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从科学卫星城到“创新活力之城”
2018-11-20
“实”字当头的作风,是嘉定这个上海近郊区的鲜明特质之一。从最初的上海“科学卫星城”的定位,到现在“创新活力之城”的打造,嘉定始终都是以实事实做来换取应有的实力,避免各种“空心化”的趋向。
产城融合聚焦高品质发展避免城市“空心化”
“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单靠‘产’一条腿走路,是走不好、走不远的,必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章曦谈到,嘉定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正在构建独立完善、高等级的功能配套,打造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
在上海,嘉定一向有“教化嘉定”的美誉,其800年文化特质依然深深刻印在其城乡生活的肌理之中。亲民,是“教化嘉定”的文化信条。这里独创的“我嘉书房”,是上海首个以社会化合作模式运营的24小时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项目,以多元设计和高品质的阅读空间,打造百姓家门口富有文化底蕴的“公共客厅”,目前已建成使用13家,年内将建成30家。“文化嘉定云”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在国内也是率先之举,依托大数据,整合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高了文化资源与市民需求的高效精准对接,目前注册用户达15.3万人,日均访问量超过30万次。
“嘉定是创新活力之城,但历史上的好东西、好文化一点不能丢,这也是活力之源。”章曦表示。
中间型产业与终端产业对接避免技术“空心化”
嘉定这个“创新活力之城”,集聚了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7所高校、50多名院士以及2万多名科研人员,人才总量超过30万人。可以说,处处都有最新科技的踪影和信息。
在嘉定,其产业重心永远放在“终端产业”:汽车、高端医疗、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是其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而那些中间型的小微科技型产业和双创产业,则可以在其“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对接机制和格局中找到自己的“落地空间”。
在嘉定工业区内落户的三友医疗,是一家从事国产高端骨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前沿医疗设备终端型企业。其董事长刘明岩认为,终端企业是一个“多向的大平台”,一个“面向”是朝着使用医疗器械的医生和患者,不断地形成交流和反馈;另一个“面向”是朝着新型医疗器械这个终端产品的各个“过程性环节”,所有这些环节都可以对接中间型的科技企业和服务商,比如3D打印等中间型的新技术。这样的“终端+中间”的模式,就可以让科技与实业紧密结合,既不让实业跟不上科技的步伐,也不让技术“空心化”。
海淀:从“三条路”看40年创新之路 北京通州: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如今覆盖海淀全域的中关村科学城,从近40年前科技人员冒险“下海”到如今创新创业形成“涌泉效应”, 海淀发展之路给人以怎样的启示?“涌泉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中关村大街:创业从商业模式创新升级为原创性技术创新
20世纪末,“电子商品一条街”成为中关村的金字招牌,海龙、e世界、鼎好等大卖场风靡一时。如今,多数大卖场已被升级改造,充满科技感的孵化机构和创业公司取代了卖鼠标、卖光盘的“小摊位”。中关村正着力打造“升级版”。一批创新“小巨人”在这里快速成长。目前,中关村科学城已聚集105家众创空间、69家创新型孵化器,形成了涵盖集中办公区、创新型孵化器、创客小镇、专业园区等不同载体并接轨国际的双创生态体系。2018年1月,海淀区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助力打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
成府路:“最强大脑”迸发最强“发明力”
长约8公里的海淀区成府路,是北四环外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周围却分布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部分研究所……
2017年,海淀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2件,是全国的28倍,接近硅谷水平。承接国家实验室建设、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早期科技成果转化……在海淀,40年来,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不断萌发,人才活力不断释放。
2018年6月,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问题,海淀区、北京市科委合作设立了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并推出“概念验证支持计划”,进一步将支持环节前移,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更初期的概念验证等阶段。
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表明海淀区正聚焦前沿基础研究,蓄足创新驱动发展“新势能”。
后厂村路:名企荟萃释放生产力
后厂村路,长约4公里,分布着百度、新浪、联想等知名科技公司。这里成为海淀发展高精尖产业的代表性区域。
从互联网公司到人工智能公司,百度的蜕变,折射出海淀区不少科技企业的进化之路——从复制商业模式走向创新应用场景,从集成创新走向原始创新。
目前,海淀区确立了突出大信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两大主导产业,做强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能源环保等四大产业,推进文化科技融合与军民融合两大布局的“2+4+2”高精尖产业发展思路。
为更好释放“创新力”,海淀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推出了完善透明高效的投资环境、维护公平合法的市场环境等8方面49项措施。
面向未来,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今后还要立足“科学”+“城”的理念,从“园区运动”向“城市发展”进一步升级,继续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河畅水清岸绿 久违的鸟儿又回来了
