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2018-11-17安徽省临泉县委党校李存峰屈莉莉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危机心理健康

◇ 文/安徽省临泉县委党校 李存峰 屈莉莉

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基层组织的“主力军”,是我国各项方针政策在群众中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但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表现出思想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各项矛盾日益凸现,基层在经济社会发展、综治维稳、扶贫、信访、安全生产等方面更加任务繁重。基层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他们必然被推到矛盾的交汇点,责任重,压力大。有较研究表明,当前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焦虑、强迫、抑郁、工作倦怠、心理失衡等不良心理日益突显。如苏曼丽等的调查显示,基层干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职业倦怠、失衡心理 ,孤独寂寞等心理问题。①近些年,基层干部中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悲剧事件的案例也偶有发生,因心理问题致使不能继续胜任岗位职责的情况也时有所闻。基层干部的心理健康如不能得以有效维护,心理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不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家庭的幸福和谐,而且会影响其行政的效率和效果,影响基层组织和政府公信力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甚至会引发腐败问题的发生。

基于此,加强对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已势在必行,探索完善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保障和干预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加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完成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都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保证。据统计,我国公务员队伍中,90%是科级以下干部,60%以上在基层工作。人数众多的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讲,这支队伍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水平。高素质的干部,不但要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还要在个性心理品质上具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适应与应对能力等。因此,加强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建设,维护其心理健康,提升其心理素质,是提升我国干部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确保基层工作顺利开展的现实需求

基层干部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各种发展目标都要靠他们去落实、去实现。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影响到干群关系的和谐,更影响到其实施行政行为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干部工作效率高、效果好,工作满意度也较高,反之亦然。所以,基层干部只有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才能积极、从容地面对基层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当处理各类繁杂难事件,即使在遇到困难、曲折与误解时,也能够冷静、理性地处理,确保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地方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三)促进社会积极心态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这一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不仅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同心戮力去营造,也需要一支模范队伍去示范和引导。基层干部人数众多,又最直接、最经常和群众打交道,他们的心态状况必然会对周围群众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完善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培育和维护他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必会更有效引导整个社会积极心态的发展,对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培育全民健康的心态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反之,如果他们大都表现有功利浮躁、患得患失、消极敷衍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的心态无疑会影响到基层群众,反过来会进一步恶化整个社会心态环境。

二、当前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不够,制度与机制落后

在2008年和2015年,卫生部两次牵头,联合多部门制定印发了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指导纲要和工作规划,提出了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思想,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国家精神卫生工作体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精神卫生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空前重视。近些年,我国干部、群众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重视度也确实在不断上升。但调查显示,大部分基层干部目前尚缺乏针对他们充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缺乏必要的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制度与机制。这表明,各地组织和政府对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教育与保障实际上重视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就是针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相关的心理服务的制度并没有完善起来,相关的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起来。

(二)培训不足,实际效果不佳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提升干部心理素养,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应成为保障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但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训,不但在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内容中几乎没有,而且仅有的一点培训还大多缺乏针对性,实效不佳。这些教育与培训大多以传授知识为主,偏重说教,讲授的内容又多是科普类的内容,针对基层干部生活和工作特点的研讨式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体验式活动等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少,团体活动少,个别辅导更是少之又少,以致培训实际效果差,难以缓解或解决基层干部个性化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滞后

由于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认识有误区等因素,针对基层干部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都明显滞后。如大部分组织和人事部门在录用新人员,对于心理素质并未予以真正重视,考核新干部时,并不把心理健康指标纳入考察范围。②作为组织部门了解、爱护、帮助和考察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的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在实际施行中,也大都存在着在心理健康方面不会谈、谈的少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基层干部自身对心理健康也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不少人将之等同于精神病,讳疾忌医,或者由于对心理援助缺乏信赖,担心泄露隐私,不愿意接受心理服务。这些工作机制上的滞后和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对基层干部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跟不上,再加上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也导致了对他们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工作滞后,使一些原本可以发现、疏导、治疗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心理预防与干预保障,以致贻误时机而难以补救。

三、完善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路径选择

针对基层干部日益凸显的心理问题,积极地预防是最好的解决之道,针对个别的心理危机,及早、及时的科学干预是最好的补救之策。这不仅需要从基层干部自身方面不断加强自我教育与调节,更需要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完善基层干部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预防机制建设

1.引入心理健康测评机制

不少干部的心理问题是由其个性和岗位严重不适造成的。心理测评对选拔人岗相适应的干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组部已开始重视并提倡在干部工作中尝试运用心理测评方法。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使用基层干部时,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入心理测评,既可根据其心理特征做到人岗适配,也可以及早发现基层干部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早诊断、干预。另外,应遵循保密原则,将心理测评与心理健康检查项目引入到基层干部的常规健康检查中,结果纳入其健康档案,这不但能使基层干部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自身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对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形成清醒的认识,有意识地加强心理养护。而且还有利于组织及时排查、发现基层干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提示,有效的干预,做到基层干部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矫治。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维护基层干部心理健康,预防是关键。做好预防工作,一要组织教育与引导,二要个体积极提升自我心理素质。

要建立多维度的宣教培训机制。一方面要提高对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的教育平台的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层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针对其心理特点和工作环境、压力与心理冲突类型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要涉及不良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积极心理的修炼、心理危机的处理等方面。方式上要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既有理论的讲解和分析,更要有团体心理辅导、情景模拟训练等体验式互动教学,重点提高基层干部心理压力与冲突状态下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态度和技巧。

