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误区突破

2018-11-17贺小青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8年3期
关键词:设题晏子本题

贺小青

《考试说明》有关“古代诗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其中“分析综合”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m.

【提问模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设题误区】

概括分析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题目要求考生“选是”或“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内容的概括、转述和分析。常见的设题误区有六大类:张冠李戴、时序颠倒、地点穿越、无中生有、故意曲解和强加因果。

针对这六大常见的设题误区,考生可以采用对比法来解答这类题目。对比法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内容与原文语句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设错点。对比法比对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语、信息有无因果关系等。

1.比对人物,防止张冠李戴。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所做的不同的事,以及其造成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

例(2017年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謝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解析]本题从理解关键词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属于张冠李戴,极有文才口才的是谢瞻,而且这也不是受谢混赏识的原因。另外“住在乌衣巷”错,原文只是曾经在乌衣巷游宴,不是说家在这里。

2.比对时间,防止时序颠倒。命题者在命题时会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考生在分析时应特别注意选项中提及的时间,并将其与原文进行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

3.比对地点、时间,防止地点、时间穿越。比对选项中人物的行为和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与原文相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4.比对关键词,防止曲解文意。命题者会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干扰考生,这是命题者设置误区的主要方式,故考生要认真、细心地比对选项和原文。

例(2017年浙江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斤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辨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时要结合原文进行辨别分析,寻找与原文不符的地方。从文中信息比对,命题者在故意曲解文意。从文中可以看出“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是对诸葛亮那类人的评价,原文中信息在第四段结尾。

5.比对添加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比对选项中是否有命题者故意添加的,但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

例(2017年全国卷Ⅱ)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中“赵熹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依据。答案选C项。

例(2016年山东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

[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中“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属无中生有。从原文的内容来看,晏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古圣王的穿着和居室这些形式上的内容,而是要效法他们节俭的风尚,学习他们行仁政的做法。答案选B项。

6.比对因果关系,防止强加因果。比对因果关系就是判断命题者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将结果说成原因,或在句子间强加因果关系,防止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例(2015年山东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君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过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表述错误,原文中将军接受任命后,將再次请求君主给予其充分的信任,这样才能临敌时一心一意地作战。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为他殊死战斗。原文的表述是因果关系,而选项的表述变成了并列关系。

【答题技巧】

对于概括分析题,考生可从以下几点人手: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分析概括题的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的分析评价。

2.对照误区,排除干扰。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设题误区大多为夸大事实、偷换概念、以假乱真、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如果考生掌握了选项的设置模式,就可以排除干扰,正确答题。

3.对照原文,查对正误。在事情的角色、件数和行为的程度、实效方面,考生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和选项,两者间的差别正是考生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的选项,考生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知识贴士】

1.细读原文。按人物的一个个小故事给文章分层,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何职做了何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事件各持什么态度,事件表现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精神。总之,考生要学会习惯性地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己的脑中顺序化、网络化,这样才能信手拈来,准确答题。

2.利用信息分析内容(明示的信息或隐藏的信息)。考生应注意选文的出处、注释等内容,当然也包括命题者在本题中所提供的75%的正确信息,此外考生还应结合自身所储存的有关作者的情况、有关的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段进行耐心地解读,力求读懂、读透文章。

3.细读选项的表述。快速圈定四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区域,比照两者之间有无异同。尤其要注意细节,注意选项对原文的转述是否等值,发现有出人时一定要对关键词语进行反复的推敲,直至确认无误。

猜你喜欢

设题晏子本题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揭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在哪儿设题
今天是几月几日
晏子使楚
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效使用策略
找规律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