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方便”更方便
——青州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厕所改造提升工作侧记

2018-11-17王延玲王玉婷曹伟景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9期
关键词:青州市公厕古城

□王延玲 王玉婷 曹伟景

厕所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空间,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长期以来,城乡、旅游景区存在的厕所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标准不高等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着实让老百姓的“方便”问题很不方便。青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履行监督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解决民生问题,组织对全市城乡厕所改造提升工作进行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老”古城冒出“新”问题

自从青州古城景区入选国家5A级景区,一到旅游旺季,古城就开启了“人从众”模式,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这既给千年古城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来的公厕数量远远不足,如厕常常需要排长队。

2015年4月和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今年适逢青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时,就把城乡厕所改造提升工作列为今年的监督议题。青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云生说:“厕所虽小,却浓缩了民生。厕所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必须接触和使用的基础设施,使用清洁卫生的厕所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一定要让老百姓‘方便’的问题变得更方便。”

“深”监督提出“细”建议

为了把监督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真正推动“厕所革命”的开展,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前期调研、现场视察、座谈推进、跟踪督办“四步走”的监督模式。年度监督计划确定后,市人大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立即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采取上下联动的调研方式,一方面听取汇报、收集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另一方面深入景区和镇村,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摸清青州市厕所改造的问题所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之后,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城建专家组成视察组,本着点面结合、好差结合的原则,实地视察了2处城区公厕、2处旅游厕所、多处农村旱厕改造现场,较为详实地了解了厕所改造工作进展情况。视察组成员不回避、不护短,纷纷“挑刺儿”“支招儿”——“平原乡村旱厕改造效果明显,但山区乡村受地形影响进展缓慢,有什么好办法吗?”“农村改厕、旅游厕所建设都有上级资金帮扶,缺口不大,但城区公厕投入明显不足,影响了公厕日常维护和改造提升效果。”“建议参照‘河长制’的模式,对公共厕所管理实行‘所长制’,切实落实整改责任。”

“小”厕所折射“大”民生

监督只是手段,落实才是目的。为了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市人大常委会对厕所改造提升工作进行了持续跟踪监督,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更是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厕所改造提升工作效果明显。

在青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地对面,有一座青瓦白墙、古色古香的建筑,与青州古城整体风格和谐统一,要不是有公厕的标志,谁也不会想到这竟是一座厕所。公厕采用无性别使用方式,建成独立坑位,并设立了第三卫生间,马桶、婴儿座椅、置物台一应俱全,冬有暖气,夏有凉风,基本实现了“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闻着不臭”的改造目标。今年青州市政府投资43万元用于厕所改造,像这样高品质的公厕,城区已经完成了9座。此外,市政府还投资1200余万元在全市8个镇区433个行政村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有效防止蚊蝇孳生,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弥河镇黄泥沟村回访时,一位大姐听说是来看旱厕改造的,赶忙领着大家去她家看,边走边介绍:“过去我们农村的旱厕是‘一个土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冬天冷冰冰,夏天臭哄哄’,现在政府给我们改造成水冲式厕所,既卫生又方便,和城里人一个待遇了,大家都高兴得很呐!”

猜你喜欢

青州市公厕古城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通海古城缀记
凝眸古城淮安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青州市园林绿化可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青州市特色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研究
青州市近40a(1971—2010年)的降水特征分析
澳三成人患有“公厕焦虑症”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