基层干部既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世界观武装头脑,用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取代负面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正确处理名利、得失、奖惩、甘苦等。也要有意识地努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健康心理维护技能,特别是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的基本技能,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做到接纳自我,在不良心境中,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不断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增强心理的承受力和耐挫力,保持冷静、平和、宽容、淡定的心态。

(二)健全心理援助体系

1.改进组织谈心谈话

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出现之前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情绪、性格、行为等方面的前兆性。此时如果予以及时发现,通过温暖的人文关怀和专业的心理疏导及时干预,能有效化解心理问题或危机。现行的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及时发现干部心理问题,疏导压力与不良情绪,优化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新形势下,干部谈心谈话要重视发挥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功能,创造良好宽松的谈话氛围,给基层干部提供倾诉内心世界的场所和机会,了解基层干部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一旦发现谈话对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要及时求助心理专业人士或机构,给予基层干部专业的帮助。

2.积极实施EAP服务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官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大都设置在当地医院中,大部分地区,对基层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体系中,在医院之外既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也十分缺乏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心理测验与训练的相关专业仪器设备也严重缺少,加之大多需要心理援助的基层干部往往不愿意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当引入员工援助系统(EAP)服务 。EAP服务模式是通过心理专业人员对员工提供的专业咨询、指导和培训,以帮助改善组织的环境和气氛,解决员工及其家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EAP服务内容丰富,如帮助解决压力与应急、重大生活事件、家庭与婚姻危机、心理亚健康状态等。形式多样,如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情景模拟训练、团体游戏与训练等。这种委托外部心理专业机构为基层干部提供心理服务的形式不仅专业性强,服务周到,还具有高保密性,可解决基层干部担心隐私泄露的顾虑,降低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敏感和阻抗,增强主动接受心理援助的意识和意愿,有效预防与解决基层干部心理问题,维护基层干部心理健康。

(三)做好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在突遭重大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精神压力下,当事人思维和行为紊乱,心理严重失调,甚至精神面临崩溃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危机具有较强的破坏性,防止心理危机,既要及早地积极预防,又要及时地科学干预。

首先,要在重要节点密切关注,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基层干部的心理危机事件多发生于以下几种情况时:一是重大工作责任事故或社会生活事件发生后,如相关责任人突然背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或受到了严重处分,家庭婚姻危机、亲人突然去世等情况后对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二是特定工作时期或工作任务状态下,如新任、离岗、退居二线等后,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三是长期患身心疾病,尤其是重大生理疾病或心理抑郁状态较久后。③在这些心理危机的易发期,尤其需要组织给予特别关注关心,要及时地开展深入人心的谈话,提供心理援助,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其次,如果发现心理危机问题要及时进行专业处理。对极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基层干部,要及时采取科学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措施,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要在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的前提下,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采取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帮助其渡过心理危机其,恢复其心理平衡与动力。

(四)完善组织与社会支持系统

1.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

有调查显示,干部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官场潜规则对个人政治前途的压力”与“职责不明确”而导致焦虑、抑郁的问题。④因此,维护干部心理健康,需要为之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责权明确的行政环境。要不断完善基层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有效机制和科学方法,特别在培养选拔上,要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要优化当前的考评机制,考核的内容、方式和标准要差异化,重点解决好基层干部在一线工作中常遇到的“政绩”与“为民”的两难选择问题。 要完善基层权力和义务清单,适当下放基层权力,实现权责对等,减少基层工作的临时性和突发性,不能什么任务都往基层压,增强干部对工作的控制感,减少紧张焦虑感。

2.加强组织人文关怀

基层工作任务多、重、难、杂,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上级组织和政府要在经济和政治待遇上更加向基层干部倾斜。切实解决基层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工资待遇问题、职级晋升问题等,妥善解决基层干部的住房、婚恋、子女就学、老人赡养等问题;要切实发挥党支部、工会、团委、妇联及各类组织团体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拓宽基层干部倾诉心声和心理求助的渠道,必要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要多为基层干部及时“充电补钙”,多渠道多途径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做好新时期基层工作,特别是矛盾纠纷调解、征地拆迁、突发事件处置等基层烦难工作中的依法办事能力,果断决策与处置能力,协调利益和解决矛盾问题能力。

3.强化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有效增强人抗压抗挫的心理能力,弱化和消解人的不良情绪。基层干部应积极维护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一要积极营造民主、宽容、融洽又尊重个性的组织工作氛围,加强人际交往,多交知心朋友,形成和谐、互助的工作和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二要正确处理好亲情关系,营造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维护好夫妻间、父母间、兄弟姐妹间的关系,营造积极和谐,宽容互助的家庭关系,保持家庭的稳定、和谐、温馨,家人关系的亲密、理解、互助,让家庭成为维护基层干部心灵健康的港湾。

参考文献:

①苏曼丽,陶建平.基层干部的心理间题与调适——基于广西的调查分析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3):28.

②王萍.完善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3):51.

③任建明.从周永康腐败集团看官场人际关系与政治生态[J].人民论坛2014,(17):55.

④赵世明.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干预和保障机制[J].理论探讨,2008(4):156.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危机心理健康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