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消逝的网站:互联网记忆、媒介传记与网站历史

2018-11-18

社会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消逝媒介记忆

互联网历史研究与消逝的网站

和报纸可以被用来了解过去一样,网站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的媒介。网站历史讲述了网络、媒介、以及文化或政治相关历史的故事。由于网站以数字形态存在,而且数据量庞大,因此,不少研究者关注如何保存网站以作为研究网站历史的档案。

对于早期或已消逝的网站,有论者提出应当注重从媒介考古学的角度发掘与保存实物,从而在物理上延续网站。互联网档案馆(the internet archive)、数字博物馆和百度快照等亦被用来保存网站或网页。对于互联网历史研究,艾伦(Allen,2012)通过分析有关互联网发展阶段(web1.0、web2.0等)的话语(the discourse of versions)对网站历史研究的宰制,批判性地提出,可以通过考察网络用户对互联网的日常记忆来研究互联网历史。从社会记忆角度研究网站历史的意义,在于网民对消逝的网站的记忆,提供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经验的和个体的视角,弥补了政府叙事与大众媒介报道只见技术、媒介或商业,而不见鲜活的个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发展的替代性历史,从而呈现多维的互联网历史。

媒介记忆、媒介传记与记忆文体

(一)媒介记忆与互联网记忆

记忆一旦诉诸表达,便具有了社会属性(Wertsch,2012),成为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因此,关于消逝的网站的记忆叙事,是具有社会性的集体记忆。对消逝网站的记忆分析,便可从相关的集体记忆研究中获得理论资源,并为集体记忆理论提供新的素材。在全球化深入推进和新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集体记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个体生产的记忆内容正在成为集体记忆的来源,个体也由此参与历史写作,实现了历史书写的公共参与(Foster,2014;Han,2015)。对于官方和主流媒体有意遮蔽或无意忽略的议题,个体记忆是书写其历史的替代性资源,也是对抗遗忘的手段。

媒介记忆(media memory)研究既是集体记忆研究的重要议题,也在传播学领域自成一支。它关注利用或通过媒介对共同的过去的记忆,以及有关媒介的记忆(about the media)。

媒介记忆因人们使用媒介而产生,因此,它关注个体与媒介的交往。在这个意义上,媒介记忆既包括有关媒介的记忆,也是有关回忆者的记忆,具有媒介传记和回忆者自传的双重性质。媒介记忆研究关注媒介历史的话题。

(二)媒介传记与记忆文体

记忆的表达依赖于各种媒介载体和文体(Wagner-Pacifici & Schwartz, 1991;Wagner-Pacifici, 1996)。传记和自传,是重要的记忆文体。人类学家有着对物体开展传记式研究的传统(Kopytoff, 1986),他们将物体作为像人一样有生命历程的“有机体”对待。媒介传记的方法,在媒介历史的研究中也有所应用。亨迪(Hendy, 2012)探讨了媒介从业者的个人生命史,勒萨热(Lesage, 2013)和纳塔利(Natale, 2016)分别研究作为有生命的媒介技术的传记。

自传式记忆是一种特殊的记忆类型,与人们回忆过往的生活的能力有关(Baddeley, 1992)。个体之所以开展自传式记忆,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过去的事件曾激起回忆者强烈的情绪反应,则更容易被记起,而回忆者回忆时的情绪也会影响其回忆(Christianson &Safer, 1996)。

资料收集方法与分析过程

本文收集资料的方法与过程如下。第一,基于前期研究和在百度与谷歌中搜索“消失/消逝的网站”的结果,列出消逝的网站的初步名录。第二,在2016年5月9日至13日集中检索资料,使用关键词“回忆/记忆/怀念/悼念/纪念/想念+网站名称”于百度、谷歌、新浪微博、天涯论坛、百度贴吧、豆瓣小组中分别检索。第三,循着已找到的线索,采用滚雪球方法补充检索。第四,补充收集媒体报道和网络专题,求证有争议的资料的真伪。最后,删除主题不明确或表达不清晰的资料。本文最终获得成篇的记忆文章133篇,不成篇章的文字120节(包括关闭公告与讣告23篇/节),共提及网站277个。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媒体报道保存了网友的记忆,因此,本文引述这些报道,将其作为佐证性的材料使用。总体上看,本文处理了综合性的材料,但以网友的记忆为主。

为消逝的网站“立传”

