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8年会在京召开

2018-11-18张涵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5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本刊讯(记者张涵)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但从全局看,区域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区域不协调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充分,距离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目标的差距仍然很大。4月1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以及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2018年会在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的国家与区域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七大战略之一,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三大目标: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曹文炼表示,新时代赋予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以更高的历史使命和科学的发展要求。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要致力于通过把专家对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及政策建议集合起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表示,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全国各区域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努力做到“三个牢固”和“三个坚持”,即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坚持把握时代使命;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应用导向;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提升创新力。

如何衡量区域发展是否协调?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杜鹰认为要从四个方面来观察:一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否控制在合理区间;二是各地区能否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各地区比较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四是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处于和谐共生状态。如何通过区域发展激励区域发展并协调区域发展?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认为,在激励区域发展方面,要在GDP作为经济增长目标和考核手段之外,寻找几个重要指标。仅仅有GDP是不够的,应该设立几个关键指标引导经济发展。

如何在推动形成开放新格局当中,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质量,发挥不同区域在开放中的不同作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开放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要思考如何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优化区域协调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以区域开放推动区域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如推进东北振兴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合,以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合作和互联互通为依托,以制造业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构建东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布局,由此形成东北振兴的新动力。

会上,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专家范恒山、郑新立、杨开忠、陆大道、刘伟、胡鞍钢、秦尊文及张占仓等围绕区域发展涉及的政策工具、制度供给、指标和考核等方面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见解,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