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学中膝关节损伤探讨
2018-11-16陈晨
陈晨
摘 要: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太极拳可谓是备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学生在练习太极拳时,易使其膝关节受损,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太极拳运动过程中的膝关节损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及参考,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膝关节损伤;问题;分析
太极拳可谓是我国古代传统运动项目的典型,它涵盖着极其丰富的技术体系,千百年来的发展以及传承,已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有效渗入,使得太极拳这一运动项目更加完善,最终成为集合健身、修身、养生以及娱乐等个因素的哲学拳术。现阶段,这一运动项目已被诸多的高校所认知,将其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中的重点,要求学生学习并练习太极拳,使之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益智健身的效果,太极拳这项运动突破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备受学生以及教师的喜爱。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以及研究,笔者发现当下大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掌握技术以及动作的精髓,未能针对性的总结此项运动的特点,加之训练方式不科学,进而导致膝关节受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本文针对性的探讨了太极拳训练过程中给学生所造成的膝关节损伤这一问题,首先探讨了导致使学生太极拳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具体原因,详见下述。
一、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学生膝关节受损的诱因探讨
(一)未能了解膝关节结构以及功能,对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缺乏认识
膝关节可谓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关节,主要由髌骨以及股骨远端以及胫骨近端组成,胫骨以及股骨由韧带连接,起到加固的效果,关节外侧紧密包绕关节囊,其两侧为副韧带,但是,其周围肌肉相对较小,是学生太极拳训练过程中极易受损的关节。除此之外,太极拳这项运动的练习需要明确其技术特点,膝关节常处于半蹲的状态,并要求实施静力性支撑,此时膝关节主要进行垂直轴运动。同时,太极拳拳法以及拳理均要求训练人员一动全动、贯穿始终、虚实结合、互相连贯,还要确保速度的均衡性,保证力量刚柔相济,身体中正不偏,达到虚实结合的状态。这就要求训练者经过反复推敲、不断训练,结合人体膝关节的结构特点,总结肌肉的收缩属性,使太极拳训练更加满足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但是,大学生由于其运动素养相对较差,在太极拳训练过程中缺少对于膝关节结构及其功能的了解,未能切合实际的认识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导致最终的训练事倍功半,无法保证训练效果,甚至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造成膝关节损伤,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1-3]。
(二)准备活动不充分
太极拳训练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若未能达到以上目标,那么也同样会导致学生膝关节损伤。在太极拳训练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缓慢,不必开展相关的准备活动,甚至一些学生直接忽略了事先的准备活动。但是,事实与此相反,准备活动的进行不仅可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还能有效克服人体机能的惰性,使接下来的训练活动的开展更加高效,保持肌肉活力、弹性,使之更具力量,也能确保关节韧带的机能,促使大脑皮质更加兴奋,相应的增强关节的应急反应能力。但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将会降低膝关节附近韧带的牵张力,同时降低肌肉力量,导致韧带以及肌肉无法适应接下来的训练活动,易造成膝关节损伤。
二、太极拳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
在太极拳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加强预防,避免使学生膝关节受损,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要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几项预防措施,希望可为相关的体育教师带来借鉴。
(一)明确运动过程中的动作要领
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同时明确基本的技术方法,以此为基础,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夯实基本功,保证每个动作均符合训练标准,严谨参照训练规范,从而提高太极拳教学质量。特别是步伐虚实互换的环节,教师应当对每种步型以及步法进行示范,而后要求学生进行单独练习,在学生基本了解正确的步伐以及步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转换,使整个過程更加轻灵顺遂,保证每个动作的连贯性,最终对整套动作全面、高效、完整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由易至难的训练环节 ,学生将会逐步理解并消化其中的技术动作要领,有效避免训练过程中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这一问题[4-6]。
(二)提前做好有效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可自行克服惰性,减少接下来太极拳训练的时间,保证教学质量。充分的准备活动将会使肌肉机体更具力量,同时保持活力,减少韧带以及肌肉的粘滞性,还能促使关节囊分泌滑液,减少关节彼此间的摩擦,确保关节的活力,降低韧带、肌肉以及关节损伤的可能性。由上可见,太极拳训练前,教师应当做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准备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对于膝关节损伤的预防具有保障性作用,避免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三)重点落实膝关节韧带以及下肢力量训练
学生在参与太极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由于膝关节周围韧带牵拉张力不足以及下肢力量不够,增加了膝关节的负重压力,导致膝关节受损,所以,教师应当重点开展膝关节韧带以及下肢力量训练,特别是髌韧带牵拉张力以及股四头肌耐力训练,通过以上两项训练增强学生膝关节的灵敏度,使之训练过程中更具稳定性,此外,也可相应的加强下肢肌力训练,以负重抬腿、太极站桩等方式,确保髌骨以及股四头肌的机能发挥。
(四)训练完毕后,对膝关节适当放松
太极拳训练完毕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练后膝关节放松,减少膝关节疲劳,避免产生运动损伤。可针对性的对大腿肌肉进行放松,并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段,用指腹或是手掌对膝关节进行揉搓,还可运用放松性的屈伸活动,进行内外旋整理放松,确保膝关节的功能,并使之充分休息,从而保持良好的状态,为下次太极拳课程训练打下良好铺垫。
(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在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将膝关节受损的规律以及现象阐述给学生,使学生对此疾病有所了解,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动作技术示范的方式,使讲解更加鲜明,避免学生出现类似的动作,加强学生对于太极拳动作要领的理解以及消化,在训练环节促使韧带以及肌肉张弛有度的运作,比如,提膝过程中保持膝关节的放松状态,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得到片刻休息,如若伴随着关节疼痛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状,那么应对下肢负荷进行有效调整,或者停止训练,避免造成膝关节损伤。
结束语:
做上手术,经笔者分析可见太极拳这项运动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备受欢迎,但在,教学过程中如若教学方式不当,学生未能领会其中的要点,那么极易致使膝关节受损,主要表现为半月板撕裂以及髌骨劳损。所以,教师在太极拳教学工作中,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要求学生做好事先的准备活动,并使之掌握正确的训练要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训练完毕后做好膝关节整理放松工作,通过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保证太极拳教学质量,也可避免过程中出现膝关节损伤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陶萍,于璐.太极拳基础动作“野马分鬃”膝关节运动学、关节负荷及肌肉活动的特征比较[J].体育科学,2014,23(9):49-55.
[2]竭国娟,杨维.辽阳市白塔区练习太极拳造成膝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6):43-46,64.
[3]刘婉婉.中老年习练太极拳膝关节的损伤状况及预防措施[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1):98-99.
[4]牛林冲.太极拳对膝关节的影响分析与研究--以杨式太极拳为例[J].商,2016,31(6):297-297.
[5]牛炎涛,刘巧芳.基于和式太极三直五顺拳理对预防太极拳运动膝关节损伤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8(6):44-45.
[6]段玉丞.患有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太极拳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