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转型路径
——以湖北日报为例

2018-11-20王理略

新闻前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航拍长江

◎王理略 刘 申

2018年4月13日,湖北日报策划的“一江清水看中游”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实地踏访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正式启动。7人组成的报道组,历时15天,行程超过1000公里。报道组从巴东——长江湖北段起点出发,沿长江干流而下,实地探访长江中游流域的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发展变迁。

报道组通过图文报道、视频直播、网络专题、VR展示等多种形式,在报、端、网、微等全平台呈现,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各地党委政府,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给予充分肯定,各地媒体纷纷转发转载报道,网友们纷纷观看、点赞、跟评,直播和后期视频点击互动量超过1000万次。本文以此次报道为例,探讨新时期下,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该如何转型。

学会报网端微全方位采编

此次主题报道,如果按照传统媒体的一贯手法,应该是在湖北日报中进行大篇幅版面的报道。然而,要按照新型的传播方式进行报道,所以此次主题报道,湖北日报也一改以往传统报道模式,编辑部专门抽调文化、农村、摄影、新媒体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全媒体报道组进行“一江清水看中游”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实地踏访报道。

编辑部并未对纸质版面提出过多要求,反而是提出保证湖北日报正常刊发报道外,要重点通过网、端、微等方式进行传播,利用移动视频直播的方式,让受众更近距离感受长江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报道组中,绝大多数记者过去主要负责文字采写或照片拍摄,而此次主题报道,传统的记者不能只注重现场采访和后期的文章撰写,更多时候要拿出精力,做好视频直播,为网络专题、VR展示等贡献素材。

作为一名传统记者,在新时期,无论进行什么类型的新闻报道,如果自身特点不鲜明,仅会采访、发布信息,那就与普通群众的差别不那么大了,如果不能在深度、广度、题材、视角等方面找到突破点,那就会出现职业生涯的瓶颈。增强业务能力,继承几代新闻人的优秀素质,可以说是传统媒体记者保持竞争力唯一的出路,也是必然!

学会从“纸上”走到镜头前

此次报道组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带网友走进这家正在搬迁的化工企业,利用一个个镜头,一次次对话,让众多网友感受到了湖北保护长江的决心,感受到化工企业牺牲小家为长江生态持续向好的无私精神。网友纷纷在直播室里点赞。这么一些表现手法,完全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那么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又该如何进行进行转变呢?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从“纸上”走到镜头前。

移动媒体直播,尤其是新闻类的视频直播,讲究策划,选取受众关注的新闻点很重要。本次主题报道,报道组一共进行7场直播,可谓场场有看点,吸引人的内容格外丰富,如巴东清漂人、化工企业搬迁、荆州生态大堤、石首麋鹿江豚等。

作为传统媒体记者,或许不习惯面对镜头,不知在镜头前讲什么内容。这就需要在策划和直播前做好充分准备,掌握一手信息,将信息消化后形成自己的语言。尽管笔者过去从未参与过直播,但通过7场直播下来,已习惯面对镜头,并能很好将新闻内容呈现给网友。据统计,本次主题报道,7场视频直播,点赞和观看人数近千万人次,收到很好社会反响。

除了视频直播,传统媒体记者还要习惯拿起手里的相机或手机,及时抓拍精彩瞬间。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掌握航拍等技术。本次主题报道,报道组运用航拍进行拍摄,如在麋鹿保护区的直播,让网友近距离观赏麋鹿,航拍呈现壮丽的荆州大堤等。后期,又制作了诸多网络产品,如航拍短视频,全景VR看长江等,得到广大网友好评。

学会更真实准确呈现新闻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有更大的传播力量,也顺应时代的发展,但同样存在诸多的问题。最主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容易产生“谣言”。

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在自身转型,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的同时,更需要严把新闻道德观,不能因博眼球,或吸引受众,丧失新闻道德的底线。

本次主题报道,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大保护为主线,展现湖北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使命担当。湖北作为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在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方面,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对长江的保护和绿色发展给予最大能力的贡献。所以,报道组一直遵循实事求是,不为了吸引受众关注,而夸大表功。

在视频直播环节,报道组记者先后采访巴东清漂人,田田化工拆迁现场工作人员,麋鹿保护区工作人员,民间湖长柯志强等,这一系列的现场直播,报道组不作秀,实时展现这些为长江保护默默作出贡献的典型人物,通过他们的视角讲述湖北保护长江的担当。其中,在巴东,报道组成员采访清漂队,与清漂队员一同劳作,和他们一同在长江打捞垃圾;在田田化工,采访现场工作人员韩承义时,他谈到化工人牺牲小家为大家时,热泪在眼眶中打转,这并非是人为作秀,而是真情流露。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航拍长江
长江之头
难忘的航拍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