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粤明:用《白夜追凶》成就人生逆袭
2018-11-19
“学霸”也有贪玩时
潘粤明自小成长于西城区大栅栏一带的老北京胡同。“粤明”这个名字是他13岁时为自己改的,“粤”字源于父亲是广东人,“明”字是希望自己光明磊落于人世间。
潘粤明3岁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练习毛笔字,而偏爱琴棋书画的父亲对潘粤明在艺术上的影响主要源自一次无心的“江湖救急”。小学第一堂美术课,老师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一样东西作为家庭作业。琢磨了一晚上的潘粵明也没捏出来像样的东西,担心交不出作业的他急哭了,父亲就帮他捏了个喜鹊。潘粤明说,可能是父亲捏的喜鹊也没比小学生的水平高出多少,所以老师并没有怀疑,反而惊叹他的艺术天分:“这个孩子,我一定要收到美术组当作重点培养对象!”此后,潘粤明没有让老师失望,不仅文化课成绩没有落出前5名,还多次为学校拿回美术比赛的大奖。为此,潘粤明也成为学校的3名保送生之一,顺利进入重点中学。
上中学后,学习上的压力让潘粤明渐渐失去了保送生的优越感。严厉的父亲并没有放松对潘粤明的管教,只要学习成绩下滑,或者被发现贪玩,就免不了要挨打。有一次,他谎称去同学家借书,却跑到游戏厅打游戏。正在吃饭的父亲识破他的谎言后,拿着筷子就追到了游戏厅。潘粤明说:“当时我正对着游戏机笑呢,头上突然挨了一筷子,发现父亲追来了,脸都吓绿了,撒腿就往家跑。”等到父亲走回家,潘粤明早已扒过两口饭,坐在院子里学习了。
波折的演艺之路
都说南北方“混血”的孩子聪明,潘粤明也验证了这个说法:小时候不仅在书法、绘画比赛中拿过奖,还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文艺方面也很有天赋,曾是儿童节目主持人,跑过龙套,还写过剧本。他早早就为自己定下了“演戏”这条路。
1995年,由于拍戏耽误了学业,潘粤明相继被北影、中戏“拒收”,失去了学习专业表演的机会。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演出机会,别人周末出去玩,他在十几个剧组跑龙套。终于,1999年,他被路学长导演相中,主演了电影《非常夏日》,接着又出演《蓝色爱情》。就这样,25岁的潘粤明正式出道。2005年,潘粤明遇到了董洁,金童玉女仿佛天作之合。
然而,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他,却接连遭受了打击:2009年,潘粤明拍摄驾驶戏份时,车辆失控翻下山坡。他的胸腔狠狠地撞上方向盘,肋骨断裂直接插进肺中,巨大的离心力将他甩出车外,再重重地摔在砂石遍地的山坡上。车已经停了,他还在滚。送到医院之后,他一度被发病危通知书,幸好在妻子的悉心陪伴下伤势逐渐恢复,工作重新步入正轨。然而,2012年,妻子工作室突然发出离婚声明,继而二人的工作室陷入互相攻击的泥淖。在这场纠纷中,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庭,也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从而陷入了沉寂。
“沉寂”后的再度爆红
悄无声息的他几乎被大众遗忘,直到一部《白夜追凶》横空出世,让大众感受到了他“精分”式的演技,也让他迎来了人生逆袭后的掌声。
潘粤明在这部剧里一人分饰两角。双胞胎哥哥关宏峰是刑侦队长,弟弟关宏宇则是灭门惨案的犯罪嫌疑人。大家对潘粤明演技的肯定主要集中在他将“二关”区分出了层次,哥哥沉稳,弟弟相对活泼。不仅如此,还有关宏宇需要假扮哥哥出现在刑侦队这一“第三层次”,甚至关宏峰也有需要假扮弟弟的戏份。有网友总结,“这位演员原来是‘一人分饰四角”。潘粤明调侃说自己演戏用的是“猫狗大法”,“我把这哥儿俩设想成两个动物,一个猫,一个狗,演的时候心里想着这个属性就不会跑太偏”。实际上,潘粤明考虑得非常细腻。“区分不同性格要从做派、声音、语速、表情、待人接物以及一些小动作全方位地去把握。”他把两兄弟的区别细化到喝水时拿杯子的方式,哥哥可能是边思考边拿,弟弟渴了抄起杯子就喝;哥哥眼神笃定,从来都是直视,弟弟吊儿郎当,眼球乱转。“关宏峰在明处,关宏宇在暗处,但心理状态其实恰好相反。”功夫不负有心人,《白夜追凶》播出后,累计点击量超过22.5亿次,豆瓣评分9.1,一跃成为年度口碑最好的国产剧,美国付费视频平台Netflix也已宣布购买了该剧版权。潘粤明熬过事业的低谷,凭借一部《白夜追凶》强势回归大众眼中。
《白夜追凶》的英文译名是“Hard-Boiled Egg”,翻译过来就是“煮得过硬的鸡蛋”,比喻被生活折磨过久的人。潘粤明仿佛就是这个词的注解,但在无人问津的沉寂里,在不被理解的过往里,在无处不在的质疑里,他依旧发出了耀眼的光亮。
(雨匀音摘编自《青春期健康·青少版》《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微信公众号“有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