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生物资产核算问题浅析

2018-11-19夏楠楠

现代农业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业企业会计核算

夏楠楠

【摘 要】 农业是立国之基,发展之本。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根本,是农业企业资产最为核心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农业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随之产生了许多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业企业会计生物资产的核算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生物资产核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针对生物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 ;会计核算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of enterprise accounting, among which the most prominent is the accounting of biological asset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ccounting of biological assets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accounting of biological assets.

[Keyword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biological assets; accounting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基,发展之本,自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于此同时我国农业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量农业企业在当下扶持农业发展的“东风”吹拂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其中生物资产的核算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的重要资产项目之一,对于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记录和计量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农业企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从而阻碍了农业企业的发展。

1 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生物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

1.1 划分界限不明确,准则规定已经不适应当前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会计准则的界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的模糊性和不明确性。2007年1月起实施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将我国企业的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准则所界定企业生物资产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准则将消耗性生物资产界定为:在未来收获的农产品、或为未来出售而获得其经济价值而所持有的生物资产;准则将生产性生物资产界定为:为了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所持有的生物资产;准则所界定的公益性生物资产为:为防护、保护环境为主要目而持有的的生物资产。对以上三类生物资产的划分和界定过于模糊和不明确。并且准则自2006年颁布2007年起实施以来对生物性资产的规定一直沿用至今,但准则并没有与时俱进的依据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做出相适应的调整,会计准则的规定已不适应当前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生物资产的现实要求。

1.2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价值没有完全得到体现

农业企业在核算具有周期性生长特点的生物资产时存在会计核算期间和生物资产生长周期不一致的情况。当会计核算周期与生物资产生长周期出现差异,那么该项生物资产的价值就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当生长周期大于会计核算期间时,生物资产的周期性的生产成本的不完整,只能在销售环节进行该项生物资产的收益,就造成生物资产的价值体现不出来的问题。

1.3 农业企业生物资产计量方式弊端重重

由于生物资产价值的变化性,以及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善的生物资产交易市场,生物资产的可靠价值的获得存在困难。因此我国农业企业生物资产计量目前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方式。而实际核算过程中农业企业多是依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本企业的生物资产普遍采用历史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一方面以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有着易于计量和核算,并且能够防止农业企业操控生物资产价格等多方面的优势;另一方历史成本计量生物资产却无法及时准确的反映出很多生物资产自身价值增值的变动,以及由于市场环境改变所引起的相关损益的变动。

2 我国农业企业会计生物资产核算的几点建议

2.1 完善我国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准则

我国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要完善,企業经营要想稳定持续,那么农业企业内部的风险把控就及其重要。那么一套完善健全的关于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核算的会计准则够发挥引领和规范的的作用。才能够有效保障我国农业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的会计准则仍然滞后于行业的发展,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有待进一步完善空间。

2.2 完善我国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

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农业企业会计计量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在当前农业经济、农业企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传统就计量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一方面,在依据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生物资产特性,推行按农业资产的类别采用不同的价值计量模式。大部分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仍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特别规定出一批市场较为完善的农业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确认和计量。另一方面,更加细化和明确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及公益性生物资产的划分标准。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已经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若存在较为活跃和完善的交易市场就将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未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由于难以获得其公允价值,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成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以直接出售为目的,对于生产性生物资产被企业所拥有的直接目的和意图是产出生物产物,该生产性生物资产没有本身的公允价值,因而生产性生物资产要通过会计准则确认其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2.3 提高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估计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一方面,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初期阶段,企业会计要做到尽可能的细化生物资产核算项目。对于生物资产的核算,要始终遵循审慎的基本原则,确保生物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以及报告的每一个会计核算的阶段都始终保持高度的谨慎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农业企业应当通过不断提高对所持有生物资产在数量上估计的准确性来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在数量上的估计长久以来都是企业会计实务中难题。由于生物资产的数量渗透于整个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农业企业所持有的生物资产种类繁多,并且生物资产在会计核算期间内的生长状况又大不相同,因此对于处于某一会计核算期间内的某一状态的某种类型的生物资产进行盘点的难度非常大,并且当前尚未有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对生物资产的数量进行估计。农业企业在对所持有生物资产进行盘点时,应当遵循谨慎性的原则,尽最大努力控制和提高生物资产盘点的准确性。

3 结语

伴随着我国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与扶持,我国农业企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业企业会计生物资产的核算日益受到重视。农业企业要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与分析,就必须重视农业生物资产的核算工作。就需要政府从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准则方面和会计计量方法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业生物资产核算的规定;也需要农业企业结合自身持有农业生物资产的特点找到适合该生物资产的会计估计方法;同时各需要农业企业会计提高自身会计素养,在核算企业生物资产时能够切实做到有效兼顾核算的谨慎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王乐锦.农业会计收益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105-108.

[2] 俞丽蓉.微生物资产及其会计计量模式浅谈[J].现代商业, 2010(33):50-51.

[3] 李书锋,谢建宏,李孟青,等.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研究 (上)[J].中国农业会计,2004(10): 18-20.

猜你喜欢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营改增”对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初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深化云南农垦企业改革的思考
现代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