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来了,我们靠什么竞争?

2018-11-17王娇萍

中国工人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劳动者升级

有机构预测:中国目前55%-77%的就业岗位,未来会由于“数字化技能”含量低而存在被取代的风险

几乎是一夜之间,人工智能就从一个飘在云端的词汇,变得如同空气般充斥了我们的生活。马云预言的“机器将会取代我们过去两百多年依赖的技术和科技为积累的一切的东西”,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劳动领域,伴随着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兴起,其在推动我国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同时,也催生着就业边界的不断扩大,劳动密集型就业向技术、数据密集型就业转型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智能机器能力的持续强化,固然使得人的部分体力、脑力得以解放,但也加快落后产业和就业岗位被淘汰的进程。有机构预测:中国目前55%-77%的就业岗位,未来会由于“数字化技能”含量低而存在被取代的风险。

当然,按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性补偿效益理论,从一个更长的周期和更宽的领域来看,技术进步终归对就业有正效应,但一个基本前提是,劳动者必须不断地通过再教育和培训来实现技能升级,以适应新兴领域的新要求。

虽然每一次围绕技术进步的争论,都带着“机器换人”的恐慌,但有一个共识却始终未被撼动:机器再智能,也无法达到人的智慧。因此,把焦点聚到如何实现人自身的提升上,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根本应对之策。

基于此,纵观各国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部署和规划,无一不将推动与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摆上重要日程。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强调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

前不久,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中心发布的《2017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也特别指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再次引燃人才战争,竞争的是具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的各类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还显示,中高端制造业正成为拉动中国就业的新引擎。同时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背景下,着力打造一批“大国工匠”日益迫切。

显然,《2017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是对去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又一注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专门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作出的顶层设计,《改革方案》的初衷就是通过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技能形成体系,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其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技能升级。

联想到近来中央相关举措频频: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再到《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明确,对技能人才要实施技高者多得的激励计划;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强调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国际合作重点锁定培养技能人才;从李克强总理三番五次要求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到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不难体会到劳动者技能升级的重大战略意义。

放眼大格局,落实小切口。对每个劳动者而言,只有紧跟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通过学习实现技能升级,才能淡定地站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上,即便不能飞起来,也至少不会被击倒!

一句话,对劳动者来说,人工智能来了,我们必须靠技能升级竞争!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劳动者升级
致敬劳动者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致敬最美劳动者
李玉赋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乘势而进谱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篇章
字词升级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的动员令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在云端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