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

2018-11-19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应用型实训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新的变化,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大增。然而,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特征的限制,“地方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很难实现:首先,很少有企业能够大规模接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其次,实训“不够深入”、“走马观花”;再次,滁州市企业较少,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较弱。企业和学生的“求知若渴”、“学以致用”与高校“传统固化”、“学无法用”的人才培养,其供需间存在严重脱节与错位。本文拟以滁州学院为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指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提出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的具体对策。

1.数据来源

课题组于2016年4-5月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对企业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采用文献调查法对滁州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调查。其中,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对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或招聘经理进行调查,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发放问卷315份,有效问卷313份,有效率为99.36%。调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68.4%非上市公司,员工人数67%为500人以下。

(2)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方面调查在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另一方面调查毕业生对滁州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评价。在校生发放纸质问卷230份,回收208份,回收率为90.43%;毕业生由班主任发放电子问卷,共收集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40份,有效率为97.14%。

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

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方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培养的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培养的方式方法需求。表面上看,二者的需求角度是不一样的,用人单位看重结果,学生看重过程;但实质上,二者的需求是一致的,学生通过对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需求最终也是要获得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最终一致。

2.1 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但呈现“三高”趋势:高学历、高技术、高经验。这验证了我们前文的假设: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人才需求特征发生了变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大增。

2.1.1 外部竞争的加剧使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增

外部竞争的加剧,需要企业优化内部运营管理、转变思路、突破创新,因此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调查企业过去三年63.26%的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2.1.2 用人单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三高”新特征

采用多选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特征一:高学历。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要求86.9%需要本科,58.15%要求研究生及以上。特征二:高技术。企业对该专业应聘者的要求需要具有中级和高级技能的都为38%左右,复合型的为16.93%。特征三:高经验。企业对该专业应聘者的要求需要具备两年和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都超过三分之一。

表1.业对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需求特征

2.2 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式的需求

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存在较多不满,普遍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对今后的工作帮助不大,希望能够进行更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

2.2.1 学生对现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存在较多不满

滁州学院进行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但学生评价仍然不高,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一般。

2.2.2 学生急切希望学校改革教学方式,进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学生需要的日常工作基本能力:排第一的是口头表达与沟通能力;其次是计算机使用能力、使用办公设备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需要的专业基本工作能力:排在前面的是市场调查分析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其次是企业行政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学生需要的素质培养:排在前面的是学习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其次是团队合作精神、领导力、吃苦奉献精神。

3.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状况调查

滁州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不断进行培养方式的优化与改革,在学院领导及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创办了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试点班(14级2班),具体改革方案如下:

3.1 注重实践技能的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改革重点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理实一体化”、“双师同堂”课程的设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内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具体方案为增设双师同堂课程、增加实验课时、减少纯理论课程改设实践运用课程。通过这些改革,大大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使其达到34.83%,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3.2 综合实践教育方式改革

之前的实践教育多关注认知实习,多为走马观花“一日游”。为了使学生的实践教育落于实处,我们强化了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践,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ERP系统进行校内模拟实训;(2)强化毕业实习,让毕业论文写作从空洞走向实际。(3)强调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从学生入学不久的岗位认知与体验见习活动一直持续到毕业设计,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系统

4.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分析

4.1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较高就业需求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双重矛盾:调查发现,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但滁州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不太理想。其他高校的状况也如此,郭四代(2009)指出:从一些高校反映出的就业率和教育部教育司公布的就业较低的专业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企业的“三高”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而轻应用的培养方式相关。工商管理专业虽进行了课程设置和综合实践的改革,但改革推进难度非常大,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

4.2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学生对现有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评价普遍不高:由于改革推进难度较大,对教师和企业的激励缺乏相关制度,因此双师同堂次数较少,企业实习实训只是“走马观花的一日游”,毕业论文设计依据企业实训问题展开等并未落实。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生对学校工商管理专业改革报以极大的期望,但实施两年后学生多反映效果不明显,他们对改革项目提出了热心的建议,希望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5.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继续推进建议

化解工商管理供求矛盾的关键是改变改革思路,持续推进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做实实习实训。

5.1 思路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合

滁州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需要转变,在现有应用型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应该紧跟安徽省教育厅“三位一体”教育改革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改革。因此,在继续深化应用型改革的基础上,探讨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与之融合的“三位一体”教育改革新模式。

5.2 落实实习实训:依托当地政府,围绕地方特色经济开展教育改革

要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深化改革和“三位一体”教育改革的目标,必须依托当地政府,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围绕地方特色经济开展教学改革[4]。一方面,当地政府有参与改革的动力,因为可以依托高校和学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有较大的参与动机,因为可以促进企业人才的培养,而政府的介入又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注激励措施构建

5.3 提高教师和企业参与改革积极性:学校应关

一方面,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制约教师参与改革的三大因素是:课时的计算方式,在滁州学院仅算理论课时,实践指导课时难以计算。其次,教师联系企业实训师进行双师同堂和毕业论文设计,学校缺乏相关奖励机制;实训教育需要部分教师扎根企业较长时间,由于学校缺乏相关补偿机制,很多教师不愿意。

另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积极性。虽然企业在长期的实训中能够实现人才的培养,但企业也会顾忌到学生实习实训后离开该企业的风险,因此,如果校方能够对参与实习实训的企业有所补助,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将大幅度提高。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应用型实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