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跑吧,兄弟》栏目制作思维分析

2018-11-16葛锦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节目制作兄弟

葛锦

【摘 要】 文章对引自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浙江卫视版《奔跑吧,兄弟》栏目之制作思维进行了分析。认为《奔跑吧,兄弟》栏目取得的不俗收视率,维持了较高的社会话题度,与其制作思维的创新密不可分。其制作思维可以归纳为三点,即观众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社会思维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 《奔跑吧,兄弟》;节目制作;制作思维

浙江卫视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开播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维持了较高的社会话题度。从节目制作思维方面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了观众思维、互联网思维和社会思维。

一、观众思维

《奔跑吧,兄弟》之前也有与之类似的电视栏目,也是通过不惜重金引进国外节目版权,邀请明星红人隆重造势,但是结果收视率并不高,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说明“现象级综艺”[1]并不那么容易产生,如果不考虑诸多“水土不服”的因素,那么“赔了夫人又折兵”就不足为怪了。《奔跑吧,兄弟》较好地克服了水土不服,原因在于很好地运用了“观众思维”。所谓“观众思维”,就是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考虑、设计节目。

1、引自韩国《Running Man》,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

《Running Man》在韩国是一档非常成熟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由于近几年韩流文化在中国国内也较为受欢迎,中国的“韩粉们”不仅追捧韩国的热播偶像剧,韩国的综艺节目因为其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也常常受到韩粉们的喜爱,《Running Man》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批粉丝的年龄主要分布在 “80后、90后以及00后”。当时浙江卫视引进韩国《Running Man》的消息一出,这批粉丝骂声一片,甚至说出“留下我们对《Running Man》的美好记忆”这类话。这样的骂声,就是担心浙江卫视会搞砸《Running Man》在中国韩粉中的形象。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骂声一片却未必完全都是坏事,至少这栏节目在播出之初就已经有了热度和关注度。按照人的心理特点,这批在节目播出之前就不看好《奔跑吧,兄弟》的韩粉中,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去观看《奔跑吧,兄弟》,他们要看一看,浙江卫视到底把他们喜爱的原版节目复制和改造成了什么样子,以此准备对《奔跑吧,兄弟》进行吐槽和批评。同时,韩粉们的抗议也会引起很多群众对节目的好奇心,从而想要在节目播出时一睹为快。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反而是《奔跑吧,兄弟》的先天优势,可谓是“未播先热”。

2、选用人气高、定位不同的明星担任嘉宾,满足不同观众喜好

《奔跑吧,兄弟》播出五季,出现的十位固定主持是邓超、Angelababy(杨颖)、李晨、陈赫、郑恺、王祖蓝、王宝强、包贝尔、鹿晗、迪丽热巴。卫视宣传总监王征宇说,“在嘉宾的选择上,第一考虑的是明星间的私下熟悉度,除了王祖蓝外其他几位成员私交本来就很密切;第二,绝对不能全是综艺咖;第三名气很重要;第四性格绝对要有差异”。

举例来说,邓超,作为跑男团团长、操心队长,主要负责协调游戏节奏、氛围,努力制造快乐;Angelababy(杨颖),常常会与陈赫、郑恺结成拍档,性格刚柔并济;“大黑牛”李晨承包体力游戏又能兼顾保护队友;“贱萌”陈赫,乐天派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深思熟虑的心;“小猎豹”郑恺自诩为“护花使者”; “百变星君”王祖蓝,搞怪逗趣;“人气小鲜肉”鹿晗,跑男团颜值担当;迪丽热巴,软妹子外表,“汉子”内心。如此可很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

3、表现明星“接地气”的一面,引起观众的亲切感

《奔跑吧,兄弟》起初确定上线并不被舆论看好,但是开播后却渐渐赢得了几乎全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成为继《中国好声音》之后又一个标杆性的节目。《新京报》分析指出,制作方严把质量关、众多明星尺度放得开、游戏任務有挑战是“跑男”取得不俗成绩的重要法宝。“真实感情,真实冲突,身体力行,真情流露”,是总导演岑俊义对该节目提出的要求,也是他最终对该节目的评价,这说明该栏目的明星们很接地气。明星们很投入,很真实,尤其在“撕名牌大战”环节中,投入程度前所未有,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满足了观众娱乐和游戏需求。

