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炎1号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2018-11-19李艳史丙俊张颖江雪邱志梅刁庆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8期

李艳 史丙俊 张颖 江雪 邱志梅 刁庆春

【摘要】目的 观察抗炎1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6月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120 mg,口服,1次/d,复方樟脑乳膏适量外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炎1号,饭后服,1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2周,治疗期间不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及复方樟脑乳膏联合应用抗炎1号疗效优于单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及复方樟脑乳膏。

【关键词】抗炎1号;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夹湿热证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8..02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中医称本病为“湿疮”。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就已经提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清代医家石寿棠《医原》提出“水流湿,火就燥,故水火二气,为五行之生成;燥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1]。很多疾病可由燥湿相兼致病。本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易复发,单纯用西药治疗难以控制及延长复发时间。加用中药疗效会明显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6月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臨床皮肤病学》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0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湿疹诊断标准;(2)辩证符合血虚风燥夹湿热证;(3)无其他皮肤科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排除标准 :(1)有生育要求者;(2)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3)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主观表述困难者;(4)未按规定用药,中途加药或换药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120 mg,口服,1次/d,复方樟脑乳膏外用,每日两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抗炎1号方,饭后半小时开水冲服,1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2周,治疗期间不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药物组成:雷公藤20 g,宽筋藤15 g,甘草3 g。本病主要辩证为血虚风燥夹湿热证,辩证参照《中医外科学》第二版,症候表现为:皮损色暗、色素沉着、皮损出粗糙肥厚、剧烈瘙痒,遇热加重、伴口干、心烦、小便短赤、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EASI进行症状评分[3]:红斑(erythema,E),硬肿(水肿)/丘疹(induration(edema)/papulation,I),表皮剥脱(excoriation,Ex),苔藓化(1ichenmcation,L)。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0~3分计分,0=无,1=轻,2=中,3=重。各种症状分值之间可记半级分,即0.5。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疗效的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湿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转变而来,表现为患处剧烈瘙痒、皮肤增厚、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苔藓样变,边缘较清楚,多对称性分布,本病受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极易复发。中医称本病为湿疮,古代早已有本病的提及,《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散行而数变,故本病剧烈瘙痒。《医宗金鉴·血风疮》:“浸淫疮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致遍身生疮。”肝为风木,脾为湿土,肝火太旺则克脾土,以致脾失健运,水湿泛滥[4]。本病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在正邪交争的过程中而发病,素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发病的内在依据。所以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素体虚弱,脾虚湿邪困阻,肌肤失养,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而发为本病。本文根据科室制定的抗炎1号方,选择辩证符合血虚风燥夹湿热证的患者进行治疗。雷公藤之名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5]。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及杀虫解毒的功效。本品单用有大毒。通过中药配伍可以降低本品毒性[6]。雷公藤多苷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递质、炎症细胞因子及炎症趋化因子的产生以及抑制Th17细胞作用而实现的[7]。雷公藤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肝、肾、血液系统毒性等[8]。雷公藤毒副作用导致肝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而甘草具有维持体内自由基平衡, 诱导抗氧化和抗氧化的保护作用[9]。清代岭南本草《生草药性备要》始载宽筋藤,曰:“宽筋藤有消肿,除风湿,舒筋活络”[10]。甘草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甘草酸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免疫调剂等药理作用[11]。雷公藤单用时毒性最大,雷公藤与甘草60:9时毒性最小[12]。雷公藤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可能会被甘草减弱[13]。患者病程日久,在血虚风燥的基础上又出现湿热的表现,三味药各自归属肝、脾、肾经,肝主风,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脾主肌肉,运化水湿,湿性重浊粘滞,湿热易相间致病。肾为先天之本。三药归属不同经脉,各司其职,本方中虽仅有三味药物组成,配方严谨、简明扼要,减轻患者用药的负担,减轻患者的抗拒心理,增加患者依从性。

综上,抗炎1号方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一凡,罗文轩,樊柄杰,孔煜荣,曲保全,王 彤.基于《医原》浅论"燥湿兼夹"理论的临床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01):1-4.

[2]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0-165.

[3] 赵 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01):7-8.

[4] 王奕霖.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1):79-81+108.

[5] 苏桂花,苑述刚,马少丹,张英杰,阮时宝.雷公藤的本草学及临床应用研究[J].河南中医,2011,31(04):412-414.

[6] Liu Y,Zhong Q X,Qiu H H,et al.Study on attenuating hepatotoxicity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through compati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17,42(16):3044-3048.

[7] 胡德俊,彭泽燕,何东初.雷公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8,37(05):586-592.

[8] 侯海荣,何秋霞,李晓彬,张姗姗,张 云,张轩铭,郭敬兰,韩利文,刘可春.雷公藤的效/毒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07):1018-1020.

[9] 董 婉,李超英,杨 萌,孙 惠.有毒中药配伍甘草增毒与减毒作用研究进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報,2018,39(02):12-17.

[10] 吴凤荣,曾聪彦,戴卫波,梅全喜,陈小露.宽筋藤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5,38(12):2632-2634.

[11] 李新秀.代谢抑制在雷公藤活性成分致其肝肾毒性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

[12] 马 哲.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增效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13] Cao L J,Miao Y,Huan-De L I,et al.Progress on mechanism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induced liver injury and detoxification mechanism of licorice[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15,40(13):2537-254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