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厕所改造为抓手做好农村污水治理
2018-11-18周静
文| 周静
小小的一间厕所,很少能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生长于城市的人们早已习惯如厕后将马桶放水键轻轻一按,却很少思考这些生活污水排向何方、如何净化处理,更很少留意污水处理工作需要依靠多么庞大复杂的系统运载支撑。城市拥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但农村却没有这么幸运。据住建部统计,厕所污水占生活污水比例不大,但污染程度占生活污水污染的90%,农村80%的传染疾病是由厕所粪便污染和不安全饮水引起的。因此,厕所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大问题。
2017年5月12日,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小小的厕所建不好,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建设人民幸福家园,如何建设美好新海南?”此“三问”激发了笔者揭开农村厕所难题面纱的决心。2017年7月12-20日,笔者与省爱卫办、住建、环保、水务、疾控等单位一起,前往我省部分市县开展以“农村改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经过连日深入农户调查,了解国内外经验做法和我省农村实际情况,笔者对我省农村厕所改造工作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探索。
海南农村厕所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重视农村改厕工作,在各个时期都提出了改造要求,我省农村改厕工作也与时俱进,以国家推行的三格式化粪池为主,部分辅以三联式沼气池的改造模式,稳步开展。2011-2014年,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56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0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1700万元,市县级财政7906万元。2014年后,中央取消了资金补助,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也于2015年相应取消,由各市县给予每个厕所不低于900元的改造补助。2011-2015年,全省共建设三格式无害化户厕13.71万座,有效解决了农村厕所老大难的问题。从数据上看,我省农村厕所改造数量可观,截至2015年,建设普及率已提前实现国家提出的“十二五”达到75%的目标,并可期实现2020年末达到100%的目标。但改厕的质量和效果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考验。
自建厕所不足。个别市县农村还存在农户无自建厕所的情况。有些地方旧思想、旧习惯根深蒂固,很多农民认为没有厕所对生活影响不大,或认为厕所本来就应该“脏破臭”,原始茅厕没有改造的必要。还有些地方,虽然已自建卫生厕所,但农民总是反映臭味大,其他还没建的农户便望而却步,思想和行为上都对改厕进行抵制,导致其后的农民自建新房,甚至连政府危房改造的新建房屋都没有配套厕所。
不按标准建厕所。2003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农村户厕卫生标准》,对户厕建筑设计标准、户厕卫生指数、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建筑设计标准等都有十分具体的规定。然而,现实中有些农户家厕所,除了污水与日用废水混合排放外,化粪池建设不按标准、不按规定于盖板上方留取粪口等问题也大量存在。一些农民嫌定期清理麻烦,又担心污水溢出,便在建设化粪池时有意对三池不作防渗处理,甚至有的直接将化粪池建在地基底下,导致污水下渗土壤成为较普遍的现象。
排污后端处理能力不足。无论是三格化粪池,还是沼气池,其污水或沉渣都需要在后端定期处理,通常有4种处理方式:一是由农户根据容纳程度及时抽取污水、清理沉渣,就地对园田或农田进行还田施肥;二是以村为单位建设分散式集中污水净化池,净化后的水自然排放;三是靠近城镇的乡村,可以延伸敷设污水管网,将污水引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四是通过管网连接化粪池,集中引流污水至湿地净化后自然排放。我省由于市县财力有限、农民收入不高,绝大多数乡村没有建设污水管网、污水净化池或者湿地的能力,采取后3种方式处理污水的地区寥寥可数,农村污水后端处理主要还是依赖农民自己定期抽取污水、清理沉渣进行还田施肥。在缺乏系统高效的污水后端处理设施及农户自家农田对污水、堆肥消化不了的现实情况下,农民自己动手清理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便会放任污水下渗土壤,或者从三池出口接排污管引入湖泊河流。
海南农村厕所问题产生的原因
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思想的高度决定行为的力度。具体到农村厕所来说,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现实中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引发工作的缺位,如上层设计不足、宣传发动不够、政策执行不到位、监督管理不严等;另一方面是农民自身重视不够,对改厕的意义和不改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形成自发推动改厕的内生动力。
基层网底管理作用发挥不充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何一项工作,最后都要靠镇村级基层组织去推动落地生根;任何部门的管理,也需要依靠基层组织去补充、补位。在建设改造农村厕所工作上,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不能仅限于上传下达、邯郸学步,甚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善于思考,多提出适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好思路、好点子,指导、规范各项行为,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好基层桥梁堡垒作用。
工作缺乏合力。农村污水处理的职能涉及环保、水务、卫生多部门,衔接得好,会合理规划、科学建设;处理不好,部门之间的工作各行其道。缺乏沟通、统筹,就会致使一件事没有人管,或者大家都来管,下面不知听谁的,要么混乱建设,要么重复建设。如,乡村改造规划建设房屋、道路时,没有考虑周全厕所污水处理涉及的化粪池、管网、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导致建设化粪池、管网、集中处理设施时需要二次、三次开挖,甚至无地可建;建设厕所污水处理设施时,缺乏考虑选址合适与否,对将来房屋村舍改造的妨碍程度,导致化粪池可能建在房屋通道中间,开口接管处影响通行;化粪池建成后,部门联合验收的配合程度不高,化粪池的质量、功能能否达到标准不能确定,影响日后使用效果。
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2010年,住建部提出了农村污水治理要以厕所污水治理为第一目标,实行“四个统一”模式,即“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虽然农村厕所污水治理统一了化粪池建设标准,但由于没有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化粪池建在哪、建多大、开不开孔、接不接管、做不做防渗很大程度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验收虽然基本统一,但由于标准执行不够严,建设结果因此五花八门,粪水下渗或外排对保护地下水源和河流湖泊水质依然有较大影响;后端缺乏对化粪池无害化指标的有效监测,厕所改造效果有待评价。