通州,千年大运河的北端,北京的东大门。2016年,这里被赋予新的历史定位——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3年来,通州区上下合力,拆违腾退、留白增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座欣欣向荣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张家湾镇曾是北京的工业重镇,镇内工业大院云集。随着不符合城市副中心定位的产业陆续退出,张家湾镇的工业大院土地腾退出来,一座规划总占地面积达1万余亩的张家湾公园于10月中旬开工。张家湾公园将通过绿化种植再现“水巷茶棚”的历史风貌,再现昔日运河上繁荣景象。
通州区大尺度绿化,营造自然宜人的滨水环境,让蓝绿交织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根据规划,城市副中心将形成“一环、两带、两区”的绿色空间整体结构。其中,“一环”是沿城市副中心构建宽度为200米至1000米的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张家湾公园是该环中最大的一处公园。
提升公共服务 让城市更宜居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之一是带动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如何满足更多人的公共服务需求?不均衡的城乡公共服务如何解决?
北京市、通州区下大力气补齐通州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一方面积极“外引”,促进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通州布局,另一方面“内升”,增加中小学、医院、文化体育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并提升质量。
目前,人大附中、北京五中、首师大附中、史家小学、北京小学等名校落户通州,高中示范校将达到11所。四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即将开诊,安贞医院落户通州,三级医院将达到8所。
2017年,通州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区。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气质。大运河是通州区的一张金名片,也是烙印在通州世世代代居民身上的情结。
按照规划,通州区将采取“一线四区多点”的保护方式,保护好老祖宗传承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一线”就是大运河;“四区”则包括通州古城、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路县故城遗址;“多点”涵盖宋庄、永乐店等地区。
另外,路县故城遗址将原址整体保护,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恢复路县故城的护城河等原貌;通州古城核心区、张家湾古城、桥闸码头总体保护等相关规划正在编制;通运桥、晾鹰台等文物的修缮正在进行……
与古代文明遥相呼应的是,代表着“国际范”的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北京大剧院)等文化设施也将落地通州。未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散发独特魅力。
天津滨海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年多来,天津滨海新区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认真落实体现新作为。不仅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为三地协同创新新地标,而且在“请进来”“走出去”之间,滨海新区敞开胸怀,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京津冀协同创新崛起新地标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一个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新地标正冉冉升起。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北京中关村的创新动力和天津滨海新区的优质配套服务“手牵手”。如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470余家,显示出颇高的人气。
“我们积极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生命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续光认为, 能得到众多企业青睐,除了政策优势外,更与自身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
筑巢引凤实现多点开花
不只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拂过,这几年,越来越多企业走进滨海新区,将这里视为发展的新沃土。4年来,滨海新区累计引进疏解项目3100余个,协议投资额逾3900亿元。与河北合作的滨唐、滨沧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相继揭牌。不但形成了分工合理、合作有序、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而且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既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也为全国优化区域开发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表示。
主动服务体现新作为
近年来,滨海新区不断夯实服务能力,在将京冀资源“引进来”的同时,还敞开怀抱,主动“走出去”。
2018年3月31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对标世界一流海港口岸,推行“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大幅降低港口收费标准,服务实体经济,京津冀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滨海新区要努力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体现新作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表示,新区还将主动对接、支持、服务雄安,下大力气完善交通体系,努力打造雄安新区的海上门户。
重庆渝北:“创新生态圈”驱动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从农业县,到工业区,再到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整个渝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换挡,渝北“创新生态圈”正逐渐形成。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协同发展,“创新生态圈”成为渝北发展的第一动力。
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变独立创新为协同创新
