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2018-11-18黄莉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建模教学内容中职

文 / 黄莉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虽然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师们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是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大部分教师仍旧未对该种教学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依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思维以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此外,即使少部分教师能够适当地开展建模教学,但是由于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维的单一,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依旧无法得到提升。

一、培养学生建模素养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师应该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开展建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悟以及意见,并对其进行合理采纳,重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建模素养。

其次,教师应该坚持自主性原则。在开展建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然后交由教师进行审定,审提高自身的建模能力以及建模素养。

二、培养学生建模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对教材进行编排,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

随着教学改革推推进,中职学生的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当前的中职数学教材中,涵盖了较多的与建模教学相关的案例以及知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进行集中学习,为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建模基础。

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必修”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帮助学生有序地开展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建模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将函数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成一组;将与概率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成一组,帮助学生开展模块化的学习。然后,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模块组织学生开展建模学习活动。比如,在讲解与函数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构建贷款、购房以及数列等数学模型;在讲解与几何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建筑、设计以及木作等数学模型。

此外,在初级数学学习的阶段,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以降低建模学习的难度。

(二)对课程进行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以下几个实践性的作业任务,分别为:了解函数的发展历史、验证冷却模型的设计合理性、学会制作三视图、借助几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完成社会性调查。

在培养学生建模能力以及建模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上述教学任务,通过课程优化以及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建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建模素养的形成。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开展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坚持“大数学”以及“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将数学与生活相连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建模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明确分工,借助信息设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然后借助建模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自身的建模能力以及建模素养。

(四)适当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比赛”,以多样化、多层次的活动形式进行展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建模基础。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规模较大的青少年类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建模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其他人的建模方式,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硬性地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正确认知,而家长可以在课余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巩固学生的建模素养。在这种教学结构下,学生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建模素养,同时也能够促使自身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建模教学内容中职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