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企“走出去”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2018-11-18魏倩王皓晴刘斌
◎魏倩 王皓晴 刘斌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愈发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北京市作为首都,顺应经济全球化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研发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本文就北京市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展开分析,指出北京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
现状
1.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2008-2016年,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稳步提升。2016年北京市对外投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高达1557.362亿美元,存量高达5438.141亿美元,据《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三位。
2.投资区域分布呈多元化的同时,又表现出相对集中的特点
通过对北京市100强企业中存在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企业进行投资区域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企业投资的国家或地区遍布全球,但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以美国为主)和亚洲(以香港、台湾和日本为主)。北美投资环境良好、技术发达,亚洲大多数地区与我国距离较近、文化差异小,故这两个区域更能吸引企业进行投资。
3.投资涵盖领域广泛、行业分布多样化的同时,又呈现聚集性高的特点
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涉及制造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金融业、医药行业和建筑行业等。虽然行业分布广泛,但少数行业的投资存量能够占据总投资存量的大部分,行业分布聚集性高。自2016年4月以来,在所有行业中,制造业连续三个月位居北京对外直接投资行业首位。如首钢集团在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等地都有投资项目,2011年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钢厂。
4.绿地投资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并购也占有一定比例
不同的企业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进入国际市场策略。北京市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近50%的企业选择绿地投资,30%的企业选择跨国并购,其余企业则选择合作投资或者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的方式。其中一个原因是,跨国并购比绿地投资对企业的实力要求更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市具有跨国并购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大部分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优势不大。
挑战
1.投资收益受东道国政策、政局变动等因素影响较大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上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东道国政策和政局的变化。投资企业的厂房、设备和外派人员的安全性都会因为东道国政局不稳受到影响。由于政治原因导致对外投资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中国电力公司在缅甸的“密松电站”项目在该国政局变化后被迫停止。企业在投资之初虽然已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但并不能保证投资之后的变化因素,一旦投资之后局面发生不利的变化,尤其是政治局势变化,企业可能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导致投资失败。
2.企业对外投资收益受到两国市场差异制约
市场差异表现在东道国和母国之间市场成熟度、市场容量和潜力等方面,其中包含不同行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特性差异和不同国家客户的需求偏好。以小米手机为例,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基础建设的逐渐完善,国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暴涨,小米手机凭借极高的性价比迅速占领国内中低端手机市场;而欧美发达国家由于互联网和智能化基础建设进行得较早,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逐渐变缓,其需求的降低直接对小米手机的出海战略形成挑战,这就是市场差异对企业对外投资造成的影响。
3.企业间竞争将加大投资难度
随着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北京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不仅来源于东道国的企业,还将面对来自母国竞争对手和第三国企业的挑战。东道国的竞争对手具有主场优势,熟悉当地文化、政策和市场;母国竞争对手知己知彼,实力接近,很可能形成微妙的海外博弈关系;而进入东道国市场的第三方国家往往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这使得北京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复杂,很有可能陷入恶性竞争等困境。
4.不同行业参与价值链分工差异较大
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多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1],如联想集团和京东方,它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位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也有处于“微笑曲线”另一端的通过品牌、市场和服务来获取高附加值的企业,如同仁堂、首钢集团等。同时,也存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受到处于价值链高端位置企业的限制,虽然获得了利润并得到发展,但是缺乏进一步攀升的能力。企业如何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是北京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5.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足,对外直接投资竞争激烈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人们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具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更占优势。如何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品牌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北京市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建议
企业要本着明确目的、发挥自身优势、评估东道国环境和考虑世界经济局势的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在投资时应考虑清楚投资目的是获取市场、获取技术还是获取资源;企业自身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还是管理文化;东道国是否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企业的直接对外投资是挑战还是机遇等内容。
1.区位选择
正确选择投资区位对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益至关重要。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策略一般分为上行投资和下行投资两种。进行上行投资的企业,一方面为了打破技术锁定,直接获取技术;另一方面打破贸易壁垒,直接进入较为成熟发达的市场。进行下行投资的企业目的一般是利润获取或风险规避,一方面利用其他发展中国家较为低廉的劳动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延长本国已经成熟产品或技术的生产周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提高对发达国家投资的针对性。
(1)我国同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政治方面关系良好,经济方面合作较多,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相同,这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国家层面的基础。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建设资金有限和经济能力不足,大量的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2],所以相对来说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成本较低,企业对其投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尚未成熟和完善,存在很多的市场空白需要填补,市场竞争相对国内和发达国家较小,有利于企业提高利润。
(2)由于发达国家市场相对更成熟完善,其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对资金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对发达国家进行投资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投资要有针对性,不能盲从。
2.投资模式
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模式选择时,要结合自身实力和发展情况全面考虑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社会因素。
(1)企业层面。技术先进的跨国企业、处于初期成长阶段的企业、需要在东道国建立新企业的企业,建议采用绿地投资模式;对于在东道国经验丰富且自身势力强大的企业,采用绿地投资方式进入东道国的新建成本高于跨国并购整合成本的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更大控制权力的企业,建议选择跨国并购方式。
然后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里主要就是对钢筋笼的打造,使用以及加固,钢筋笼相当于桩的骨架,就必须要保证骨架的质量,一是要选择合适的钢筋材料,就包括了其长度和数量等,还要主要钢筋笼的承载力和灵活度,保证其质量。二是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其使用的标准进行,防止其在移动中损坏钻孔,在放置好之后,要进行固定,提升稳定性另外在浇筑之前要进行清孔,采用合理的清孔方式对其进行清理,达到灌注桩的标准,保证浇筑的质量。混凝土的选择和配比,一定要符合质量的要求。
(2)政府层面。随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加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地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3],增加相应的服务职能,帮助企业“走出去”。
3.投资行业
北京市企业要结合待投资地区特定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情况和竞争环境,谨慎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行业。
(1)一般而言,面对本行业在国内资源有限、发达国家在某一特定行业具有显著优势的情况,企业为了学习该行业技术和知识,建议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面对本国该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如钢铁行业,建议寻求海外市场,对该行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4.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切入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从而有助于不同环节的升级。价值链升级需要企业长期的积累和投入,企业不能贪图目前的薄利,被价值链高端的企业制约。
(1)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打造具有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队伍;通过“技术溢出”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构建基于技术溢出的创新机制,提高技术方面的竞争力。
(2)引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注重渠道和顾客服务环节,打造品牌并扩大其影响力。
(3)培育产业集群,通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产业集群外的企业在创新方面更有优势,即更具竞争力,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有利于内部的企业战略性资源的形成。
(4)利用相关政策优势,如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促进沿线价值链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抓住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整合资源,提高技术水平。
(5)更新对外直接投资的理念,当今投资的着眼点不再是价值链的某一点,而是关注一体化的“链式”投资,因此,企业要进行协调与整合,形成价值链上的产业聚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