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能替记者做什么
2018-11-18□文/李俊
□ 文/李 俊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人工智能至少可以在三个赛道上帮助编辑部越来越聪明: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传感器,帮助媒体离用户更近;二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大幅提升编辑部效率;三是人工智能将成为创新的孵化器,让大数据富矿的开采变得简单。
人工智能不是人工“万能”。今天,人工智能专家最想知道的是:智能技术用到哪里最合适?而编辑记者最大的问题是:智能技术到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以今天的技术视野来看,人工智能至少无法替代记者做三件事:无法替代记者开展调研,那些带露珠、有生机的故事机器发现不了,也感知不到;无法替代记者撰写万字长文,那些有思想、有灵魂的镇版之作机器想不到,也写不出;无法替代记者导演、拍摄《红色气质》《太空日记》《领航》,那些感人肺腑、充满想象的刷屏之作机器做梦也拍不出来。简单地说,一切“诗和远方”都不能用冷冰冰的机器替代。
但是,新闻工作不仅仅是“诗和远方”,还要完成大量繁重、重复甚至枯燥的专业化工作;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工作不仅仅是“诗和远方”,还要深刻把握传播规律和互联网规律,需要对“用户”和“人心”这个最大变量有深刻洞察;全媒时代的新闻工作不仅仅是“诗和远方”,还要全面提升多媒体报道能力,在可听、可看、可视、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的全能编辑部之路上加速奔跑。这一切,正是人工智能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可以说,媒体深入融合为人工智能搭建了最大的舞台。
当主流媒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推动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的时代,我们的困惑、焦虑和难题,都将在人工智能上找到新的答案,有的问题甚至很可能只有人工智能才能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在老油田中找到新油,用新办法最有潜力。
正像谷歌的CEO皮查伊所说:AI是人类正在研究的最重要事物之一,其意义比电和火更加深远。我们难以预测人工智能技术未来还能为我们做什么,但至少可以在三个赛道上帮助编辑部越来越聪明。
一、人工智能将成为互联网思维的传感器,帮助媒体离用户更近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关键是连接用户,难点是精确地懂得用户。
从中央要求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从媒体经验看,在报刊时代,老报人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到报摊做调查,看看读者是谁,听听读者要看什么;今天,用户调查的周期不再是每月、每周,而是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每秒都要进行分析和用户画像;不仅对普通读者要调查分析,对机构用户也能智能应答。
从新媒体发展看,最新的全球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有两个数字已经停滞不前。一是智能手机增长率首次归零;二是互联网用户增长急剧放缓。这意味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进入增长平台期,仅仅依靠数量粗放式扩张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今后竞争的是谁能运用人工智能改进移动阅读体验,谁就能抓住用户,赢得读者,让网民在茫茫网络中选你。
从用户变化看,85后90后读者逐渐成为主流舆论关注的焦点。这个群体被称为“千禧一代”,85后是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90后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代原住民。如何让他们喜爱新华社电头等传统媒体报道,如何让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代在主流媒体报道中成长,离开人工智能的帮助可能很难实现。
这就是算法崛起的时代背景,这也是媒体融合必须和人工智能交朋友的原因。算法乱象不是算法的错,而是不良算法在作恶。腾讯、百度、阿里、网易、今日头条等国内互联网巨头,都在使用人工智能推荐算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国际知名媒体都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灰度测试、标题试错、精准分发,同一条新闻根据算法建议每天改十几次标题做不同范围推荐。当网络媒体的用户和内容细分到上千万个标签,响应速度精确到以秒为单位的时候,如果传统媒体还在用手工方式收集用户反馈,这样用“长矛大刀”和“飞机大炮”进行的读者争夺战的确很不容易,也的确到了变革的临界点。
主流媒体应该理直气壮地进军算法,深入算法做舆论引导工作。我们完全有能力加快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趋利避害,以导向为魂打造价值阅读优先的“主流算法”,以主流算法进行用户画像、精准分发、智能响应,赢得智能时代的舆论主导权。
从2017年开始,新华社客户端4.0改版上线就首次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推出智能搜索和问答机器人等服务,实现了分众化推送和精准弹窗,受到读者欢迎。2018年2月,新华社客户端再次改版,瞄准平台化和智能化发展方向,上线第二代“小新”,在语言精准识别、语义理解、新闻反馈方面大幅提升,比以前更“聪明”,极大地优化了读新闻、看新闻的用户体验,走在了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前列。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算法师、新闻规划师等新型岗位不断涌现,主流算法将变得越来越聪明,主流媒体对读者、用户的连接和感知也将越来越深入。
二、人工智能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大幅提升编辑部效率
衡量编辑部能力的不是编辑部的体量大小,而是效率高低。四十年前国营饭店和个体饭店的厨房之战,决定胜负的不是体量大小;四十年后传统饭店和美团、点评、饿了么的厨房之战,决定胜负的是效率高低。
