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梦乡是田畴
2018-11-18李玉峰
文|李玉峰
也许因为我是“荷锄世家”的后代,老来魂萦梦绕的总是村外那养育过我的一片片庄稼地。痴情使然,这些年来,尤其爱读涉农的古诗词。每当夜阑人静,“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我便像一只不知疲惫的夜莺,栖居于诗词的枝头,婉转地吟唱起“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一首首,一句句,清新俊逸,芬芳沁脾,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宜人夜露,滋润着我日渐枯萎衰竭的肌肤。
第一次感觉到田畴的清香,始于1956年的农业高级社时期。阳春三月的一个上午,整冬未曾下一场透土雨的天公终于作美,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了,我的父亲头戴竹笠,身披蓑衣,开始下地耕田。
那时我8岁,已当了两年牧童。我坐在田埂上,等待父亲犁完田后便牵牛去放牧。只见他把牛轭套在那头水牛公的脖坨上,那头平时桀骜不驯、几次把我从牛背上甩下的被村里牧童们誉为“头王”的水牛公,经父亲这么摆布,便在吆喝声与牛鞭抽打的交响声中迈着矫健的步履乖乖上阵。锋利的犁铧沿着父亲布阵的方略,开始了一场“泥水仗”的战役。父亲如平水行舟,一往无前,犁开的土坯在他的脚下盛开着绚丽的黑色花朵,一路喷洒泥土的芳香。
广阔的蓝天衬着阡陌,静静地记录着大地不息的农耕文明。习习吹拂的南风与空中啁啾的鹭鸟,绘出了一幅幅为父亲犁田而喝彩的画卷。细细的雨丝,宛若朝露,腻腻涔涔,洒在一条条新开的垄沟上面,仿佛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为田畴点缀锦绣,璀璨夺目。
父亲用长满老茧的右手握紧犁杖,左手将牛鞭噼啪噼啪地在牛尾边甩响,像是沙场老号手吹响了冲锋的号角。牛鞭在空中圈出的那一条条优美的弧线,把父亲经年累月躬耘农耕的身影演绎成岁月长河中的墨痕,让我几十年来一直捉摸不透父亲是在作工笔画还是意象画?但我能从中隐约触摸到父亲留下的体温,甚至还能清晰地听到他粗犷的呼吸与急促的心跳。每每想到这里,心中便不禁对父亲和千千万万勤劳朴实善良忠厚的农民肃然起敬。
父亲用这把犁杖撑起多少岁月的轮回,我亦记不清了,只知道他用这枚犁铧唤醒一丘丘沉睡的田园,仿佛是在一片片平仄的田垄里洒上恣意的丹青,留下农耕文明真实的印记。腰弯了,背驼了,以至步履蹒跚,他依然在田地里不停地劳作,村里的人都叫他“铁骨伯”。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老父不只犁熟了脚下的那方田畴,还犁绿了我们这群儿女心中的荒漠,让孩童幼年的憧憬和着灌浆的稻穗日渐膨胀。那时,每到夏收与秋收时节,是我用童心描摹田野灿烂图景最奢侈的享受。走在田埂上,看着一丘丘成熟了的水稻,那一行行,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几乎在同一时间便统统把头垂下,齐刷刷地向大地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父亲的年纪与日俱增,纵横交错的满脸皱纹,像是他经年用犁铧犁起的沟沟壑壑,皱纹里面储藏着的每一粒泥土,似乎都在与他对话四季的播种与收获。虽说父亲不是桀骜尘世的英雄,但他撑着一把犁杖,也能把一亩亩田地犁成为生命喝彩的花朵,让一粒粒种子萌芽了一季季的希冀,让一把把镰刀收获了一个个丰年。只是父亲含辛茹苦的一生,不论怎样深耕细作、精打细算,在那时乖命蹇的岁月,犁铧也犁不准风起云涌的世道,只觉山穷水尽疑无路。
如今,父亲离我而去已整整四十个年头了,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已日渐被无情的岁月淘洗殆尽,惟有他犁田的影像依然在我的记忆里清晰地播放着,他“三尺竹丝鞭,一犁春雨足”之汗水依然在我绿意葱茏的心田里荡漾着,流淌着……
最忆梦乡是田畴。又一个春天以其绚烂多姿,钻进大地怀抱,写意父老乡亲“一生奋蹄耕云锄月,双手编织锦绣田园”,写意着农耕文明,写意着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