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15条政策建议

2018-11-20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38期
关键词:政府政治建设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 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研究课题组

当前,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阶层群体冲突增加,开放性流动性问题增多,社会诉求不断提升,群众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越来越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各级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矛盾新变化要求,建设新五型政府,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建设忠诚担当型政府

(一)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党内政治文化,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削弱政治的倾向。

(二)建设学习型政府。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加强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加强对大政方针、政治理论的学习,加强向工作实践、基层群众的学习,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考和决策能力。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守政治规矩、坚定政治立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提高政府担当能力。把提高执行力、落实力作为建设责任政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清单制度,改革完善考核办法,加强追责问责,做到政府各项工作有清单、有督查、有考核、有问责。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大力营造敢担当、善担当的浓厚氛围。面对急难险重工作、突发重大事件,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科学衡量干部实绩,对干部考评各个环节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全面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印证,从更多的方面、更广的角度,辩证地、深入地认识和评价干部。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

建设创新型政府

(四) 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出更多实质性动作、突破性措施和创新性招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诚倾听民情民意,从实际出发提目标、定任务、出政策,做到务实管用、切实可行。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的起点,把工作举措建立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之上。

(五)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从科技计划、人才引进、项目培育、载体建设、知识产权创造、科技融资等方面推出一揽子高含金量的引导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全方位政策体系。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目的, 建设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共享。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建立完善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信息网络, 为创新主体搭建科技研发成果信息交流平台。

(六) 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有效治理。引入大数据理念、思维与方法,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政府建设,有效整合、分析各种数据资源,提升政府决策水平。完善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确保科学决策。以公民需求为起点和导向,设计公共服务流程,建立健全政府回应机制,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公民个人的主体作用,推进多元合作治理格局的形成。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

建设改革型政府

(七)让改革成为政府的基本气质。坚定改革正确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战略导向、需求导向,重点谋划确定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注重提高改革规划质量,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吃透,把实际举措理清,把具体路径找准,实现从增长型政府到改革型政府的转型。加强改革全过程协调,抓好改革全方位协同,健全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推进机制,促进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八) 深化“放管服”改革。合理划定政府管理边界,紧贴企业和群众需求,针对审批事项偏多、流程复杂、周期较长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减量、优化,进一步精简下放审批事项,提升审批效率,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和范围,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服务,便民利企、去繁化简,确保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得住、该“服务”的服务好。

(九) 统筹推进各类机构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机构设置要体现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的要求,做到精干高效。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坚持机构编制“瘦身”与“健身”相结合,通盘考虑组织机构调整与编制资源配备,创新管理,优化结构,盘活用好各类编制资源。

建设效能型政府

(十)聚焦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加强政府效能建设。聚焦重点、盯住关键,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建立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固化责任,并通过定期通报、现场督办等形式加强督查。通过召开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督办推进会、定期汇总通报、专项督查等多种方式推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

(十一)畅通政府运行机制,提高执行力。提高行政人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提高落实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执行意愿,通过创新组织流程,优化决策、执行、协同、反馈和督查机制,化解执行力的组织障碍。完善执行机制,科学制定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促使执行者不断提高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 。

(十二)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基层政权机构的设置不能简单照搬上级机关设置模式,要符合基层事务的工作需要,整合基层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上级机关要优化对基层的领导方式,便利基层机构承接上级机构任务、向上级机构请示汇报工作。

建设廉洁型政府

(十三)健全行政问责,规范权力运行。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健全政府职责体系。把政府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的各个环节纳入问责体系,确保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通过行政问责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落实行政问责实效,增强行政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权力运行,使行政问责制度真正发挥约束力和威慑力。

(十四)加强作风建设,打造过硬型政府。坚持惩防并举,健全抓早抓小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着力锻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打造过硬型政府。

(十五)严格依法行政,以法治思维助推廉洁政府建设。强化以法促廉,加快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部署落地落实。大力推行“责任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猜你喜欢

政府政治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