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金融专业考证课程课堂管理模式探究——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为例

2018-11-18马越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课堂纪律理念

文 / 马越

一、高职考证课程课堂管理的现状

就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对考证课程尤为重视,主抓课堂教学效率和成果。不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状况:

(一)“满堂灌”教学模式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目前基本保持每季度至少一次,为了让学生在在校期间能有更多的机会去通过该考试,教师不得不将两门考试课程的教学进度加快,便于学生在一次考试未过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由教师辅导参加第二次考试。由于学生缺乏课前预习的环节,教师教学进度加快会使他们对知识的接受速度跟不上。

(二)以教师为中心

除去“满堂灌”的现象,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于考证教学课堂。不仅如此,在课堂环境、课堂纪律等方面也处处体现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对“以生为本”的理念理解不足

教育界很早便提出“以生为本”的概念,各个职业学校都以此作为教学效果好坏的评判标准之一。由于高职生源的特殊性,相比普通高中,个别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不理想,因而从进校之初学校便对在校学生抓得较紧,难免会束缚一些学生的创造性行为。传统课堂管理提倡“课堂规则”“课堂纪律”等,虽然学生经常不配合,但不可否认它们本身的积极作用。得不到良好效果则是因为其运用的方式与方法并不妥当。如果对“以生为本”的理念认识能够更深入,课堂管理或许并不会成为一件极度困难的事。因此提倡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课堂规则”和“课堂纪律”结合起来,让考证课程的教学模式生动起来。

二、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在日常的课堂管理中,需要正视考证课程理论知识的枯燥性,但又必须放弃枯燥的理论灌输,更深层次地理解什么是“以生为本”,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目标,承认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差异性,做到求同存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的重新梳理

单独就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来说,恰当的三维教学目标应当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例如笔者在讲授《股票市场》这一章节时,如果以让学生将股票的基本理论、证券公司的职能理解透彻为目标,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会发现因为一次灌输知识过多,导致学生对后面的证券公司职能理解模糊。在教材上这两部分内容在同一章节,都是重要考点,如果将教材知识重新组合,将这两个知识点分散在两次教学中,拟定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程度就会相对提高,教师对课堂把控将更有信心。

(三)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课堂管理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作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考证教学课堂气氛低迷直接影响和制约师生的课堂活动,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武装自己,可提升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给予积极的表示

教师应针对考试课程的难度,告诉学生一切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资讯,让学生对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他们在课堂上多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对不同的观点予以包容式批判。

(五)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空间

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把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根据课堂环境提供的多元信息,有选择、有鉴别地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以及价值规范体系。例如对于金融市场法律法规,大多数的章节在讲授法律条文,如果换个思维,让学生自主“管理”这些法律条文,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使其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性,便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排斥考证课程。这样的课堂管理理念灵活性强,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个性。

课堂管理始终是一门值得不断探究的学问,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在成年累月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课堂(尤其是考证课程的课堂)更加生动。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课堂纪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贵阳考点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人数大幅增长
《税收法律制度》课堂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研究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