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8-11-17陈东东

软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系统化研讨情境

刘 萍,陈东东



高职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刘 萍,陈东东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江苏 江阴 214400)

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阐述如何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以及如何通过立体化课程资源的支撑,试点翻转课堂、研讨式课堂,探索过程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实践,同时将敏捷开发理念融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

工作过程系统化;研讨式课堂;过程化综合评价体系

0 引言

随着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类人才供不应求,在高校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下文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将课程内容:Android原生APP开发相关知识;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相关知识;常用传感器的应用开发和基于物联网应用的APP开发的相关知识等设计成三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包含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通过该课程学习,可掌握移动开发技术,能开发基于网络应用的移动APP和物联网应用的APP。下文将详细地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1 课程设置

软件技术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群包括移动开发工程师、Java软件工程师、.net软件工程师和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等,遵循“典型工作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的模式[1]。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移动开发工程师在特定情境下承担的典型工作任务,参照软件行业典型的敏捷项目管理Scrum框架,基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思想进行行动领域的教学化设计,以企业真实项目的研发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必需、够用”的核心知识进行重构与序化,融入到仿真的教学情境中,从而设计学习领域的项目化课程及其迭代式教学单元。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2]构建的学习领域课程如图1所示。

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模块课程,包含《移动应用开发》和《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这两门课程,开设在第4学期,如图2所示[3],主要培养学生在Android移动平台下App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技巧,依托“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节能电路设备等),融合前置课程《JavaWeb应用开发》所学知识,实现服务器端接口及移动APP实训项目。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见表1。

2 课程设计

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4]开发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3个学习情境,见表2。学习情境1:单机APP开发;学习情境2:基于网络通信的APP开发;学习情境3:物联网应用开发。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图

图2 课程体系图

表1 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

Tab.1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pecific contents of the course

表2 课程的3个学习情境

Tab.2 Three learning situations in the curriculum

本课程建设了如下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各情境中的教学项目配套PPT课件,以及各子情境配套相应的试题库;积极与企业合作,与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校企研发工作室,企业人员参与到本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及软件项目过程管理,本课程的教学项目即源自企业。拥有完善的课程项目库:简易计算器、点数字游戏、猜数字游戏、豆瓣热映电影、校园啄木鸟、精简天气程序、密码保险箱等;录制了时长5-15分钟的配套微视频160个左右,这些资源都放在学院的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上。

3 教学实施

3.1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学生项目组团队研讨学习”的学习模式,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以及“专业技能、人品素养”一体化培养。通过立体化课程资源的支撑,试点翻转课堂[5]、研讨式课堂[6],探索过程化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将敏捷开发理念融于课堂教学。本课程教学中的研讨式课堂是指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以项目组为单位,学生为主体,针对任务进行研讨,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是指依托立体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课前自学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7]。

3.2 教学实施思路

课程教学提倡“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未知”的原则;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做到团队学习;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8]。具体教学实施总体思路,如图3所示。

图3 教学实施总体思路

3.3 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综合采用(课堂、演讲、作业、测验、项目综合实训、项目答辩、期中期末笔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评价体系。其核心理念是:考核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的是进步,而不仅仅是量化的指标成绩[9]。以课后作业为例:本课程的作业安排了以资料检索及思考为主的开放型作业,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通过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的互动交流进行评价,例如论坛答疑、作业及反馈等;通过以项目组为单位的研讨式课堂[10]:通过课堂研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提炼和表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研讨式课堂情况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打分;通过专题演讲,本课程要求一个学期,每位同学必须要有一次专业相关的演讲。通过演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1]。总之,对课堂情况对各项目组进行打分,项目组长对组员进行评分,给出评分的理由,然后由老师抽查部分组员的情况核实评分的公平公正;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演讲情况进行打分,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对平时作业打分求平均值,对平时测验成绩也求平均值,课程成绩=(平时(50%)+期中(20%)+期末(30%))*80%+项目*20%,其中平时包括:课堂打分、演讲打分、作业平均和测验平均,把这些加权平均求得,项目分数由项目综合实训阶段打分和项目答辩分数加权平均求得[12]。从课程成绩的计算中看出:注重过程考核,关注学生点滴进步。

4 教学效果

经过实践证明,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方法[13-15]。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现场实际的效果观察,整个班级的课堂研讨氛围非常好,因为参与了知识的探索过程,所有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所理解的观点,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运用和巩固知识。从整个课程的作业情况统计数据来看,课后作业抄袭情况基本消失;从学生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观察点来看,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反复训练之后,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从之前的不知从何下手,慢慢形成了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借助搜索引擎、API文档、IDE工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生们都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方法。

5 结论

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本课程先后作为系部“翻转课堂”及“敏捷开发与课程教学评价”的试点,通过多轮探索,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研讨式课堂,并将敏捷项目管理Scrum框架融于课堂教学。依托“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节能电路设备),以及前置课程“JavaWeb应用开发”实现的服务器端API接口,实现APP实训项目,实现跨专业融合。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核心目标,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进步,弱化量化考核。后续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有:进一步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将行业规范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课程中,共同设计充实课程项目库;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适时更新,以满足企业共性和个性需求,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需要;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融入到课程中,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并依托技能大赛,以赛促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 姜大源.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J]. 教育与职业, 2017(13): 5-12.

[2] 姜大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 2009(4): 66-70.

[3] 陈东东, 刘萍. 高职JavaWeb应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8(7): 55-57.

[4] 姜大源. 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9): 5-7.

[5] 刘桂花. 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0): 174-175.

[6] 朱桂萍, 于歆杰, 陆文娟. “电路原理”课程深度改革的实践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 35(5): 6-10.

[7] 刘萍, 陈东东.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6(2): 150-153.

[8] 陈志, 孙力娟, 岳文静. 面向软件服务外包专业的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体系建设[J]. 计算机教育, 2016(7): 96-100.

[9] 骆嘉伟, 李玮, 殷樱.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6(3): 136-138.

[10] 李冬睿. 基于“ITeam”平台的高职移动应用开发创新人才培养[J]. 计算机教育, 2016(1): 35-42.

[11] 陈星, 赵佳萌, 宣军法. 移动应用自动化兼容性测试方法综述[J]. 软件, 2018, 39(7): 89-94.

[12] 闫学顺, 王景晖, 张俊杰. 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管理软件设计方案研究[J]. 软件, 2018, 39(7): 33-36.

[13] 荣艳冬. 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支撑平台设计[J]. 软件, 2018, 39(6): 46-48.

[14] 刘萍, 陈东东. 校园啄木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软件, 2018, 39(4): 122-125.

[15] 陆相任. 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师生学习交流APP[J]. 软件, 2018, 39(4): 21-23.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Ping, CHEN Dong-d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 Su JiangYin 214400, China)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is the core cours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This paper designs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desig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teaching effect, and so on. It expounds how to develop the course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and how to flip the classroom and seminar classroom through the support of three-dimensional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explores the process-base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integrate the idea of agile development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atization of working process; Seminar class; Process synthetic evaluation system

TP311

A

10.3969/j.issn.1003-6970.2018.10.010

江苏省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教改课题“敏捷开发与课程教学评价相结合”(2017-PPZY-A-R-27)

刘萍(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系统集成;陈东东(1981-),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处理,软件工程。

刘萍,陈东东. 高职移动互联应用开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 软件,2018,39(10):48-51

猜你喜欢

系统化研讨情境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