变独立创新为协同创新,突破资源能力限制,提高创新绩效,正是“创新生态圈”建立的初衷。“创新生态圈”,一环扣一环。大数据是资源基础和创新内核,创新资源向外呈圈层分布:第二圈层,“物联网、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3项关键性技术为支撑;第三圈层,“智能汽车、智能终端、生命健康、航空产业、数字城乡”等五大方向为产业应用;第四圈层是10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最外圈层则是N个创新企业集群。
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高端人才纷至沓来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引凤先筑巢,渝北启动了研发机构法人化改革,鼓励原有企业内设研发机构实行独立公司化运行,引进独立研发公司。目前,渝北独立法人化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9家。
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传统产业“有中生新”
抓住新一轮智能终端产业梯度转移机遇,渝北“从无到有”集聚起智能终端产业集群。2017年,渝北智能终端类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880亿元,同比增长45%。
厦门湖里区:特区发祥地的新征程
腾巢换凤 老厂房变身文创园区
2006年,在“腾巢换凤”政策驱动下,湖里工业区转型升级,老工业厂房迎来文化创意的新生。在这片1.3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聚集了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联发文创口岸……2017年,已经改造完成的五大文化创意园区引进文创企业近300家,实现营收26.9亿元。
先行先试 自贸片区践行开放使命
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在厦门湖里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厦门片区就担负起向海而兴的改革任务。“单一窗口”是在厦门片区落地的上百项创新举措之一。挂牌三年多来,厦门片区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推出343项政策措施,其中,全国首创52项。
创新驱动 高新企业孕育发展新动能
湖里创新园在十多年间,已经发展到拥有完整创新产业链、全面社区功能、政府一流服务的创新社区。这里聚集着几千家创新企业,汇聚了一大批年轻人才。2017年,湖里创新园入驻企业6576家,主营收入483亿元。
广东 顺德: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亩产论英雄”
30多年前,因敢闯敢试、勇为天下先,顺德一跃成为“广东四小虎”。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顺德再次被赋予历史使命,将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顺德的答案是:绝不拖着破旧的村级工业园进入新时代,坚决向粗放低效的村级工业园要产业空间和生态文明建设空间。
盘活工业园用地:释放发展空间
村级工业园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发展模式的产物。2018年,顺德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定为头号工程,出台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实施意见,通过允许连片改造、混合开发、探索地券制度等办法,盘活村级工业园用地,释放产业发展空间。
“目前顺德的土地开发强度达53%,已远超国际公认30%的警戒线。”顺德区村改办副主任吴维说,如何盘活村级工业园用地,为下一次经济腾飞提供空间载体,成为当务之急。
厂房升级“现代化”:换来产值飞跃
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潜力不断增强,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镇有78个村级工业园,将通过多种改造模式,最终打造成两个大的工业集聚区。而位于容桂街道的细滘工业区,土地重新规划为生态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
重振“顺德精神”:探索高质量发展
村级工业园千差万别,改造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只能靠先行先试。目前,顺德已有68个园区启动改造,34个园区启动拆迁,完成土地整理3800多亩。村级工业园改造已进入全面推进、多点开花阶段。
义乌: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
从浙江中部一个交通不便、资源有限的小城,到如今拥有铁路开放口岸、空港口岸的国际化商贸城市;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发展40年不断创新突破,从改革寻求动力。义乌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的缩影,更是中国全球化、融入世界的缩影。
“咬定市场不放松” 成就全球最大小商品之都
义乌走上“兴商建市”的道路始于1982年9月5日,义乌县委决定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伴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小微企业成长计划等一揽子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截至2018年9月,义乌市场主体总数已突破43万。如今的义乌拥有市场经营面积640余万平方米,经营商位7.5万个,汇集26个大类、180多万种商品,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实体市场遭遇电商时代如何“转危为机”
在外界还在争议电子商务对传统市场是“更迭还是互补”的时候,义乌政府已经决定将电子商务作为市场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喊出全力推进“电商换市”的口号,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启动实施两年培训30万电子商务人才的“230”行动计划;商务产业引导基金,规划建设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对接阿里巴巴等第三方平台等。
“买全球、卖全球”做真正“世界超市”
经过10年培育发展,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经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汇集100 多个国家的8万种产品,源头货比例60%以上,已经成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实现从“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转型升级的新标杆。
