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精神从未消失
2018-11-17凤鸣
文 | 凤鸣
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工人民歌手王森创作的《戴花要戴大红花》,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妇孺皆唱的歌曲,激励火红建设年代劳动者争戴大红花的热潮。这大红花日渐成为一种隐喻,指代的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专业技术能手。争当先进是广大劳动者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光荣,也是那个时代的深刻注脚。
在共和国69年的奋斗史上,劳模在每一个时期各有特点。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劳模以农民、工人为主,演变到如今知识分子、科学家、企业家等群体的加入,劳模队伍不断多元化发展壮大。时代不同,劳模的标准不一样,但劳模群体凝聚起的劳模精神却同样可贵。在不同的年代,在各自的行业,劳模们灿若群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助推城市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亘古不变。生活在当下,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目之所及是高楼大厦,耳之所闻是机器轰鸣,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手机轻轻一点,皆能实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驱动下,我们崇尚效率,一路狂奔,却很少驻足关注:城市垃圾、污水是如何运走的,手机信号何以保持畅通,每个人须臾不可离的电力如何输送至偏远山村,高铁何以一日千里。其实,高速度乃至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劳动者的力量,包含着劳动者的智力和劳力支撑。
我们的劳模是亿万劳动者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楷模。劳模作为一种荣誉称号,从大部分个人的感知来看,或许是媒体上令人敬佩不已的事迹报道,或许是公交地铁上短暂一瞥的公益广告,总是匆匆而过,有时很近有时又很远。近是因为各行各业都有劳模的身影,活跃在我们身边;远是因为他们代表着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永无止境……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享有崇高声誉、受到广泛尊敬。但劳模又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它体现在我们各行各业,融在我们每个岗位,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核心要素的集中体现。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毛泽东同志的名言,不只是对党政干部的要求,这点“精神”也是支撑我们每个人不断向前的力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劳模精神”的追求者和践行者。每个行业的劳动者都有自己的职业素养,敬业、奉献、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职业理想吗?专注执着、精益求精,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工作状态吗?面对复杂问题、艰苦环境、严峻挑战,敢于担当、破解难题,不也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决心吗?而这些都是构成劳模精神的关键元素。
劳模精神之于个人如此,对于城市也是这样。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都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和行进方向。城之屹立,不仅要有外在的“形”,更要有内在的“魂”,我们从每个城市美轮美奂的宣传片中会解读一二,也可从城市的劳动者身上探究深意,因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构筑着城市精神的内核。
1959年建成的北京十大建筑,历时一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体现我们制度优势的同时,也彰显着劳动者的力量。当时,来自17个省市的30多位顶级建筑师,全国各地10万建设大军投入此项巨大工程,多个工种和环节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八级工”承担。这些“八级工”凭借精湛技艺、精细耕作不断推高专业技能的金字塔顶,他们是一线劳动者的自豪,是社会公众对高技术劳动者尊崇之心的见证。
中国不缺乏劳模先进云集的城市,不缺乏劳模精神滋养的土地。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上海、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武汉、我国老工业基地沈阳、孕育“铁人精神”的大庆等等,都是劳模辈出的城市。无论是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古城,还是乘改革开放东风崛起的现代化新城,背后必然有劳模、先进工作者等人才队伍的支撑。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劳模在各行各业的默默奉献,离不开劳模精神对城市精神的塑造。
如今,呼唤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全国各地通过评选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工匠人才等活动,通过建设劳模纪念馆、劳模展、劳模街、劳模公园、劳模示范林等方式,打造城市名片,让劳模“亮”起来,生动诠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就像莫斯科地铁里那些静静矗立的雕像,那些恢宏的壁画,那些处在城市角落安静的文学巨匠咖啡馆,这些永续流传的精神已经融入整个城市的发展,融入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的血液,我们在震撼之余,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如同我们旅行,看到的不只是美景,不只是对身临其境的感叹,不只是留影后的念想,更应该是精神的感知和回响。
一个民族就是要有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一种同仇敌忾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不断的兴旺发达,我们才能真正地挺起腰杆。
评选劳模,其目的在于鼓励全国人民向劳模学习,激励广大劳动者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劳动托起中国梦。195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过15次大规模的表彰会,对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进行隆重表彰,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3万余人次。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到“蓝领专家”孔祥瑞、“金牌工人”窦铁成、“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等一大批劳动模范,激励带动广大劳动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给国产大飞机装翅膀的“大国工匠”胡双钱、让世界享受“中国制造”的铆装钳工薛莹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从一个立面真实标注着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艰辛与荣耀。
劳模精神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征途上,我们更需要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用劳模们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挺起一座城市发展的脊梁,推动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开辟新的境界。
劳模创造的纪录可能会被打破,劳模发明的新技术、积累的新经验可能会被超越,但劳模精神薪火赓续,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