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2018-11-17苏维
文 / 苏维
位于蒲城县洛滨镇的龙首坝
改革开放40年,祖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魂牵梦绕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是蒲城县西头乡(今洛滨镇)苏家河村,位于蒲城行政区划东北边沿,与澄城县交道镇状头村一河之隔。群塬环抱地势低洼,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沟,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北洛河从村东头蜿蜒流淌急奔南下,龙首坝横跨河两岸气势恢宏,是渭北旱塬地区难得的一幅山水画卷。龙首坝是“关中八惠”之一的洛惠渠水利工程。由当时主持陕西政务的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倡导,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规划,于1934年动工兴建、1935年建成的长约180米、高16米的石拱滚水坝。因建在汉武帝时的龙首渠遗址上而得名。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元狩年间,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可令亩十石,于是发卒穿渠,自澄引洛达商颜(今铁镰山),下得龙骨。”“龙首”一名最早就是由此而来。坝东纪念亭立有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名的“龙首坝”纪念碑,涤沟过水大桥上镌刻着由李仪祉题词、李奎顺亲笔书写的巨副楹联:“大旱何须望云止,自有长虹带雨来”。几十年来,龙首坝默默无闻地、无私地滋润着下游数百万亩良田,而源头的人们却曾经过着“守着金碗要饭”的苦日子。
我出生于1982年,记忆中的家乡是美丽而封闭的。洛水大坝、蛙声蝉鸣、鱼虾泥鳅至今萦绕脑海。温泉、龙眼、龙潭、瀑布、怪石,星罗棋布。坝上似湖、坝下若谷,高低错落、蔚为壮观。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也只有逢年过节时临近村庄的少量人群来坝上看看。记得当时通村的路有两条,一条近路是沟深坡陡的盘山路,进村的那段用“黄土三尺厚”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小时候爸爸的二八自行车就是我们一家四口的交通工具,回去的时候由于下坡路陡只能推着车子走,有时候还得妈妈在后面拉着才不至于冲下山坡。出村上坡的时候更是需要爸爸妈妈一起推着,走完那段长长的坡路,半个裤腿都是黄土,整个人也是灰头土脸。另一条远路是坑坑洼洼的黄土炭渣路,也是唯一的通车路。最早村子是不通班车的,人们要从这条路步行到八里以外的西头乡去坐车。后来通车了,但也只是每周一班,凌晨五点半村口发车过时不候。遇到雨天两条路就都断了,通村汽车也停运了,出不来也回不去。所以当地处平原地带我们统称“塬上”的村子们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工具劳作的时候,我们村还是靠镰刀手割麦子、耕牛犁地拉车,沟畔崖边的旱地更是完全依赖人力,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土里刨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至今仍记得,昏黄灯光下叔爷那疲乏的弯驼背影和抽着旱烟的一声叹息。
小孩子对于穷富是没有概念的,但有两件事情却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一个是“捞河柴”。每当秋汛时节上游开闸泄洪,滔滔洛水从天而降,水位猛涨夺坝而出,我们称之为“涨河”。此时洛河两岸可谓人山人海,人们用铁叉、耙子从汹涌的河水中拼命地打捞着漂浮的木柴,用来日后烧火做饭取暖。同时还从河中打捞着上游来不及收网的鱼虾和躲避不及的牛、羊及蔬菜、农具等物,所以也叫“捞河财”。每当这个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欢呼雀跃地加入这一不期而至的“盛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真是比过年还高兴。打捞的这些东西现在来看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可是村民眼里的“宝贝”,人们对于“涨河”是期许和盼望的。每当想起这些总让人唏嘘不已。另一个是“汽车事件”。小时候的一天,一辆蓝色的大卡车从村道里经过,小伙伴们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不顾汽车飞驰卷起来的漫天黄土,一路跑着追在汽车后面高声喊“汽车!汽车!汽车!”直到汽车早已不见了踪影。现在回想起来不免有些心酸,这是孩子们用最童真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好奇与向往。因为又远又穷,村里不少姑娘都嫁到了外地,年轻人找不到媳妇也都外出打工。尽管我不愿承认,那时的家乡确实是一个“穷山沟”,甚至可以说是穷山恶水。
随着升学、工作、结婚、生子,我回去的就越来越少了。但爸爸总会不时地带来村里的消息:“咱村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从河里挑水了。”“你堂叔承包了南滩的河滩地,种果树开鱼塘,生意真正好!”“这次回去村里正在修通村水泥路,以后每天都有到县城的班车!”“国家撤乡并镇,西头、马湖、蔡邓合了,咱村现在属于洛滨镇。”“村里现在也有手机信号了,移动联通电信都能用!”
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我的家乡也传来越来越多的好消息。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投巨资对龙首坝水利工程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把大坝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不仅保证了大荔、蒲城、澄城三县近百万亩农田的抗旱灌溉,而且解决了沿河两岸来往的交通问题。同时政府依托洛河龙首坝大力发展两岸乡村旅游经济,人们的日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去年秋季回家祭祖探亲,沿着蜿蜒平坦的通村公路,一路盘山而下,不免近乡情怯,直到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巨变。村西原本光秃秃的土塬旱地因为实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而变得郁郁葱葱;灌溉渠东侧的河滩地是清一色的大棚,种着蔬菜、瓜果、沙地花生;渠西的水浇地是划分规整的经济作物林,柿子、大枣等各色果实结满枝头,在秋日阳光下摇曳生姿煞是好看。龙首坝旧貌换新颜,古风古韵犹存。恰逢秋汛时节,洛河两岸同样是人头攒动,但不是“捞河柴”的乡邻,而是络绎不绝的八方游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之上游生态环境改善,那场古老悲壮的“盛会”终将被逐渐淡忘。新建的龙首飞渡、洛河漂流等水上娱乐项目,及两岸的人文遗迹如晋公子重耳避难遗址、三国名将邓艾墓、汉代徽邑漕仓遗址、水圣李仪祉故居等,与自然景观一道组成了令人神往的洛河神奇之旅,给人置身“世外桃源”的自然体验,又有返璞归真的心灵体验。2017年12月,蒲城洛河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将来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村里旅游业的发展,脱贫致富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通过把土地流转给景区,在景区务工、在周边开设农家乐、销售农特产品,生意异常红火。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外打工不如回家种大棚搞采摘、开农家乐。当年我们追着喊汽车的地方现在是景点的停车场,停满了各色的小汽车。村里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子,几乎每家都有摩托车、农用车,买私家车的也越来越多了。村里人打趣地说:“你们这些在外干事的农村居所现在可是村里最破的房子了!”从他们开怀的笑声中感受到了幸福与满足。如今,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田园风光、乡风民俗的生态旅游已成为家乡对外的“金名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我的家乡得到了印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从昔日穷山恶水的小山沟到山清水秀的龙首黑峡谷省级旅游景区再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同一道沟、同一条河、同一座坝,苏家河人却过出了不同的光景。从我家乡的点滴变化,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给人们思想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随着农村环境的提升和改善,绿色农业、生态旅游,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摘掉了穷帽子,鼓起了钱袋子,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村成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6亿多农民的“钱袋子”提出新目标。相信在党中央一项项具体目标和举措的指引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农村大地上落地生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的家乡也一定会更加富裕、美丽、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