县各级党组织、各有关单位纷纷签订责任状,自觉把扶贫开发当作第一政治任务,把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向扶贫工作倾斜,积极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
二是完善脱贫考核机制。推行在扶贫一线考察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尺,对完不成扶贫工作任务的,一律不予提拔重用。建立驻村帮扶专项管理考核机制,制订负面考核清单,对不胜任的党员干部实行召回制度,不胜任的一律不得评为优秀和提拔重用。印发《静乐县干部驻村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文件,强化对脱贫攻坚力量的管理,制定《静乐县关于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的管理办法》,开展“夜学、夜议、夜谈、夜访”活动,全面实施村干部“坐班”制度。建立了智慧党建平台,实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电子签到制度,并且每周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完善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将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将述职和评议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