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创新中心”集智汇力
2018-11-20本刊报道组
瞄准新定位、提升新功能,北京已按下“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快进键。
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的路途中,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进行专题协商议政,并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组织开展了“委员沙龙”“科技讲堂”等一系列专题调研、座谈活动,为进一步推动自主创新、提升首都发展新动能贡献“政协之智”。
2018年初,市政协就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纳入议题。从3月份开始,市政协启动了相关学习、调研和协商活动,不仅组织委员实地调研了小米科技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中关村海淀园等科技园区,还走访了360公司,通过“委员沙龙”活动听取意见建议。
在6月21日至22日,市政协召开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发展提供新动能”进行协商议政。会上,王高飞、贺志强、孙子强、齐向东等12位委员作大会发言,提出重视原始创新,强化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实现“企业吹哨、服务报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等意见建议。
委员们建议,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不断完善创业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应找准角色,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在金融支持、保护产权等方面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常委们对怀柔科学城规划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集中视察。怀柔科学城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实验室内,高速列车模型实验平台等一项项国产“硬科技”让委员们振奋不已。
市政协委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说,“从1到10和从10到100这种优化、再次创新的过程,在过去几十年很常见,但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却很缺乏。”张新民建议,北京市应与中科院和央属高校等科研机构联合,进一步加强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物质科学、宇宙起源与演化、地球系统等领域,组织以我为主的国际大科学计划。
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的发展使命之一。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如何将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的汇聚地变得至关重要。“需要完成从支持物到支持人的转变。”谭天伟说,科技创新的物质条件基本建成,需从利于汇聚一流人才的多个方面去着手,比如联合世界一流人才、团队共建实验室,同时注重配套设施建设,让留下的高端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市政协调研组还组织委员们到中科院微电子所、中关村生命科学产业园、军事科学院考察座谈,委员们从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挖掘顶尖科技人才等方面,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