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还手机起争执”材料作文导写
2018-11-17田宗昌
田宗昌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吉林的李女士乘坐出租车时,将一部苹果手机遗落在车上,打电话请的哥曹师傅送还,并且表示不会让师傅白送,不过没有说明具体酬金。曹师傅放弃了一单70多元的活儿,为失主送还手机。手机送到后,曹师傅索要100元酬金,但李女士只肯给66元,还拍摄了视频发到网上曝光,视频一经流传出来,就引发了网民的热议。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思路点拨】
这则材料涉及两个人物,因而就至少有两个平行的立意角度。
一、从曹师傅的角度
立意1:肯定曹师傅的行为——舍生意送还手机,索酬金天经地义。
一部苹果手机价值不菲,曹师傅并未见财而生贪占之念,做出昧良心的事,而是应失主之求,专程驱车送还,且因此放弃了一单70多元的生意,此种品行可圈可点,值得赞赏;至于索要100元酬金,虽比自己放弃的那单活儿多要了20多元,但仍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属于漫天要价的坑人行为,况且急人之急,专程为李女士送手机本身,其价值已远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索要酬金,无可厚非。
立意2:否定曹师傅的行为——助人帮人很可贵,索要酬金降品位。
助人本是一件很高尚的事,但违背当事者的意愿,向人索要酬金,就让高尚打了折扣。用原本帮人的行为去做交易,难免让人对这种行为的动机产生怀疑。这种做法不仅伤了彼此的和气,让对方受伤的同时也让自己受伤,是一种“双输”的行为,为智者、贤者所不取。在酬金的多少上斤斤计较,显示其人品位不高。
二、从李女士的角度
立意1:肯定李女士的做法——该给多少给多少,斤斤计较有必要。
市场经济环境下,受人之助,多给些酬金是感恩,但按标准给予酬报并不就显得卑污,而恰恰是对市场规则的坚守。李女士坚持只肯给曹师傅66元,一定有其道理,也许这个数目正是这段路程的实际费用,按实际费用支付,公平合理,两不相欠,如果按对方所要的价目给予,反倒助长了不良行为,也破坏了公平原则。
立意2:否定李女士的做法——得到帮助要知报,何必争多又论少。
相对一部苹果手机及曹师傅按时送还的表现,区区几十元,确乎不值得挂齿,李女士没有必要跟曹师傅较这个真儿,更不该将视频发到网上曝光,这样做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却忘记了自己可能面临的窘境;无视曹师傅的感受,把助人者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怎么说都是草率的、不明智的。
三、从综合的角度
立意1:从经济学方面考虑——契约原则很重要,说明讲清矛盾少。
李女士事先并未说明具体酬金,曹师傅也未具体询问。因为事前沟通不够,考虑不周,导致意见分歧。契约关系成立的必要前提是,双方需就具体事宜达成共识,做到心知肚明,才能避免事中的纠纷和事后的遗憾。先说明,后莫讲,是处理一切经济事务的原则。
立意2:从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互敬互谅互让谦,后退一步天地宽。
如果李女士和曹师傅在处理此事时都能保持理性,不要死守个人的“金钱”原则,而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则曹师傅就能体会到“为善最乐”“助人最乐”的真谛,李女士也能在感恩中提升自我。与人相处,争者不足,让者有余,和为最高境界,利则无足轻重。
【佳作示例】
给的哥曹师傅的一封信
陈柏桐
辛苦的曹师傅:
你好!本人系一名在校高三学生,于网上看到了你与李女士的事件,身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在校学生,本不应多管闲事,投身于学习之中才是正理,可看到你的遭遇后,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我要为你抱不平。
作为一名辛苦的出租车司机,本来就是付出多,报酬少。不论剑风下雨,还是严寒酷署,不论路远路近,还是白天晚上,不论是饥是饱,还是心情好坏,乘客的需要,就是你们的需要,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而且,这个行业有时还饱受诟病。每当乘客有贵重东西落在车内时,司机师傅都会经受着一次天使与魔鬼的较量,经受着道德与利益的撕扯,经受着昧良心与贪金钱的双重煎熬。常常有人因受不了诱惑而将乘客的东西据为己有。可喜的是,你坚守了自己的做人原则,不昧良心,将手机给乘客送回,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无价的,所以,你向李女士索要100元的报酬,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情理上的不悟当,无可非议。
身为出租车司机,你原本是没有义务来帮乘客送还东西的,毕竟这不属于你的工作。但你推掉了一单70元的生意帮助失主李女士送归东西,此种行为,实在是值得敬佩的。李女士应该将你的损失补偿,而不是只给出66元。虽然这十几元在李女士看来没什么,可也许这就是你的一顿饭钱,无法不让你在意。我相信,你一定是在听到李女士只给自己66元而不是将自己的损失补齐时,心生不快,索性要个100元来报复一下,奈何两人的意见不合,从而导致了事情的进一步激化,更使得一些无良媒体夸大其词,从而使得事件迅速传播。