内蒙古满洲里:从袖珍边城到最大陆路口岸
塞外大口岸 敢为天下先
1988年,满洲里被国家设立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试验区,开启国门,实现边境贸易“零突破”。1992年,满洲里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袖珍边城自此插上腾飞的翅膀。如今,满洲里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业务,成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
打造新优势 迸发新活力
近年来,满洲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内蒙古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在深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与俄蒙毗邻地区务实合作和推动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口岸文化培育大市场 全域旅游开创新局面
多年来,满洲里形成了融草原文明、红色传统、异域风情为一体的口岸文化,构成了满洲里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以建设国际化高端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经过多年建设,中俄边境旅游区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8年3月,满洲里被国家批准设立为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边境旅游的繁荣,又为小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江苏张家港:“老精神”激励新作为
改革开放40年间,张家港GDP总量由1978年的3.2亿元增至2017年的2606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8.7%,综合实力连续13年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前三;同时,张家港是全国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先后荣获20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这个长江边新兴的小城何以发展得如此协调?用张家港人的话说,这一切都来自改革开放铸就的“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
张家港有一个惯例,市委书记同时兼任市文明委主任。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抓卫生环境,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城乡一体文明创建,再到提升城市品质、培育创建文明品牌;市委主要领导更换多任,但“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抓”的传统始终未变。1992年喊出“三超一争”口号后,仅用两年时间就“抢”来28个“全国第一”。
迈向更高质量的绿色发展
2018年7月,张家港市召开清理整顿沿江环境污染攻坚战动员大会,公布了新版三年行动计划,包括九大工程、18项举措和194个重点攻坚任务,直指沿江区域突出环境问题。
近年来,张家港市每年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近5年新增各类林地、绿地8.4万亩,群众对园林绿化的满意率列全省县市第一。
河北正定:千年古郡迸发新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北省正定县沿着“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把旅游作为富民兴县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日益焕发新活力。
“北方雄镇”风貌初现千年古城旅游“爆红”
遵循改革开放之初确定的“旅游兴县”战略,县里聘请专家团队严格论证,相继编制形成古城保护规划体系,多规合一,实施了25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20项,古城风貌有效恢复。初现“北方雄镇”风貌的正定成功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拆除“围墙”八面来风“自在正定”品牌“叫响”
随着游客暴增,交通拥堵和停车难成为制约正定旅游一大瓶颈。面对矛盾,正定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一个“自我革命”的决定:拆除所有机关单位的围墙,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卫生间和开水间。同时,县里还新建16个停车场,抹平马路石沿增加停车位。
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传统产业“有中生新”
20世纪80年代初,正定县从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筹拍选景中,敏锐地看到商机,积极争取与拍摄方合作,聘请古建专家,根据名著《红楼梦》严格设计和建造了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荣国府。电视剧热播后,荣国府迅速“走红”,带动正定旅游业发展。此后,县里一任接着一任干,先后建设了历史文化街区,实施系列古城保护恢复工程,“沉睡”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迸发出新活力。
河南兰考:从“穷兰考”到“美家园”
从“风口袋”到“金腰包”
2014年,兰考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张庄村也迎来了巨变。结合临近黄河景区的优势,张庄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张庄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过去的“风口袋”已经成了“金腰包”,张庄变“康庄”。
从“一个县”到“一座城”
近年来,立足自身食品和木制品优势,兰考围绕家居制造及木业加工、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3个主导产业,持续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已经引进了11家上市企业,4家“新三板”企业迁至兰考。2017年,兰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9.29亿元。
近五年来,兰考实施“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48个,截至2017年城镇化率已达到39.53%。
从“干部领着干”到“群众抢着干”
