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中国再生资源百强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

2018-11-17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资源再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净利润率百强规模

文/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组织的“2017年度企业经营状况调查”已经结束,本年度有350家企业参与。根据企业提供的经营情况,协会认真分析研究编制了“2017年度再生资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并根据年度经营额排定了“2017年再生资源行业百强企业榜单”。

2017年,在美国挑起逆全球化的贸易大战影响下,世界经济动荡不定,复苏仍然乏力。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面对这种局面,党和政府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成果已开始显现:2017年,中国经济整体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大背景下,2017年,再生资源行业经过了市场跌宕起伏的冲撞,调整转型的阵痛,改革创新的激励后,整体发展也呈现出增长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百强企业运行态势良好,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调查显示,2017年再生资源百强企业销售总额达2392亿元,比上年增加50.2%,增加了31个百分点;经营总量15620万吨,比上年增加34.1%,增加了10.6个百分点;产值1531亿元,比上年增加53.6%,增加了20个百分点; 综合毛利率23%,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1.1%,比上年增加4.5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13.2%;平均税率13.1%,比上年增加1.1个百分点,百强企业分拣中心1520个,比上年减少14%,递减1个百分点;2017年,百强企业发展表现以下特点:

一、销售规模和利润率呈持续上升,盈利能力增强。

(一)2017年百强企业销售规模比上年增加52%,增加幅度比上年高出31个百分点,回收量比上年增加34.1%,增加幅度比上年高出10.6个百分点。利润增加5.4%,比上年高出4.5%,增幅高于收入0.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首次跨入两位数,代表了百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达13.2%。净资产增长率达12.3%。则展现出百强企业不仅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正在积累强劲的未来发展能力。

(二)销售规模增长的企业95家,其中增长两位数以上企业78家,比上年增加21家。销售规模负增长企业有5家,比上年减少7家。

(三)回收量增长企业89家,其中增长两位数以上的71家,比上年增加11家。回收量负增长企业13家,比上年减少了11家。

(四)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达两位数以上企业81家,保持持续增长的企业达78家。净利润率首次达到两位数。

百强企业毛利率和利润增长较快反映出两个趋向,一是再生资源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开始加强;二是行业整个生产体系的内需拉动开始复苏。

再生资源企业向好的发展趋势,首先源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酵。2017年我国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引领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政策体系已经开始发力,给企业创造了常态化的发展环境,减轻了负担。调查显示,2017年仅税收一项,有70%的百强企业税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0%的企业上升幅度较大。平均税率13.1%,比2016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反映了进入常态化发展,政策体系趋于公平化。

其次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激活发酵。宏观环境的改善激发了企业改革创新和增加经营管理的内生动力。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改革创新的力度大。在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驱动下,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开始向精细化发展,主动争当下游企业稳固的供应商,向专业化经营转型成果明显。百强企业中有60%以上回收企业,改传统回收向精深加工延伸,为下游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20%的企业开始由综合经营向专业化经营转型;30%企业向跨界环卫、危险废弃物和农村垃圾治理延伸;50%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大部分企业打破传统经营方式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建设回收体系。

回归企业经营本质,向市场和管理要效益。调查中反映出,在宏观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市场步入常态化发展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开始回归经营本质,经营理性,在选项目或产品比较注重市场前景,尽量选择潜力较大的项目,而不是盲目信奉“什么赚钱干什么”了,在政策驱动中开始平衡自己的能力,从实际出发,不贪大求全,不为政策跑马圈地,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精耕细作自己的回收、加工业务,到市场中求发展。同时开始注重补齐粗放的经营管理短板,向管理要效益。2017年百强企业取得了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均超过10%的好成绩。

二、经营结构上向深挖市场潜力、精耕细作求质量方向发展

市场进入常态化,再生资源企业开始研究市场,细分市场,挖掘市场潜力。

从结构上看,专业型回收企业发展势头比较好。销售规模和利润额增长都在12%以上。调查中显示,百强企业中单品类专业经营的企业占73家比上年增加42家,其中经营结构调整转型的企业占一半;汇总经营规模1660.4亿元,占百强企业经营总额69.4%,比上年增长了12%。专业型企业平均毛利率25.2%,高于百强企业平均毛利率1.2个百分点。利润额增长26%。净利润率达14.2%%,高于百强企业平均净利润率3.1个百分点。

