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之我见

2018-11-19李建飞

记者观察 2018年36期
关键词:视域受众途径

文/李建飞

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传统文化能够在移动传播视域下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塑造对外形象和树立民族自尊的关键。为此,基于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了各阶层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只有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才能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一、移动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优势

移动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受众范围逐渐扩大。自新媒体出现之后,由于传播的虚拟性,使得文化在各类传播途径中淡化了受众的年龄、地域、身份、文化水平等多种现实情况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参与者的身份限制,使得受众群体日益广泛。其次,传播途径与形式更加丰富。新媒体诞生后,其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切可以表现的形式,如视频点播、三维立体动画以及APP客户端等多种交互形式。由此,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大众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使传统文化传播质量得到了一定提升。最后,导向作用更加明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那么,再加上移动传播的广泛覆盖,更有助于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进而提升传统文化价值对广大民众的影响力。

二、移动传播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途径

(一)传统文化传播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1.重视民间传播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大众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民间传播对于传统文化传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促使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从宣传走向实践,如在校园集资筹办“孔子礼仪文化学习”等公益活动,以期将礼仪学习与学校学习有效融合,进一步培养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其次,可以通过唱歌比赛或戏曲节目等方式弘扬传统文化,旨在有效扩展传统文化传播范围,让广大受众充分感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应该深入挖掘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使其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政府积极扶持

政府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各大论坛等,都在竭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如国际儒学联合会、世界儒学大会、世界文明论坛等。这些大会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设定多个议题,深人分析传统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从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方向,广泛传播我国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传播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1.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融合传播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传统文化以创新视角、现代审美及符合时代发展的表达方式呈现出逐渐繁荣传播的趋势。为此,电视节目积极跟随新时代发展需求,坚守传统文化之根本,继而产生了品味诗词艺术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与《朗读者》等优秀节目,同时,这些电视节目的播出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因此,传统文化与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非常重要。

2.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体融合传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促进了新媒体传播行业的繁荣发展。因此,传统文化应与现代媒体有机融合,如通过微博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及获取信息的社交媒体途径,微博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途径,可以积极收集用户身边的传统文化故事,并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推送给用户。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传播视域下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通过多种途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得以继承与发展,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但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并非朝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传统文化传播的工作人员应做好长期探究、实践的准备,寻找有效的传播策略与路径,促使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受众途径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七出:婚姻视域中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及其叙事意义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