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2018-11-16韩林株金河岩
韩林株 金河岩
摘 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与提高,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在满足于传统的书本教育,而是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素质教育(简称为德育)。而心理教育与德育又有着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首先分别介绍了心理教育与德育,然后从二者的异同点进行出发,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阐述,最后总结了全文。希望本文的撰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心理教育;品德素质教育;关系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设进程中,心理教育不断地被各大学校引入,我国的心理教育也正处于起步阶段。也正是由于心理教育好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导致我国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出现了理论认识不足、深度挖掘不够、实践性缺失的普遍现象,这是新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碰撞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研究发展,与心理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德育。不同于心理教育,德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性的教育体系。因为心理教育与德育具有相同之处,所以自心理教育引入我国教育行业之初,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将心理教育归纳入德育的范畴中,认为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实践延展,而很多学校更是将原来的德育教育工作者转换为了心理教育工作者。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教育行业的无序状态,对心理教育与德育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分析归纳其异同点,以促进心理教育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良性发展。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心理教育的含义
心理教育指的是根据受教育者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心理素质为目标,从而达到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全面得到提升的教育。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顺利实施“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养新时代全面人才的重要保障。另外,大力发展心理教育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必要要求和广大学校教育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德育的含义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义的德育指的是教育者以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发展规律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施教,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教育等等,这是一个促进受教育者成为合格公民的动态过程。狭义的德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教育者以社会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的实际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施教,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道德要求的道德观、具有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是一个不断提高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教育动态过程。
二、心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对于心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各抒己见。在学术界较为出名的是对立论和等同论。支持对立论的学者们认为心理教育与德育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二者之间不能相互代替,各自具有独特性。支持等同论的学者们认为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另一种具体表达形式,更有甚者提出了心理教育可以替代德育的观点。而还有一部分学者是介于两者之间,认为心理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科学性的延展,也认为心理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系统分支,肯定心理教育对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良好影响作用,但始终认识这是德育中的基础组织部分。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心理教育与德育工作存在着密切的内部关联,心理教育不能德育、德育也不能代替心理教育,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心理教育主要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心理素质为目标,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德育是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关注受教育者成长的教育。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中,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又不可避免的要将二者相结合,促进受教育者生理与心理的共同良好发展。
(一)心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相同点
1.总体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
心理教育与德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环节,虽然教育的方法与侧重点存在不同,但是最终总体的培养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构建和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人格特性是二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换言之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塑造健康的心理和道德品質。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人格特征,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够符合社会大环境的素质要求,包括具备坚毅的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虽然偏重点有所差异,但是在共同培养人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似的积极作用。在构建与培养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将道德认识、道德情操与道德行为三者有机的统一了起来,使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变得完整化和健全化,个体机能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从而得到升华,形成了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机制。
2.具有相同的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与德育具有相同的教育内涵,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共同的受教育者,二者都需要遵循相同的基本规律,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基本教育原则,都需要工作者自身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用心对待受教育者、从受教育者内心需求出发,帮助其全面健康发展。第二,从宽泛的教育内涵来看,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育的发展,填补了德育的空白与缺陷,使德育重新被重视起来。在发展现代化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更加应该将心理教育与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更加丰富,心理教育更加科学化,更能有效的帮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心理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异同点
1.心理教育旨在塑造完善的人格,德育旨在塑造完善的道德品质。
心理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人格特点,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目标。它极力使受教育者在自我认知、自我控制等方面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其目标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对社会对人文等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责任感与正义感,强化其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和行为的思想和能力。换言之,德育是受教育者不断吸收变化的过程。
2.心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健康成长问题,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的问题。
心理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受教育者个人层面的问题,不是以社会是非问题的论证,而是针对于个体而言,其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动态协调。而德育是以社会大环境为前提,来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帮助受教育者具有是非辨别能力,乐于接受真善美,抵制邪恶与非正义事物。换言之,心理教育是使人们更好的发展自我,探索自我的过程。德育是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社会以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方式。
总结
由以上论述可知,心理教育与德育是受教育者教育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和补充,德育是心理教育的宏观调控。唯有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才能培养全面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丘宏宗. 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实践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7.
[2]闫闯.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之关系的论争图景[J].中小学德育,2015(04):14-17
[3]黄登龙. 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班华.心理—道德教育服务人生幸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89-94.
[5]董宏华.心理教育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