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产业革命:关键在转变思想观念

2018-11-18本刊评论员

当代贵州 2018年9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思想观念农民

本刊评论员

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当前,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信心不够足、力度不够大、步伐不够快等问题。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要大踏步前进,进一步加快发展,就必须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农村产业革命首先要推动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彻底摒弃陈旧的、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要转变到深化改革上来,解决“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要适应农业主要矛盾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体现山地特色,突出现代高效,更加注重抓经济作物、抓单产价值。领导干部要树立信心,引导农民群众打消“新产业有风险”的畏难情绪和种植忧虑,把低效的传统种植退下来,把高效的经济作物种上去。

思想观念要转变到优化结构上来,下决心调减玉米种植规模,扩大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调减玉米种植规模是场硬仗,需要下大力气坚决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玉米种植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向农民群众阐释清楚,培育好替代产业,闯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

思想观念要转变到开拓市场上来,解决“为什么而生产”“为谁而生产”问题。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树立“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的市场理念,充分利用已经极大改善了的交通、通讯、物流条件,将“为吃而生产”转变为“为卖而生产”。适应当前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巨大市场需求,眼光向外,把贵州绿色农产品推向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

思想观念要转变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来,着力解决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问题。通过培育市场主体,以产业化为主导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鼓足农民“钱袋子”。

影响深远的农村“三变”改革、“塘约经验”,就是贵州基层干部群众与时俱进、革新思想观念的成果。这些变革以土地经营方式变革为主,着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市场需求,改变生产方式,培育新型产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村产业革命树立了标杆。这些成功实践,以生动事实深刻地说明,只有转变观念才有出路,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创造出巨大价值。

转变思想观念,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创新生产管理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导向,在谋划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刮风搞运动,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当前,要以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思想观念变革。各有关方面和干部党员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学习、选准产业,做农村产业革命的行家里手;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研究具体产业的具体问题,用工业化的方式组织所选主导产业的发展;要深入田间地头,当好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措施的“传播机”,把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说通透,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带领起来,勠力同心推动一场农村产业的深刻革命!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思想观念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农民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