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一得之见

2018-11-17魏靖雨

关键词:救助站电教纪录片

魏靖雨

我们拍摄的《你的家在哪里》获得了中组部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纪录片类一等奖,这可真是个惊喜。我是个普通电教干部,年纪轻,做电教工作年头也不多,在纪录片方面的制作经验更是有限,无论是在片子开拍之前还是开拍之后,都没想过能出这般成绩。所以,这成绩让我惊喜。但所谓“惊喜”,是有“喜”亦有“惊”。因为有“惊”,才知自省;知道这次自己成功在哪里、收获在哪里,才知道今后如何避免失败、如何面对失落。回顾拍片过程,我感想很多,也比较杂乱。我只是初学者,所学并不系统,不能条分缕析,甚至难免懵懂;也许,好不容易梳理出来的所谓领悟,都是别人早已有深刻认识的经验了。如果是这样,请大家把这领会看作愚者的千虑一得吧。

好题材是成功的一半

拍片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拍什么东西”。如果拍摄对象都没有,那整个拍摄活动也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选题的问题。我们之所以选择了救助站副站长这一角色来拍摄一部纪录片,就是因为感觉这个题材好。

首先,这个题材有着相对新鲜感。在确定选题前,我们原本准备了三个人物:救助站的老干部、精神病医院医生和一个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现在的典型事迹片在选典型上,存在着典型人物偏少、选择范围偏窄的情况,往往拍的不是村干部,就是医生和老师。由于拍得太多,人物的岗位相同、事迹相近,内容容易呈现模式化,难以拍出新意不说,久了观众也看不出诚意来。虽然说,我们的后两个人物岗位也很有特殊性,但精神病医院医生也是医生,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也是老师;当内容填充上以后,其身份特殊性便会冲淡。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最终选择了救助站副站长。他的工作,是很多人不了解也没有关注过的。

其次,这个题材有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一位电教行业的前辈曾说过,一部好片子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有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就像一首歌曲常有高潮和低调一樣。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生活是平淡的,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截取、过滤出有吸引力的故事,给观众观赏。在《你的家在哪里》中,我们用很长篇幅揭示流浪者“周玉财”和“陶文根”同一人两种不同身份的矛盾,还有“周玉财”和叶老头的矛盾,叶老头与老王的矛盾,以及叶老头想回家却无法回家的内心世界的矛盾等等,这些都是片子的“兴奋点”。

最后,这个题材还有着深刻的内涵。纪录片是讲故事的,但讲故事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事背后的意义才是纪录片最终的追求。这部片子中,一个个小故事背后是留给观众的无尽的思考——我们在敬佩王大中三十六年如一日坚守岗位时,也应该重视流浪人员这一我们以往很少关注的特殊群体。我们往往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的。难道他们不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吗?为什么我们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理解呢?

好技术不如下功夫

我发现当前多数关于拍制片的探讨都是关于技巧的探讨。为什么我们不更重视技巧以外的东西呢?好脑筋不如勤笔头,好技术不如下功夫。我觉得对于电教人来说更应重视的不是技巧,而是态度。

首先是要投入足够的拍摄时间。好的片子,尤其是纪录片,都是需要用时间堆积的。充分的跟拍取材才是制片的根本,任何高明的技巧相比之下都是次要。让我敬佩不已的山西同行高本增在拍摄《村医贺星龙》时,从2013年开始就顶风冒雪跟踪拍摄贺星龙的行医过程,连春节都是在对方家过的,历时两年才最终完成这部经典的电教片。在拍《你的家在哪里》时,我们就学习了高本增的这种创作态度,前后跟拍了近两个月时间,基本上只要单位没重要的事,就呆在救助站里,机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全片我们没有采取任何摆拍,完全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现场发生的故事。尽管我们无法预知何时会发生故事,但为了真实,只能如此。听说,观摩交流活动评片过程中,评委们对我们的片子并无任何技巧方面的称道,所有的评语只有一句话最突出——“太真实了”。所以这部片子不是成于“技巧”,而是成于功夫。

其次是必须要有充分的细节。缺乏细节是最可怕的。而充分的拍摄时间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捕捉细节的机会。细节经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有可能一闪而过,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反应敏捷,时刻保持拍摄状态。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根据故事的发展,认真观察主人公情绪的变化,及时进行抓拍。当时拍下来的,很多都不觉得有用。但后期剪辑时,才发现很多镜头弥足珍贵。陶文根每次进救助站都会自称“周玉财”,混吃混喝。救助站的老王要送他到汽车站买回家(即周玉财的家)的车票。因为撒了谎,觉得对不住老王或者怕露馅,他的表情怪怪的。但是我们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只以为他离家出走后无脸面对家人而已。直觉使然,我们还是把他这个表情拍了下来。后期剪辑时万分庆幸,没有这个细节故事都要讲不下去了!

最后是拍摄的角度也要合理。我们经常会看到两类片子:一种明显是摆拍的,但让人感觉很真实;另一种明明是真实的,但却让人感觉很假。这是怎么回事?原因出在我们的外行视角上。比如有时我们记录主人公慰问贫困群众,群众的情况我们什么都不清楚,这个时候观众都等着跟着主人公的视角一起去了解情况。可是,我们的摄像机却提前出现在群众的家里等着主人公进门,这一下就打乱了观众的视觉习惯,给观众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原来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新闻、电影可以这样拍,但纪录片不行。在这部片子中,我们多数采用跟拍,跟随主人公一起进行记录。老王到敬老院慰问和晚上巡夜的画面,观众从画面中不知道他下一步会怎么做。这时我们就采用长镜头跟拍,实时记录老王的举动。老王炒菜,交谈中他说要给两位流浪人员送饭,这下子他下一步举动便清楚了。这次我们就提前把摄像机架到食堂等着老王入场,观众也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当。

最难在于取舍之间

从海量素材中筛选有用的画面,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对于本片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我们拍了两个月,积累的原始素材时长达到了几十小时。这时,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对素材进行重组和改造。

首先取舍要大胆,要克制“舍不得”的情绪。拍摄时,我们还拍了高长凤的故事。高长凤是个精神病患者,记不得家住哪里,救助站就将她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每次王大中到医院看她时都会反复问一句话:你家在哪里,你叫什么名字?后来在她病情好转时,终于问出了她和她父亲的名字。王大中又在派出所查到了她的户籍所在地,护送她回到了家。我们的片名《你的家在哪里》,就是因为这个故事而来的。但是后来的成片中,高长凤的故事已被完全砍掉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开始拍摄时高长凤已经住院了,跟救助站和救助站里的另外两个流浪人员没有任何交集,其故事相对比较孤立,加进去会与全片情节线索不协调。同时,篇幅又过长,无法剪短;因此即使再舍不得,我们也果断地把这个故事“砍”掉了。

其次要适当运用蒙太奇。用蒙太奇手法能重新编排有效的素材。送陶文根回家,实际情况是救助站送了两次。第一次陶文根没有说实话,工作人员送他到重庆买车票时他才说自己不是巫山人。但因为中间有一些场景没有拍摄到,也为了使故事更加紧凑,同时体现出王大中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对素材进行了适当艺术加工,改为了在送之前,也就是吃早饭的时候,因为内心有愧,不想对不起王大中,陶文根自己说了实话。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猜你喜欢

救助站电教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短镜头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电教使初中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电教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救助站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YY英语救助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