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组织书记如何履行第一责任抓党建
2018-11-20罗小丽
■ 本刊记者 罗小丽
社区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太原市桃园南路第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建芳到社区工作十多年来,一直用心干、用心想,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建立了“1+X”工作方法、“民情日记”工作法、党员活动日等一系列社区管理创新模式,始终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服务居民群众。李建芳常说,“只有想不到的服务,没有满足不了的需求” 。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社区工作中,遇困难不躲、见纠纷善解,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2016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十佳“山西最美社区干部”。
记者:改革开放近40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准确认识城市基层党建在整个基层党建格局中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地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李建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提出必须把抓基层、抓基础工作作为长远之举、固本之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去年召开的山西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对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更具体的内容、目标、方向和要求。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省委提出的全面加强“三基建设”工作,高起点谋划推进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突出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要牢牢把握新时代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明确街道党组织的主责主业和职责职权,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的体制机制,推进组织联动、条块联动、资源联动和保障联动。要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因地制宜组建党组织,突出抓好园区党建工作,统筹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要搭建服务群众的窗口平台,深入开展在职党员报到服务活动,善借社会化组织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心骨”作用。
记者:在具体工作中,您是如何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心骨”作用?或者说您是如何用党建思维引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的?
李建芳: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就是要带头落实上级党委的决策,创新思路,将党的触角深入到各个角落,起到统揽和核心的作用。我们主要是把“空白墙”变成“党建窗”,制作版面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组织党员、居民集中收看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巡视利箭”“厉害了我的国”等重大会议活动,在观看中引导党员、居民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组建党建宣传小分队,把十九大精神编成通俗易懂的快板,走进居民区、非公企业进行宣传。
此外,把我多年来在基层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建芳工作法”,老军营街道党工委、迎泽区开展了向“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李建芳同志学习活动,在社区(农村)推行“建芳工作法”,即:党建引领暖民心、沟通交流听民声、担当作为解民忧、巧借外力惠民生、群策群力顺民意、学思践悟强能力、优化流程提效率、创新举措破难题等九项针对性举措,这对于基层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工作难题、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比如说,如何做到担当作为解民忧?涉及居民的事情,我总是想方设法从居民的角度来考虑,并积极解决。2013年,民政局要求每个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办老年餐桌。当时,社区并不具备条件,但看到有不少空巢和独居老人因吃饭问题而犯愁,我还是决定找六味斋好助妇的经理协调,提出与该企业共办老年餐桌。但选址成为难题,既不能在店里开,也不能离厨房太远。正巧,好助妇后面的居民院里有一间空库房,但该房涉及与一户居民的纠纷。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我开始介入调解。找到居民时,对方态度强硬,坚决拒绝。但我没有气馁,为了感化居民,我带着礼物去医院看望该居民的老父亲,在一旁一起陪着耐心照顾。原打算等老人出院后再谈,没想到老人被感化,第二天就派老伴来找我主动协调此事。2014年3月31日,老军营地区第一家政企合作的老年餐桌开业了!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结合实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
李建芳:基层组织建设首先是党员队伍建设,主要负责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其中,直管党员队伍工作不好抓,因为86%的党员都不在社区工作,组织一次现场学习很难。但是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呢?我和班子成员不等不靠,多次讨论,提出了在党员管理上实行“1+X”管理模式,在党员教育上打造“指尖上的党建”。“1+X”即在社区工作的党员设定为“1”,所分管网格的党员为“X”,由1名在职党员负责直接联系X名党员。按照党员的不同类型情况,每月不定期与包联党员进行联系,沟通思想、交流工作生活情况,并记录在党情日记上。
刚开始这项工作推动也不是很顺利,这个“1”的作用发挥不明显,那我首先帮助他们分析所分管党员的情况,组织大家在一起汇报每个党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并把这些内容记录在党情日记上,同时倡议大家把这些网格的党员定为信息员,经常了解所住单元的情况,慢慢地大家认识到与这些党员联系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并且和包联党员们在长期联系中,增加了感情。党员从刚开始的不理解、不好意思到现在自觉参加党日活动和组织生活会等,从而推动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的落实。长期微信群的学习增强了党员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了对党的信仰!
记者: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搭建服务群众平台,才能真正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建立党建微帮站,可以说是基层党建创新服务载体的一次积极实践,能具体谈谈吗?
李建芳:好的。为了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情、小问题、小矛盾、小诉求、小困难等“五小”问题,结合省城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要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的要求,老军营街道党工委开展了“咱的街道咱的家建家爱家系列活动”。其中,通过整合辖区内企业和居民志愿者等服务资源,建立党建微帮站,旨在把全地区建成互助友爱之家、文明和谐之家和温暖宜居之家。我们桃南二社区党总支率先带头落实,开展院落微帮互助。
特别是为了解决独居老人日常生活的困难,党建微帮站成立“女儿团”,开展“敲门行动”和“通话行动”,20多名志愿者以院落为单位,每天都会敲开独居老人的门,去家里看看,陪老人聊聊天,帮助自己所在院落的独居老人。党员在“微帮站”里起着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人参与进来,帮助别人,收获快乐。
记者:能说几个身边人身边事吗?
李建芳:好的。其实很多独居老人并不需要你做太多的事,平时有个人去敲敲门,陪他们说说话,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去办一办,有什么状况可以及时发现,这就够了。如今年69岁的王冬梅,身患肺病,去年冬天刚做了手术,生病后行动不便,心情不畅。同院的党员李国英就主动去家里陪她聊聊家常,帮忙打扫收拾,午饭时刻,还替王冬梅张罗好午饭。王冬梅感慨:“如果没有李国英,我都不知道过得怎么样。”生病一年多以来,李国英每天都会来王冬梅家,陪她聊天,帮忙做家务。“女儿团”成立以后,李国英和王冬梅更是结成对子,将会长期进行帮扶。李国英同院还住着一位90多岁的独居老人,她每次进出小区都会去敲敲老人的门,问候一声。
老党员梁金喜、李国英等成立了志愿服务党小组,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开展志愿服务,带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66岁的梁增祥老人免费为居民解决水、电、下水道疏通等维修问题,院里的居民们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有的担当安全员、调解员,有的免费为社区居民理发,是医生的承担医疗咨询和急救等,大家各尽所能开展互助志愿服务。
还有,在重大节日来临之际,精益齿科、荃海海鲜等企业为低保户、困难户等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爱可蛋糕店为八十岁以上的特困老人送上生日蛋糕等。
党建微帮站形成微帮互助、微帮助困、微帮助老、微帮助急等,小小的帮助就能让人感受到温暖,普通人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就是对新时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