(一)哀悼与追忆逝去的网站

消逝的网站虽多,但引起网友回忆的却是少数。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具有如下属性的网站被回忆的较多:一是创办较早的网站,如北京大学的BBS一塌糊涂和网易社区,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创办;二是BBS论坛和在线社区,除刚刚提到的一塌糊涂、网易社区外,还有南京大学的BBS小百合、清华大学的BBS水木清华、猫扑社区、西祠胡同社区,等等;三是因各种原因而关闭的网站。网站关闭的原因很多,有的涉及版权纠纷,有的是在“扫黄打非”等净网运动中关闭,还有的是因为技术进步造成网站形态更迭,导致部分“旧的”网站消逝,经营困难和人事变动等内部问题也会导致网站关闭。

创办较早的BBS论坛和在线社区以及因意识形态原因而被关闭的网站,网友回忆较多,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些网站曾经给早期网民提供了两种重要的精神寄托。一种是网络社区所提供的个人归属感,另一种是时事论坛和社区提供的言论空间。这在下文的内容分析中,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对于消逝的网站,网友依照悼念“逝者”的仪式来哀悼它们,因此悼念类文体使用频繁。在本文收集到的资料中,共有23份为22个网站所撰写的关闭公告与讣告。他们有的为网站写悼词,如在悼念水木清华BBS的文章中,网友写了六节悼词追悼消逝的版面。有的则呼吁为网站默哀,如世纪学堂的堂主(版主)呼吁网友在2006年7月25日至27日为学堂“默哀”。还有的发起祭奠活动,如水木清华BBS大改版后,清华大学师生进行了公祭。用哀悼死者的文体来哀悼网站,说明网站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

(二)记忆中“有生命的”网站

在网友的记忆中,消逝的网站是“有生命的”。他们对逝去的生命的记忆,是情感化的记忆。人们常常用拟人化的称谓指称网站。

在网友看来,网站作为“朋友”,“陪伴”自己度过了难忘的年月。在网友的记忆中,网站经历了孩提、少年、青年、中老年等生命过程,是一个个有着不同年龄的“生命体”。此外,网友记忆的网站是有性别的,将网站视为女性的居多。例如,微博名为“帮帮那个主”的男网友写到,“人人是我的初恋”。分析个中缘由,这与中国互联网的早期用户以男性网民居多有关。

(三)记录网站的“生命轨迹”

网站记忆叙事具有明显的传记性特征,表现在对网站生命轨迹的记忆。网友在回忆中记录了网站诞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等“生命事件”,仿佛在为消逝的网站立传。

在对网站的生命轨迹的记述中,网友回忆网站生日、忌日或周年(诞辰)最多。网站的生卒年月,犹如人的生卒日期一样,是生命的起始,在生命事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网友较多地回忆消逝的网站的生命起始,折射出对这一生命事件的重视。

与生日、忌日或周年(诞辰)相比,网友对消逝的网站的成熟与衰老回忆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不少网站的消逝不是一个自然的衰老过程,而可能是突然被关闭(早逝或“夭折”),不少网站的消失是一个偶然事件。同时,不少消逝的网站也未经历成熟期,而且有些成熟期不容易辨识。这意味着,记忆具有选择性,网友选择性地记忆了网站重要的生命轨迹。这些生命轨迹是网站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记性质的轨迹。

网友记录的网站的生命轨迹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很多网站的生命轨迹并不平坦,经历了起伏涨落。这种起落跟中国社会转型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起伏相关。二是网站的生命轨迹是非连续的和非线性的。这一方面表现为网友较多地追忆网站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例如生卒日期和诞辰等。另一方面表现为网友记录网站发展中的大事记,是一种基于事件的记忆。三是某一类型的网站,因受到宏观政策或技术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共同的生命轨迹。例如校园BBS因教育部推行实名制以及社会化在线论坛的发展而转型或消逝,思想文化类网站因意识形态原因而被集中关闭,涉及版权纠纷的视听类网站与下载类网站因集中整治而集体消逝,等等。

回忆者的自传式记忆

关于消逝网站的自传式回忆,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个人网络生活的记忆,二是对友谊的记忆,三是对青春的记忆。相比来说,对家庭生活、父母、学校和工作的记忆反而很少。一般来说,自传性的作品都会对家庭生活、学校和工作做较多叙述。

(一)追忆快乐的网络生活

在关于消逝网站的记忆中,夹杂着很多个人网络生活的记忆。相对于哀悼网站的消逝而言,个人网络生活的记忆充满美好。这包括上网带来的兴奋、在BBS论坛发帖带来的表达的喜悦,以及在网站中相遇的热情。

这里刻骨铭心的记忆,是因为作者在论坛上发现了自我表达的空间,并体验了在论坛上发帖的快乐。这种体验使得网友在回忆中对网站的消逝感到悲伤与惋惜,但是,在回忆网站生活时,却倾向于追忆其中的“激情与欢乐”。从回忆的内容来看,网络生活所带来的愉悦,在于交流与表达。

