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志刚脱贫

2018-11-18雷志江董晓松

当代陕西 2018年8期
关键词:灵芝银耳丹丹

◎文/雷志江 董晓松

走进勉县元墩镇杨家坪村,村头连片的黑色大棚里灵芝菌、椴木银耳长势喜人,80后农村娃廖志刚虽然两手是泥,但满脸喜悦。

穷则思变,谋划脱贫之路

今年30岁的廖志刚,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常年有病,家境一直不好。技校毕业后他到汉钢当检修工人,但由于企业不景气,只好回了家。

“父母穷怕了,出生的时候给我取名志刚,就是希望能靠自己的志气和刚强摆脱贫穷”,廖志刚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被评为贫困户,心里其实真不是滋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摘掉贫困户这个帽子,走出困境”。

“穷则思变”道出了当时廖志刚的心里话。

思变很迫切,路却难找——无资金、无技术,让他寸步难行。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帮他出主意、分析对策、讲扶贫政策,给他鼓劲打气、增添希望。他看见村边头有浙江人承包土地在搞灵芝种植,心里灵机一动:别人能搞,为什么我不能搞?从此灵芝基地就多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边帮着干活边问问题,枝咋剪,咋点种,水喷多少……

“你这年轻娃,别人大热天的都在屋里歇凉看电视,你咋老往这里跑,还问这问那?”他嘿嘿一笑继续问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掌握了灵芝菌种植技术要领。

说干就干,实现华丽转身

廖志刚拿出年轻人敢闯敢干的劲头,打消家人怕风险的思想,在镇村干部帮助引导下,申请了3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了周边贫困户6亩土地,购置了烘干设备,建起了5亩灵芝菌和1亩银耳标准化大棚。从此,他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大棚建设管理上,修枝、遮阳降温、喷水增湿……一点都不敢疏忽。

“皮肤晒得黝黑,身上到处都是泥巴,我打工回来,猛一看还真不敢认”,妻子刘丹丹说,“走时给他添置的新衣服,还原封不动放在箱底,他成天都在地里干活,没有机会穿”。

汗水没有白流,他的灵芝菌和银耳喜获丰收。一年多时间,他从一名为生计奔波的贫困农民,一跃成为年收入过6万元的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成为元墩镇脱贫致富路上的排头兵。2017年9月,他被授予汉中市脱贫致富示范明星,外出务工3年多的媳妇刘丹丹也返回家乡,与他携手,投身到灵芝菌产业发展中。

产业示范,带动群众脱贫

廖志刚常言“一人富不叫富,大伙富才叫富”。体味过贫困滋味的他,不忘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共同致富。他注册成立了勉县欣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动员贫困农户加入,共同脱贫致富。

“我跟他学会了灵芝菌和银耳种植技术,他还免费提供菌种袋料,给我们技术指导,我们有啥问题都找他,他从不推托,今年我也种了二亩半,收入很不错,脱贫没问题了。”贫困户蒋自军说。

目前,廖志刚的合作社已发展社员6户,拥有资产近70万元,流转土地近80亩,种植灵芝菌65亩、银耳15亩,带动了周边11户贫困农户发展灵芝菌产业。在他的带动下,元墩镇先后涌现出11家新型经营主体,生猪养殖、食用菌、养蜂、中药材种植等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带动着更多的贫困户脱贫。

发展无止境,带富在路上。廖志刚接下来要注册商标品牌,创新研发灵芝菌盆景,并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猜你喜欢

灵芝银耳丹丹
高中数学之美
热水泡银耳丢营养
被误读的“千年灵芝”
被误读的“千年灵芝”
美人鱼2
林丹丹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 Suffix—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