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8俞英存王临霞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两位数导图教学方式

文 / 俞英存 王临霞

在新课改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或多或少都会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但不是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是完全科学、合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当前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式。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其逻辑性、系统性相对较强,且每个章节都是独立存在的,针对此种特点,应当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利用思维导图备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作为基础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在此种理念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至其备课环节,在备课时利用思维导图软件绘制出本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对于一些重点地方应选用鲜明的颜色,利用视觉感官巩固学生记忆。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先给出中心点,让学生逐渐对其进行填充,最后放出自己所做的思维导图,以免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中,让学生以课本为参考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数量关系及其实际应用进行有效填充,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本节基础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认知、辨析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抽象性较强,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相似的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若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理解混淆情况,进而导致最终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对于一些相似度较高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罗列。同时,利用思维导图还可帮助学生认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辨析能力。

比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问:“以前我们学到过长方形、正方形,那谁能帮老师画出来呢?”问题提出后,选出两个学生画出来,然后利用多媒体,对长方形、正方形进行转变,使其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后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把他们的相互关系画出来,让老师更清楚地发现,好吗?”教师站在平等角度寻求学生帮助,学生自然而然乐于接受。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学生对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再次巩固,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相似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自主认知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实现课后复习,提高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

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应用至上述阶段,还可以在学生课后复习时,帮助其巩固数学知识,进而更好地提高其知识水平。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外,还可帮助学生将现学知识与已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复习,使其在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知识整理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当前课堂活跃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整理、理解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其数学素养。因此,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后续学习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两位数导图教学方式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两位数
第6章 一次函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