专业型企业中的废纸企业表现突出,24家废纸企业进入百强榜,比去年增加3家;销售规模达543.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多,占百强销售总额的22.72%,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进入百强的24家废纸企业销售规模均在2亿元以上。

两种类型企业的数据显示,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公司成长方面,专业型企业均优于综合型企业。

结构上另一个特点是分拣中心继续减少,销售规模持续增加。企业由求数量向求质量方向发展。

调查中突出显示,参与调查的企业分拣中心比上年减少22%,其中百强企业分拣中心减少14%。连续三年递减12%,销售规模确递增18%。分析原因,除价格和环保督察的特殊因素外,主要是企业自身回归理性发展,取消调整了那些待建和低效益的分拣中心,减人增效,降低成本。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效益型分拣中心发展,回归再生资源分拣中心的本质。

三、民营企业整体水平处于优势

调查显示,2017年参与调查的企业民营企业占69%。70家进入百强榜,销售规模占71.2%,霸占了百强的1、2把交椅,经营量占73%。百强前十位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家。主要经营指标与百强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处于优势:销售增幅44.2%,高于百强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为23.5%,高于百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百强榜上依次是:供销社企业占18%,经营额占15%,经营量占16%,进入前十位2家。国有控股企业占10%,经营额占13%,经营量占10%,进入前十名的1家。

四、行业龙头集中呈现

2017年,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增幅高于行业增幅21.5个百分点,销售额占行业销售额的31.7%;回收量增幅高于行业增幅23个百分点;回收量占行业回收量的5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百强的规模增长连续高于行业的增长,回收产业集中度加速,引领行业发展的团队核心逐步形成。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开展的企业年度经营调查和百强排行已经持续五年,纵观五年的排行榜,有51家企业连续入榜,成为百强中的不老松。经营水平持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连续递增,销售规模每年都占行业20%以上,经营量每年占行业25%以上,明显占据了行业龙头地位。本次调查显示,连续五年稳坐百强榜首的宁波金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再生资源销售规模由2013年的407.44亿元增加到2017达822.23亿元,翻了一倍多。已成为行业最大的专业型回收加工企业。连续两年荣居百强第二位的大连环嘉集团销售规模由2013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2.5亿元,翻了13倍,成为行业最大的综合型回收加工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连续五年进入百强的企业增长和占比显著提升,正在演化成再生资源产业全渠道供应商。成为行业的领军者。从2013年-2017年五个年度的调查显示,销售规模上,江苏纸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翻了1.35倍。由百强第14位跃到第4位;广州新供销天宝再生资源集团公司增加了83.74%,由百强第13位跃居第7位;重庆再生资源(集团)公司增加53.56%;宁国双赢再生资源公司增加26%;十堰市再生资源公司翻了1倍;其他50强企业销售规模也达到较高水平。虽然资本的进入加速改变了百强的格局,但51家企业坚守自己的初衷,保持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形成了行业的核心。

行业核心队伍的稳健形成,折射出再生资源百强乃至整个再生资源市场的新格局和新趋势。

五、发展不平衡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参与调查的企业多集中于华东地区,百强入榜企业中华东地区47家(江苏16家,山东11家,浙江7家,安徽6家),回收量占42.15%,销售规模占60.55%。其次是东北地区入榜企业8家,回收量占14.8%,销售规模占19.6%。其他地区依次是华北(天津6家),华南(广东11家),西南,华中,西北。

百强企业区域分布图

(二)经营品类不平衡

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分布:废钢47%,废纸24%,废塑料7%,废电子、废有色分别占3%,报废汽车占2%。还有报废家具,废旧纺织品经营刚刚开始,经营量很少。经营品类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废钢经营比重大,主要是受利用企业结构调整和环保督察影响,关掉一批不合格的和非法的小钢厂,集中大企业利用量增加,价格也随之上扬,激励废钢铁回收的积极性。废纸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主打品种,投入少,技术含量低,市场一般情况下比较平稳,少有大起大落,是企业保生存稳健发展的品类。

猜你喜欢

净利润率百强规模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中国百强报刊
百强报刊
商业信用再分配与企业业绩
海康威视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探究
规模之殇
百强榜单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全美15个最挣钱的行业
2014上海百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