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川盐古道
2018-11-19环理
环理
21世纪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在古代社会,盐对于国家经济和百姓生计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中国的盐业资源主要有海盐、湖盐和井盐,川盐作为中国井盐的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过不可或缺的角色。
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在四川盆地东部曾经分布着大量的天然盐泉,人类因看见动物舔食盐水而找到了盐泉,并创造了“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的远古辉煌。
战国末年,李冰在今成都双流地区首凿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自此开始,一座座盐场应运而生。历史上,自贡盐场是四川最重要的产盐基地,到了民国初年,1.2万多口盐井遍布在自贡的土地上,密集程度堪称全国第一,自贡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的井盐产地。不仅如此,当地最著名的燊海井深达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大井。而在重庆市巫溪县的宁厂古镇——巫咸古国的中心地带,制盐产业也非常繁荣,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衰落。大规模的制盐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让川盐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荣。
由于大多数盐场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上,所以川盐最初的运输,自然依赖于水路。这些江河与连接各运盐口岸的陆运盐道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川盐运输网络,形成四大线路——川鄂古盐道、川湘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和川滇古盐道,串联起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我们在翻越西南大山考察时,就曾发现在连绵群山的古村脉络中,蕴藏着一系列如毛细血管蔓延、铺展的古盐道,而在这些盐道上的村落里,很多古稀老人都有不远千里到四川(包括重庆)背盐的经历,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今唾手可得的盐,过去不仅维系着百姓个体的生存,还支撑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太平天国运动和抗日战争期间,“川盐济楚”为维持和推动战时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产地到消费者,古盐道好似一条生命线,融入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贯穿中国腹地的千年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纽带。它虽然没有茶叶的芬芳,没有丝绸的华丽,但其历史意义却丝毫不亚于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只是由于近代海盐提炼技术的完备,海盐完全取代了井盐,四川的盐井才被逐渐遗忘,古盐道也因为隐藏深山、路途艰险而淡出人们的视野。
虽然古盐道退出了运盐的历史舞台,但盐道上那些因盐而兴的古镇,却依然存在。
这些盐业古镇,曾经因盐而富甲一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在无奈中沉寂。古镇上,至今还点缀着为过往盐商提供食宿的客栈、商铺,保留着盐井、盐神庙、盐业会馆等丰富的建筑遗存,这些遗存浸透了浓郁的移民色彩,无论是秦商的南下,还是徽商的西进,都在诸如封火墙和天井院落之类的实物中得到了见证。
当繁华遁入空门,盐味渐渐淡去,历史似乎也被尘封。于是,我们深入巴蜀大山,重走川盐古道,尽力揭开那段历史。当尘埃拂去,露出的不仅有晶莹透亮的盐,更有川盐曾经的兴盛所折射出的辉煌的盐业史、建筑史和民俗史。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那些曾经穿行于中西部的大江大河、群山峻岭间的川盐古道,无疑是中国历史的一条条鲜活的血脉,也是中国古代盐业经济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