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说,兰考最大的变化是干部群众精神头的改变,全县上下鼓足了干劲,对未来更是充满了希望。40年历经风雨,如今兰考的泡桐林已是郁郁葱葱。一棵树,一种精神,一份向往,正在改变一座城。
山东 曲阜:弘扬传统文化 促进和谐发展
文化沃土、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利用文化资源涵养干部为政之德,千年古城正阔步迈向“首善之区”。
多种阵地合力传承优秀文化德润民心
基层琐碎纠纷屡见不鲜,曲阜市小雪街道的居民们普遍会选择去“和为贵”调解室评评理。借助“礼之用,和为贵”这一儒家思想精髓,小雪街道以非诉讼渠道化解许多村民矛盾纠纷。
近年来,曲阜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儒学教师”工程,在全市457个村实现村村全覆盖,同时还设立675所“彬彬有礼教育学校”,累计有65万人次参加文明礼仪大培训,带动儒学进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涵养干部为政之德
在孔府内宅门口照壁的《戒贪图》前,来自山东部分地市的党员干部们驻足聆听。曲阜借助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近年来着力打造“干部政德教育基地”,以专家授课、现场教学等方式创新党员干部教育模式。截至018年10月底,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已承接27个省份的各类班次1057期。
千年古城全面健康发展
1985年,曲阜成功举办首届“孔子故里游”;2004年,曲阜首次举行公祭孔子大典……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千年古城以文化为招牌,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生动诠释了曲阜双轴联动的发展脉络。
右玉:从不毛之地到山青水碧 山西
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个只有10多万人的小县——右玉。近70年来,这里的人们从栽种一棵棵小老杨开始,慢慢把“不毛之地”绿化成“塞上绿洲”。近年来的脱贫攻坚中,靠着一辈辈种树改良的土壤和改善的环境,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当地发展药材产业、兴建旅游项目,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路。
一棵棵药材:好土种出“摇钱树”
积数十年绿化植被、厚植沃土之力,现在,右玉县全力发展以板蓝根、党参、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全县培育3个发展潜力大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建设20个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发展3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10亿元中药材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
一个个小院:家里住进“财神”来
人气旺,旅游兴,一个个颇具晋北特色的农家小院迎来了大批“财神”。马营河村2018年举办了多场传统民俗活动,夏天就接待内蒙古、山西等地的游客1.4万人,直接为村民增加收入15万元。旅游景点杀虎口村的收入更高,全年旅游总收入能达到七八十万元。
背靠“大树”好脱贫:闯出一条绿色脱贫路
2017年春天,右玉县从北京引进沙棘新品种大果沙棘,在全县推广4万亩,这是右玉第一次大规模引进经济作物。这种沙棘三四年后就能挂果,附近的村民都会受益。背靠“大树”好脱贫,既靠着父辈们种下的树,更靠着党的好政策,右玉这个曾经被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才能实现脱贫致富。
安徽金寨:金寨生金 聚力脱贫
宅改促扶贫,“一片肉”变“一盘肉”
2015年,当地将宅基地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水库移民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叠加,引导“两户三房”即“贫困户、移民户”和居住在“土坯房、砖瓦房、砖木房”的农户自愿搬迁,通过综合运用奖补措施,合理配置政策资源,把“一片肉”变成了“一盘肉”,不但农房、宅基地资产价值得以体现,农民实际收益也得到成倍放大,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
产业促致富,贫困户共享旅游“大餐”
发展特色产业成为金寨人开动脑筋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金寨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中药材等八大特色主导产业。曾经的“穷山恶水”也成为当地脱贫的“神器”。
改革成老区“高频词”
对金寨人来说,改革就像这里的民歌,余音绕梁。金寨人的一系列改革成绩颇佳:以农宅基地改革为代表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金寨经验”;承担的国家学前教育改革试点,探索出山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路;开展农村保险改革试点,探索了农业小额贷款保证、生猪市场价格指数等新险种。
江西井冈山:从贫瘠山区到旅游新城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著名的革命老区,以旅游为支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往日的贫瘠山区变身享誉国内外的旅游新城,老区人民靠吃“旅游饭”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革命圣地变旅游胜地
修通上山高速公路、将政府从山上搬到山下拓展旅游空间、推出“吃一顿红军餐,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扫一次烈士墓”等红色培训旅游项目、举办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多年来,井冈山始终将旅游作为主导产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让景区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也越来越多。
景区旅游变全域旅游
党的十八大以来,井冈山转变思路,并以创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着力推动当地旅游业由过去的“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目前,井冈山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已达上千家,规模化民宿旅馆达280多家。
老区群众吃“旅游饭”奔小康
革命圣地变旅游胜地,景区旅游变全域旅游,井冈山老区人民是最大受益者。眼看村里旅游越来越火,前两年,井冈山市大井林场大井村村民罗成财撂下锄头,开了一家农家乐,靠招待村里的游客,年收入达到近五万元。在井冈山,有很多像张成德一样的贫困户靠吃“旅游饭”甩掉了贫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