对于一个全媒体编辑部来说,一键签发是效率,一键配图是效率,一键剪辑视频不用上非编系统是效率,一键纠错是效率,把合适的稿件配上合适的图片视频新媒体推送给合适的读者也是效率。简单地说,每天要花多少时间处理采访和写稿之外的工作,决定了你的效率高低。而编辑部智能化程度的高低,就在于能多大程度减少记者编辑的重复劳动和低效率劳动,让记者编辑专心做新闻。
新华社2018年初在全球媒体中率先提出打造智能化编辑部的建设目标,构建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大幅提高生产传播效率为重点的智能化编辑部,抢占媒体融合新的制高点。新华社发布的“媒体大脑”,提供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语音合成等八大功能,覆盖报道线索、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新闻采编全流程,为新闻媒体智能化变革提供有力支撑。这一平台由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是国内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大脑”第一次应用在重大时政报道中。3月2日,“媒体大脑”从5亿网页中梳理出两会舆情热词,仅用时15秒就生产发布了第一条全国两会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新华社“媒体大脑”上岗两会》。两会期间,围绕会议重大议程,先后推出《“媒体大脑”也在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机器发现了这些看点》《“媒体大脑”想陪你聊聊“两高”这五年》等系列视频产品,综合运用数据可视化手段多维度分析两会大数据,配音、配图、视频剪辑等全部生产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开创了人工智能参与重大时政报道的先河。
同时,“媒体大脑”采蜜系统的语音识别帮助记者同步整理采访录音,让“采访俩小时,整理一通宵”成为历史;飞识系统的人脸识别让“脸盲症”成为历史,不但采访中快速识别采访对象,也让图像纠错成为可能;版权监测系统则实现了对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转载和侵权的自动监控。
短短3个月之后,“媒体大脑”发布2.0版,不但能够自动剪辑视频,还能够根据文本、图片自动生产视频,每日视频生产能力放大到一万条,使世界杯报道首次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编辑部的工具箱必将越来越充实。主流媒体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硬实力,算法和数据的软实力,人机协作的巧实力都将大幅增强。困扰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的时效问题、协同问题和全媒体难题,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取得新突破。
三、人工智能将成为创新的孵化器,让大数据富矿的开采变得简单
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本身不是新闻,但大数据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是最有价值的富矿。人工智能让富矿的开采成为可能,让新闻与数据和人离得更近。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发现力,技术与内容的结合能够催生全新的智能新闻。
2017年,新华社上海分社首次推出遥感新闻,运用遥感卫星图片,在大尺度视角中展现变化,推出的《四川九寨沟地震前后对比》《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看长三角怎么干》等报道广受好评。这一尝试打开了一个新的报道领域——近年来,卫星遥感技术获取的海量数据,从公里级发展到亚米级,重复观测频率从月周期发展到几小时,如果与人工智能的分析工具结合,将在生态、环保、海洋、气候等领域展现广阔的报道前景。
此外,在地图新闻、精准扶贫报道等高质量大数据泛在的领域,智能新闻都有广阔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还具有反向发现力。例如,每到岁末年初,农民工讨薪的新闻不断,但农民工个体发声往往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甚至出现“不跳楼就无人关注”的令人心碎的场面。打破社交媒体平台以“麦克风大小”决定影响力大小的“舆情鸿沟”,打捞“沉没的声音”,人工智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整合力,技术与产品的嫁接能够产生丰富的智能化产品。“大到不可知”,这是大数据时代人类智能面临的尴尬。大量的数据像超声波一样避开感官的监测,人类常常听不见、看不到也注意不到,只有人工智能才能唤醒“沉睡的数据”。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首次尝试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实现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发言与相关人群的分众传播,让大量碎片化的新闻通过有效连接成为全新的产品,在人民代表与人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样的应用场景也将在法院庭审直播中、在每天直播量超过200场的新华社现场云直播中、在泛在的摄像头新闻中得到运用,产生越来越丰富的智能新产品。
人工智能还具有丰富的扩展性,在VR、AR、智能音箱等场景中,在万物互联时代,孕育着全新的智能新平台,等待我们去涉足,去发 现。
二十多年前,中关村大街矗立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那时候,编辑记者使用计算机还不普遍,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率先大规模推广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告别铅与火,拥抱光与电,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今天的人工智能很像20多年前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技术尚不成熟,与媒体的结合才刚刚起步,但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势不可挡。主流媒体只要转变观念、拥抱变化、适应智能,用观念升级带动技术升级,勇于推动算力、算法在提升采编生产力中发挥重大作用,数据资源在采编生产资料中释放重大价值,人机协作在机制流程中实现重大创新,媒体融合必将向精细、精准、智能方向跃迁。中国媒体完全有能力在全球率先建成智能化编辑部,引领媒体创新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