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了,相信你现在也是比较无奈,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归还东西的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吧,你要理解,这次事件之所以会被传得沸沸扬扬,不只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因为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服务行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服务过别人或者被别人服务过,当自己服务别人时总会想:这人真挑别,怎么都不满足;而当自己被服务时却想着:这人怎么这么贪,要价这么高。这就是人自身的劣根性。
所以,这次事件的传播绝非偶然,这是整个服务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想解决,远非一日之功。
我理解你的辛苦,也理解你的心情,而且支持你的做法,送还手机是人情,不送是本分;要该得的报酬是人之常情,并非什么贪心使然。希望你平静对待网评,坚持自己的做事风格。祝你有个好心情,行车一路都平安。
一个素不相识的高三学生
2017年10月1日
[简评]
体裁新,分析深,是这篇考场作文的两个特点。
当大多数同学选择通常的议论文来激扬文字时,该同学独独选择了书信体,通过与材料中的曹师傅谈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这样的体裁形式自然就有了新意,且书信体更便于营造一种温馨的对话情境,使言语也更能切合情理。
小作者在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观点,且对曹师傅的行为作了人情入理的分析之后,又将文意引向纵深处,从材料中的个案,转向对当前服务者与消费者何以会产生矛盾纠纷的探究,直击人性的弱点这一深层原因,体现了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的写作要求。
致网友
丁子芮
各位网友:
你们好!我就是被你们谩骂敲作钱财的那位的哥。这件事情对我造成的影响蛮大的:公司开除了我,朋友们的孩子看到我总说:“快看那个叔叔,就是老师说的‘黑心司机。”
哎,挺冤枉的,很后悔当初去送这个手机,本可以轻松地拉几个人,赚点养家糊口的钱,因为自己的良心,看到手机,想到失主着急的模样,便无法继续去跑车,所以才折回送还了手机,没想到自己的好意,却遭受了这样的回报,我只是向李女士索要我应得的补偿,并没有狮子大开口,为什么要说我是“黑心司机”?试问: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位靠辛苦付出养家糊口的的哥,你会怎么做?
你们各种各样的贬损和说法,真让我意想不到,难道,我的拾金不昧,竟然变成了拾金愚昧?你们这样不负责任地妄加评说,让我无所适从。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不送还,让失主自己来找我,反倒落得个清闲和干净。如果下次再碰到这种他人需要帮助的事情,我一定会顾虑重重,甚至放弃帮助人的念头;看到我遭遇的人,赞同我观点的人,下次At到这样的事情,大概也不会去做了,跌倒的老人扶不起,不就是例证么?所以说你们在网上发布的舆论,就等于又一次向社会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做好事会惹来麻烦,千万不要做好事。
现在,你们就像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乐得其所,你们仅仅是在网络上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但其实也反映出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人们本就是不经过换位思考,不懂得理解别人,便发表自己的看法,殊不知,这对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你们的馒骂给热心人当头一棒,也让碰到类似事情的人不愿再出手相助。你们的行为给我们本就糟糕的社会生态又增添了新的毒气。
当前的社会生态确实让人抱怨、生气,我们看到信任危机和仇视心态正弥漫在我们的身边,人们喜欢用恶意来推测身边的人和事,这反过来又在恶化着我们的社会生态,如此恶性循环,似乎成了死结。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及时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心态,让法律去管法律的事,道德去管道德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我想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人的,毕竟,那是做人的道义和原则,啥时候都不能丢。你们说是不是?
一个被你们误解了的的哥
2017年10月7日
[简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小作者善于作引申性的分析。
从内容上看,曹师傅的丢工作、被朋友孩子嘲笑以及被众网友的贬评,都是作文材料中不曾出現的潜在信息,抓住这些隐性的后置信息,以此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选材上既扣合材料,又富有新意,能有效地将自己与别人区分开来,是一种聪明的写作策略。
从结果上看,曹师傅的“遭遇”,不仅伤害了曹师傅本人,且对乐于助人者亦具有不小的“杀伤力”,因为如果助人者的行为或正当的诉求遭到质疑,甚至招至“唾沫”时,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生态就将持续被破坏。这种延伸性的分析,不仅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也有现实的事实支撑。
此外,选择以当事人曹师傅给网友回信的方式,表达新颖,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