资金不足。三格化粪池、三联通沼气池建设成本高,一个普遍在6000元以上,多的达到1万多。随着2014年中央和省级资金补助相继取消,仅靠市县不足1000元的补助对农民促进力不强,农民支持配合改厕的积极性不高,工作阻力增大,有些农民既要应付政府的强制政策又想节约成本,便会想方设法省略建设环节,降低建设成本,做出来的厕所和化粪池自然功效减弱。
对海南农村改厕工作的建议
2016年2月,省政府印发《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了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总体目标,要求从2016年开始,所有新建、改建的农村住宅均要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加快现有无卫生厕所住宅的改厕工作。2017年1月,我省印发《关于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建设健康海南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工作。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做好以下5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厕改工作的重要性,将以无害化厕所改造为主的农村污水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推行领导干部包县区、包村镇,乃至承包到户,进行评分排名,以成果论成绩,以成绩论政绩。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爱卫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职能,强化住建、卫生、环保、水务、旅游、农业等各部门参与改厕的职责。加大宣传动员、规划统筹、技术培训、建设管理、监督问责等各环节工作力度,形成省市县乡村层层夯实、行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增强思考能力,灵活处理问题。要多动脑筋、因地制宜,改变千篇一律推行一种改厕模式、一户一池等做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比如根据人口多少设计化粪池的大小;对于人口少的家庭实行两户或多户联建,补助资金根据出地面积大小分配;畜禽养殖规模大的地方主推三联通沼气池,可一并有效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立足本村地理位置、人口、财力、农业种植面积等实际,对污水后端处理采取不同建设模式,可以延伸城市污水管网向农村敷设,可以建设村级小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可以建设多户污水集中贮存池以统一取肥为循环农业服务,可以设人工湿地自然净化,可以外包污水处理公司集中收运污水,也可以由农户自购小型家庭污水处理装置等。
三是树立超前思维,统筹污水治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厕所污水是农村污水的一部分,污水统筹治理不好,会给厕所污水治理成效打折扣,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也很难实现;污水统筹治理得好,就会大大减小厕所污水治理的难度,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成效。2017年6月底,农业部在长沙召开全国畜禽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会议,提倡建设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中心。农业、卫生部门应会同住建、水务、环保等部门,研究将农村污水治理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同村镇整体改造结合起来,同全域循环农业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的方式,力争将农户的畜禽粪便、农户厕所污水、庭院洗涤废水和厨房洗涤废水和小宾馆、小餐馆、农家乐等经预处理后的废水纳入各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范畴。充分落实“四统一”工作模式,规范施工标准,统一公开招标,选择过硬的施工队伍,保障工程达到技术规范。有效避免二次、三次重复开挖、重复建设,造成大量社会资源浪费。
四是拓宽资金来源,推动资本运营。省长沈晓明在六届省政府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百镇千村”建设,要求全省各级政府部门认真研究如何发挥政府基金的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此,我省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应调动省、市县(区)各级财政力量,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厕所改造的投入,尤其对贫困地区实行资金扶持倾斜,在资金投入上还要研究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将厕所改造、污水集中处理、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一体化,进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五是借鉴先进做法,提高建设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高,农村污水处理方式较中国成熟、先进,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高效藻类塘系统,在塘中种植某些对重金属、病原体去除率较高的高等水生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收割植物用来作为农业用肥。法国的蚯蚓生态滤池,利用蚯蚓对有机物的吞食功能、对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和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既高效去污又有效降低污泥量,大幅度简化污水处理流程。日本的净化槽技术,利用土壤和水田对污水自然净化原理,通过对落叶、腐朽废木、木炭、石头等自然材料加工作填料,利用微生物吸附和分解污水中有害物质。韩国的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再浇灌水稻,取得理想的净化效果。不仅是国外,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渐在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研发适合当地实际的处理工艺,值得我省学习借鉴。当然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方式去支撑,因此我省亟需培养、引进污水处理专业化人才,努力探索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污水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