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如何获得新媒体话语权——由《1818黄金眼》栏目停播一天引发的思考
2018-11-18任铮李沙楠
文 / 任铮 李沙楠
9月30日,《1818黄金眼》停播,当天这条消息上了微博热搜榜,网友们一片哗然,坊间也是各种猜测,为什么一档地方台民生新闻栏目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呢?虽然第二天《1818黄金眼》准时恢复播出,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官方消息澄清那天停播的原因,但是这次停播引起的现象级“轰动”,不由让笔者对民生新闻在新媒体的话语权进行了一番思考。
《1818黄金眼》栏目从2004年元旦起开播,节目时长55分钟(现为72分钟),分为民生版和公众版。栏目开办之初,就创下了“三个浙江第一”,即时间最长的新闻节目;第一个开通24小时新闻热线的电视媒体;第一个开设公益小专栏“寻”的电视节目。节目开播14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一些元素,被很多地方民生新闻栏目所效仿。
首先在编辑思路上,14年来,《1818黄金眼》专治各种“一地鸡毛”。无论是各类纠纷投诉,还是五花八门的社会现象,亦或是好人好事、暖心故事,都成为了栏目的新闻来源。正是因为这种关注细微之处的栏目特色,这档节目成了很多浙江人茶前饭后的最佳选择。
停播事件发生后,网上的一波反馈几乎都是来自80或90后 的年轻人,这就说明节目在编排思路上除了考虑到了老年观众群体,也充分地融入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元素,因此受到了各个年龄层次观众的欢迎。
在内容呈现的方式上,尤其是最近几年,栏目将采访素材中符合网络传播规律和效率的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在微博和b站进行了再次传播,这让《1818黄金眼》的粉丝群体有了进一步的拓展。由此,当9月30日栏目停播的消息一出,才能形成一个现象级的话题效应。
一、民生新闻栏目如何获得话语权
传统媒体往往更多考虑的是线性播出的效果、同期声画面以及调查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接收信息逐渐碎片化,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播,效果肯定不理想。只有进行专业的新媒体内容二次加工,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2018年6月,湖州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就观众爆料的104国道湖州段存在多辆“流动加油车”占道加油的现象,进行了调查。之后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相关部门配合,一查到底,最终这些违法加油车被取缔,消除了安全隐患。在日常的栏目中,一些百姓关注度高的话题,会进行新媒体加工,但是民生新闻中有趣、温暖甚至是搞笑的内容点,往往会被忽略,而这些也是吸引受众长期关注节目或者栏目本身的重要元素。在流量为王的全媒体时代,谁拥有忠实的粉丝,谁就有话语权。
二、如何将百姓关注的话题引导成为 热点内容
湖州广播电视总台《阿奇讲事体》栏目有一次接到观众热线,反映湖州城一家理发店因为预付式消费的问题,和消费者发生了纠纷,记者接到热线后进行了现场调查,在电视上报道后,也加工成了栏目微信公众号的首推文章,结果当晚就被广泛转发和评论,更多的预付式消费问题在文章的评论里浮出水面。一方面,栏目组抓住这家理发店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另一方面就目前广泛存在的美容美发店或者其他行业预付式消费的问题进行调查和梳理。事实上,这之后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关于“霸道理发店”的微信公号内容,除了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以外,也为栏目的微信公号增加了15%的粉丝。从单一的投诉事件出发,来实现一轮的话题引导,一方面可以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媒体在粉丝心目中的地位,对增加媒体公信力大有裨益。
三、如何将电视画面语言转化成新媒体语言
电视媒体的强项内容之一就是画面语言,而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这个内容常常被弱化,一段有内容、有冲击力的画面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在《1818黄金眼》中,就经常将很多画面二次加工成时下年轻人非常欢迎的“鬼畜”模式,比如2018年6月的“谢谢你,尤老师”。一名女性投诉保健品后预确认对方的姓氏,于是在3分钟的新闻中,开展了一场长达半分钟的热烈讨论,这个时候人们的关注点也许已经不在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视频中的雷人对话,这样的传播手段非常有效,点击量也是惊人的,不过最终,这样有趣的内容包装会为电视传统媒体引来流量和关注度,只有被关注,才有话语权。
电视传统媒体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实现融媒体传播,并形成自己的话语权,还需要很多的探索和思考,笔者相信通过实践会有更多的方式来得到呈现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