(二)怀念网站中的朋友

网站绝不仅仅是电脑屏幕上的一个界面。网站即是生活。所以网友常常在怀念网站时也念及网站中的朋友,突出了网络的社会属性。基于彼时网站所形成的在线社区,网友们还开展了不少线下活动。线下活动是网络社区的延伸,在网友的回忆中,也如同线上活动那样率意、随性。

(三)缅怀青春

通过把一代人的青春期与中国早期的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网友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回忆网站的消逝,并缅怀一代人的青春。网站在网友的成长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因此,网友把网站中的经历视为重要的成长经历。

消逝的网站,因此成为青春的见证。网站的历史,承载了个人成长的历史。正是在这样的记忆叙事过程中,媒介的历史同时也成为个人与社会和时代的历史。

怀念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时代”

网友在回忆中不仅着眼于为消逝的网站立传和开展自传式记忆,而且还关注时代变迁,表达出一种时代焦虑。网友将网站的消逝解读为“一个时代的终结”的标志。

在网友看来,消逝的网站所代表的时代,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这种对消逝的“黄金时代”的追忆,固然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怀旧情绪,而怀旧往往也是一种批判现实的策略。

结论与讨论

本文首次对消逝的中国网站及网友的记忆进行了研究。对于消逝的网站,主流媒体言之甚少,学界也尚无研究,这导致消逝的网站及其历史容易被遗忘。网友作为历史亲历者,运用民间记忆自下而上地书写网站历史,不仅能够起到抗拒遗忘的作用,而且丰富了中国互联网的社会史,为深入理解互联网的社会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网友记忆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助益我们的识见:呈现有关网站历史的替代性叙事,弥补官方历史书写的不足;保存有关网站历史的资料;从用户视角丰富中国的互联网社会史。

那么,本文通过对消逝网站的分析,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互联网的社会史,有哪些主要特征呢?第一,早期的中国互联网更为人性化,网友热情地投入其中。第二,人们对于被强行关闭的网站,不会遗忘,而是会纪念,通过纪念延续网站的生命,实现了网站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些记忆自下而上地展开,是互联网记忆的重要体现。第三,中国互联网不是线性的发展和进步,而是有断裂、缺失,体现为一个曲折的过程。第四,互联网的社会史,也是当代生活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新技术的发展史,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政治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历史。

对于消逝的网站,网友记忆呈现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网友从个体经历和社交经验的角度,而不是从商业或技术的角度记忆消逝的网站,体现了网站对网友的日常生活经历与社交的影响。其二,网友对消逝的网站的记忆具有怀旧特征,并通过怀旧关照现实。网友怀恋消逝的网站的“美好”,其潜台词一方面是批判现实中“并不美好的”中国互联网。另一方面,本文的发现,对互联网的怀疑论者,也做出了回应。互联网怀疑论者,否定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正面社会意义,看不到互联网能够给社会、文化、生活、政治带来新的想象和表达空间。而网友对于消逝的网站及网络生活的追忆,恰恰展现出那种想象和表达空间的存在,说明互联网的社会意义曾经美好。如果今天它变得不再那样美好,那么它给研究者提出来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深入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基于对消逝的中国网站及网友的记忆的研究。如果我们结合麦克卢汉(McLuhan,1994)的假说“媒介即是信息”来追问:媒介消失之后,信息何在?那么我们的研究表明,媒介消失之后,记忆便成为它的信息。

通常来说,媒介消失后,其信息(包括媒介承载的信息,以及有关媒介自身的信息)的去与存依赖于历史书写与记忆叙事,而在没有历史书写的情况下,其信息便只留存于记忆叙事之中。这意味着,在某种媒介消失之后,它的历史与记忆便成为它的信息。此时,关于消失的媒介的历史与记忆,实际上已经成为新的媒介。也即是说,记忆即是媒介。但是,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信息”所不同的是,记忆不仅有形式(如记忆文体),而且有主体、有内容。因此,当我们以“记忆即是媒介”这样一个命题来研究有关消逝的网站的记忆时,我们的分析视角必须既要分析媒介的形式,也要分析内容。这也促使我们继续思考“记忆作为媒介”的命题,为什么记忆是一种媒介?它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何差异性?记忆因承载何种内容而成为媒介?记忆又是如何承载这些内容的?应当如何反思作为媒介的记忆?

猜你喜欢

消逝媒介记忆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消逝的打麦场
30年,光阴的故事——消逝的记忆
即将消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