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2018-11-16沈晓菁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为一体、集学科术语识记和逻辑推理计算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强度,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大挑战。如果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态度有所偏差,或是学习方法有所不当,或是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抑或遇到其他消极因素,都会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学习障碍,这将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造成偏科、学习压力大、身心健康受损等严重后果。所以,寻找一套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帮助学生减少和消除化学学习障碍迫在眉睫,且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环境、学生认知、化学新课标等各方面因素来探索解决之道。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学习认知障碍;策略
作者简介:沈晓菁,湖北省荊门市龙泉中学教师。(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7-0060-03
在初学化学阶段,学生需要记忆很多学科专有名词,但化学的知识点显得分散而零碎,包括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而化学又属于理科,注重理解和应用,所以随着学习的深入发展,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逐渐完备,零散的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开始显现,对此,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以记忆为依托,注重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不同情境下的灵活应用。理解和应用又能反过来促进我们的记忆,二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但对于这二者的结合,很多人难以把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会因化学的文字概念理解烦琐、逻辑思维复杂所带来的困难而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习化学有畏惧心理,造成偏科严重等现象。
一、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产生原因
1.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分离,课堂出现断裂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起新的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外来信息,而是主动选择吸收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和促进他们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如果缺少这一意识,教师的教学同学生的学习之间就将出现断裂层,致使教与学分离开来,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上都有心无力,中间没有一个连接二者的桥梁来作为知识传递的通道。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在这部分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中,往往是陈述性知识所占比例最大,程序性知识次之,策略性知识最少。由于缺乏必要的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能有效地被感知、理解、记忆并用来解答问题[1]。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课堂表现认真,很努力地想要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想要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但老师往往忽略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性差异,只想把概念、方程式、解题方法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教学方式较为生硬,使这些学生学得吃力,学习水平甚至不进反退,进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完全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按照合作教育理论的要求,教师与学生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要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能够实现学习的进一步发展,还要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任务、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度。实践证明,若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性合作关系,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障碍,显然不利于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化学教学理论知识同实验技能分离。化学本身是一门立足于实验的科学,但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实验的地位却在不断下降。学生实验技能的缺乏,也直接增加了化学学习的障碍和困难,最终导致学习效率偏低。
笔者认为,造成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开展实验所需器材、药品以及人力投入大,而对教学的贡献并不立竿见影,这也导致学校对这方面的投入不足。二是应试教育的压力,教师选择课堂上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显然比实验室里做实验更省时间;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播放视频实验简便易行,也不会接触污染性物质,因而教师也更倾向于采取这种方式替代实际操作;四是社会大众对化学长期存在的偏见和误解,使学生对接触化学药品有抵触和畏惧情绪,因而不敢动手做实验。
3. 教育大环境对物化生缺少重视的不利干扰。化学关乎科技、药物、材料、有机合成、无机物质等,是一门几乎覆盖全部领域的重要学科,但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学校更愿意把课时投入到语数外三大主科上。在这样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下,一方面客观上造成学生投入化学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减少,另一方面也对学生产生了心理暗示:化学是不受重视的学科,没有太大的竞争空间和学习意义,由此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意愿下降。
此外,平时学校的化学能力考核、高考化学考核模式单一,力度不足,对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挑战性,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在掌握基本考点后就满足于现状,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化学上,转而投入高分学科。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点到即止,不愿深入探讨和钻研,自身潜能的挖掘无从谈起,也难以通过化学的学习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改变对化学学科不够重视和欠缺支持力度的教育大环境势在必行。
二、扫清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主要对策
霍华德多元智能理论研究认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障碍,而是教师与家长眼中的“障碍”,这些都不过是因为他们的基本智力暂时没有得到合理的组合与正常的发挥。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以下扫清化学学习障碍的策略,以进一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 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内容。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之间出现了落差,尤其是在新教材、新内容出现之后,化学教师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因此,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了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必要精力,花费最少的经费,化学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综合规划,并确定具体的教学及发展任务。这也与我国当前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是教育学生拥有知识与技能,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外,化学教师还应该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以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够突出化学教学的主要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最本质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知识要素间的纵横联系、教材中概念原理间的影响规律融入化学教学活动中,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辨清知识的主干与分支[2]。
2. 理论教学要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促进全面发展。化学立足于实验,学科的各个知识点都是由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扭转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割裂的情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理论教育与实验操作融合在一起。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思维中建立起一个化学框架,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让他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化学学习理论框架。格拉斯菲尔德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认为,认识是由主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外界被动地吸收,学生应借助于同化与顺应这样两个过程,完成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养成独特的化学学习逻辑。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理解化学知识的概念框架,用启发、引导以及分析探索、适当提示的方式进行知识框架的构建。当然,教师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合理的、科学的化学教学情境,实现化学理论与实验操作的有机融合,并建构化学知识网络[3]。
3.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化学学科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教育部门在制度上应大力鼓励对化学感兴趣并有志于做科研的学生积极投入化学的学习中,大力弘扬化学学科对人民生活、对社会生产、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追求一个理想的高考分数,要为高中毕业以后到大學深造、接受高等教育和创新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单一的考核模式必然会遏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构建起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以此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考核体系[4]。学校应该多开展化学知识竞赛、实验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从科学研究所表明的智力发展阶段情况分析,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段,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其中存在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和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这些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注意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积累实验操作经验,巩固理论知识,一步步扫除化学学习的障碍。当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体系足够完善,实验技能足够丰富时,遇到再大的困难和障碍,学生也能一点点地利用已有条件去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6):117-123.
[2] 刘展鹏.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成因及其对策[J].成功(教育),2012,(18):128.
[3] 葛涵冰.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学习效率[J].学周刊,2017,(34):90-91.
[4] 袁小茜.浅析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河北农机,2018,(4):67-68.
责任编辑 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