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施工作业安全承载力量化评估及风险管控
2018-11-19邹晓晖
邹晓晖
(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1 检修施工安全承载力评估的方法
对检修作业安全承载力进行分析十分必要。按照周期对现场进行安全承载力分析后,可根据工作人员的情绪变化、身体状态、技能水平等具体指标综合考虑工作安排,避免出现人员浪费或人员不足的情况,有效降低了作业现场的风险,真正做到了安全生产。下面给出具体承载力评估方法,用来计算各数据进行分析。
按照生产资源量化计算,月、周的生产资源统计公式为:
其中,R是生产资源;K1为生产资源调整系数,一般取0.8~0.9;N1是专业工作负责人数量;D1为生产计划周期内的有效工作天数,一般月为22天,周为5天。若要进行每日的生产资源统计,可以按照每日可派出的工作组数量进行计算,每组人数应足够完成相应的工作。
按照生产需求量化来计算,月、周的生产需求计算公式为:
其中,E为周期内计划工作各专业总的生产需求;K2为生产需求调整系数,该系数受季节影响,春秋为1.1,夏冬季为1.2;N2为单项工作需要的专业负责人数量;D2是单项工作需要的天数。若是要计算日生产需求,可对每日派出的工作组数量、某一个工作小组当日依次完成多项的工作数量进行统计。
依照式(1)、式(2)可充分计算出安全生产的承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出现由于配置不合理导致的风险状况。
2 施工作业中的风险评估
2.1 人为因素的风险评估
在施工现场,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或心理因素,有时会导致风险的发生。首先,工作人员自身的身体和心理是工作的基本条件,员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岗位,分别负责不同的业务要求,一般主要由安全第一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班组长和特殊岗位组成。工作人员应各司其职,掌握工作技术。若没有达到相应的工作标准要求,就会出现错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问题,给检修现场带来人为风险。其次,在具备基础条件后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长期习惯,经常会出现带有自我意识违规的控制。一个小举动可能会给之后的工作带来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施工现场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易导致事故频发,如部分人为导致地触电、坠落等高发事故。施工作业中,工作人员应及时注意周围环境,及时反映不利于进行作业的问题,协调组织管理解决问题,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问题的产生。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应急救援措施不到位,会进一步扩大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因此,救援措施迟缓是导致现场风险变大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2.2 施工作业现场的风险评估
作业现场中常常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因此施工现场的工具、设备和工作环境等都应进行评估。要评估设备本身是否会对人员造成危害,进而从设备自身存在的安全角度出发,加强防范。要检查施工现场环境,检查作业现场各类安全设备是否齐全。现场的安全措施准备不足、反事故措施设置不到位等,都会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环境虽然与人为因素有交叉,但是作业环境更强调施工现场本身存在的隐患[1]。可以说,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更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从而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度。
3 加强风险管控的方法及手段
3.1 加强组织管理与监督,降低风险
成立专门的风险管控小组并选出主要负责人对小组人员进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风险管控工作。仔细分析以往案例,结合当前的作业现实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框架和管理细则,按照调查程序签订责任书,完善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力度。要严格审查现场的违规操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互相推卸责任等问题。应制定严格的管理评价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奖罚分明,保证作业安全进行。各级领导负责人与各岗位工作人员都到岗到位,履行安全责任制,切实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及时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各级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和工作力度,若是由于风险管控不到位发生了安全事故,应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不可放松警惕,争取提前解决安全影响,做好事前防范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完善企业的风险监督管理评价制度,采用多元化的监督管理,避免监管方式单一和表面化的工程,树立强烈的风险管控意识,优化综合管控效果[2]。
3.2 合理安排现场作业,稳定作业秩序
当前,有些作业现场杂乱无序,工作安排不尽合理,如有时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以胜任被安排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安排任务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不能彻底执行制定好的方案措施。若是工作人员沟通不到位、协调不彻底,没有告知现场工作的危险点,很容易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工作任务若是安排不合理,还会造成重复停电。若是安排的工期超出了工作人员的正常承载能力,现场将失去控制而引发事故。所以,电力企业应全面考察作业现场,全面了解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使工作内容在人员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避免工作秩序出现混乱。要加大对作业物资、材料、作业设备等的检查,充分准备施工工具,加强对设备的保护,避免丢失。要一一排查现场的所有危险点,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要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理清责任,避免工作人员私自扩大作业范围,以免发生走入带电间隔的风险。此外,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应急防范措施,合理布置安全设施,组织和谐有序的现场工作环境。
3.3 加强对设备工具的管理
进行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相关安全工具是否放置好。如果发生事故,可以及时使用安全工具进行处理,把安全器具放在合理的空间。企业还应注意到,工具设备在使用一定周期后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电气试验,检查其良好程度,检查有无漏电、损坏等情况。若发现损坏设备,要及时处理,严禁抱有侥幸心理,使用过期、不符合规定的工作器具,避免由于工具设备的客观因素造成事故。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设备工具,禁止暴力野蛮的使用行为。最后,在不使用工具设备时,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使用的顺畅。同时,要做好工具报废准备,单独处理报废工具,避免工作人员误拿误用报废工具而造成风险。图1是常用设备工具的示例。
图1 设备工具
3.4 加强对电网整体运行环境的控制
对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整体分析,深入探讨当前存在的可能风险。优化计划管理体制,严格管理作业计划,合理编制月、周作业计划,加大对周风险的分析,平衡管理月停电,保证电力设施安全有效运行。要严格监管风险稍大的局部电网,完善监控手段和措施。在电网出现异常或者受到恶劣天气影响时,以做到有效的风险预控,加快改造步伐。对有停电风险的电网进行检修时,应提前发布停电预警,做好防控措施。
3.5 严格计算,通过数据分析配置合理工作量
在进行工作量安排和人员安排时,要充分利用数据有效分析计算的相关数值,按照合理的人员结构分配任务,以严格控制异常情况。若发现超出承载力,应及时调整,重新整理现有的工作任务,启动应急预案,保障现场工作秩序与稳定,加强防范机制,从而确保人员安全,保障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4 结 论
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是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事故管理,分别对应的是安全状态、事故状态和事后补救状态。因此,超前开展安全风险管理,使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才是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可见,开展检修施工作业安全承载力评估和风险管控,是对动态安全风险实施有效管控的有效手段,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不无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