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创新研究

2018-11-18侯学刚

记者观察 2018年15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文 / 侯学刚

一、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发展现状

从整体教学课程安排上讲,数学教学基本上都不会受到重视,高等数学教学并没有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是因为高等数学本身存在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误区。

(一)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高等数学的讲授任务

高等数学可以分成很多知识体系,每一种知识架构都可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也比较复杂。高等数学在高校中通常会被作为基础课程来安排,所以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时候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挑选不同的知识进行讲解,并且也要详细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在高等数学细致知识点学习和比较深的抽象理论知识学习中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他们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一些老师会对某部分知识采取选择性放弃方式,即便如此在一学期结束之后,仍然会存在没有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情况。

(二)高等数学教学方式相对局限,缺乏新颖的内容讲解方式

高等数学说白了就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在现阶段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高数的实际验算示范相对忽略,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只能将老师的课件作为依据,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展开背诵,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降低。高校还存在一些老师不使用课件进行讲授的情况,直接参照高数课本,其模式基本上就是对高中传统教学方式的延续,在讲解教学内容上很难创新。另外,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很难在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一般来讲,老师具备的知识来源于课本,所以在讲授知识时也很容易对课本产生依赖。

二、创新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途径

高校高等数学教学需要将教学对象作为主要参照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且存在差异的教学内容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上更应该按照章节之间的联系、章节和高中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创建起高效的知识网状系统,从而使教学内部资源共享得以有效实现。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实现知识对接

站在方法论角度上来看,高中数学和高等数学知识间具备衔接之处,但是由于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导致知识之间没有实现有效贯通。从学生熟悉的高中数学领域进行教学,使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对接得到有效实现。利用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运算能力来展开高等数学教学。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为重点,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内的顺序。

(二)更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老师验算例题是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会跟着老师的逻辑展开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将解题思路一一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入题海战术,对此种解题思路进行固化,对于解答逻辑性强的高数题来讲,这种方式无可厚非,但是将高数运用到生活中,这种方式就会与实际生活脱节。因此,高校老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方式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将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切入点,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学习兴趣。

(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的意识

高等数学主要是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比较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着力点进行指导。在教学内容上高等数学教学需要将单纯的教学任务模式进行改变,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从而提升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能力。

三、结语

要创新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可以接受的能力范围内融入更多的数学思维方式,同时将高数内容、高中数学知识以及实际生活实践中的相关内容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将知识之间具备的连贯性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对学生整体的知识结构进行培养和完善。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自行车运动有氧与无氧训练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合理安排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