“让明星出丑”是我国真人秀节目博人眼球的常用的手段,美其名曰“让明星丢掉偶像包袱”,但是往往会少了些现实关切和人文思考,没能自然地关联社会现实。节目叫好又叫座的关键是要产生“正能量”,这也是真人秀节目生存下去的长久之计。从这一角度来看,《奔跑吧,兄弟》不仅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同时也传递了正能量,展现敬业与励志的精神,表现了人性温情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引导人们感悟生活的真谛,可能将引领中国明星真人秀进入新时代。

二、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当下人们在互联网时代领悟到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思维路径,它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互联。“网络能力是企业的一种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网络能力是处理网络关系和管理网络位置能力的总和。”[2]浙江卫视在摸索中前进,《奔跑吧,兄弟》尝试运用了这种新的思维模式。

1、抓住观众情感诉求,强调“以真动人”

现在“秀”的节目很多,观众不仅审美疲劳,而且情感拒斥。《奔跑吧,兄弟》改变了这种状况,强调“真”,而不是“秀”。具体体现在:制作团队全天候跟拍,镜头无死角,注重真实细节,情节生活化,聚焦原生态,记录真情实意。

2、利用网络平台与观众互动,增强观众参与性

“互联网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主要采取互动式营销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整合式营销方式,但是互联网营销的虚拟与遮蔽隐患、审美取向的扁平化阻碍了其营销的良性发展,深化新媒体营销的内容属性、发挥数据的指导意义、积极探寻众筹模式的影响力是电视综艺节目互联网营销策略的重要方向。”[3]《奔跑吧,兄弟》节目组事前、事中、事后都在与观众互动。节目之前,整合官方各类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节目的精彩元素,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官方微博等实时跟进节目的悬念点、未知性、戏剧化,源源不断刺激观众的胃口。节目播出后,注重加大收视的长尾效应,爆料“跑男”的热点信息,形成节目的二次乃至多次传播,再次提升舆情热度。另外,与360手游等都有合作,联合开发与节目同名的手游,使观众获得参与感,同时浙江卫视名利双收。

3、融入喜剧因素,为观众创造欢乐

“所谓综艺节目,就是它的内容包括音乐、戏剧、曲艺、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还传播信息和知识,熔欣赏性、知识性、趣味性、报道性、评价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炉;加上主持人的串联,使节目富有艺术魅力。”[4]这样的艺术魅力离不开戏剧因素,《奔跑吧,兄弟》就是如此,它很好地将“笑点”与“户外场景”、“明星真人”融合起来,通过节目环节之间的精巧设置,取得了不俗的喜剧效果。举例来说,节目组对反转情节的设置堪称一绝,在游戏中优势一方和劣势一方的地位几经反转,既扣人心弦,又便于在其中加入笑料。

三、社会思维

“社会思维”是一种融合社会反响、社会效应进行思考的思维模式。浙江卫视在制作《奔跑吧,兄弟》这栏节目时考虑到了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形式可能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积极融入了一些对社会有益的“正能量”因素。

1、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获得观众认同感

《奔跑吧,兄弟》引自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在此之前,将国外操作成熟、口碑颇佳的节目模式引入国内已经是近年来大陆综艺节目的常见做法。这种看似风险较低的运作形式却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容易被跟风模仿,也很难跳出原版节目的思维定势和观众的既有印象。《奔跑吧兄弟》为了克服这一弊端,采取的做法是更多地融入取景地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这种做法在为节目增添更多亮点的同时,也更容易获得广大国内观众的心理认同感。

2、充分展现明星个性,贴近“社会人”的真实感

《奔跑吧兄弟》之所以能吸引观众,本质上来说是在通过“真人秀”的方式消费明星。“真人秀”,抽象地说,是指“特定虚拟空间中的真实故事,以全方位、真实的近距离拍摄和以人物为核心的戏剧化的后期剪辑而作成的节目”。[5]“真人”往往是明星,以取得吸睛效果。“真人秀”必须依据某种规则,构设特定时空情境,实现某种预设的目标,同时尊重“真人”行为的个体独特性。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明星生活在荧幕上的另一个世界,观众对明星的真实生活总有一种窥探的欲望。《奔跑吧兄弟》抓住了观众的这种心思,在游戏设置和节目拍摄中,明星们不仅仅为了完成预设的任务,而且有更多的自我展现和交流互动。在节目后期剪辑过程中,重点保留明星们的真情流露,使“真人秀”贴近“社会人”。

3、注重健康理念的传播,弘扬社会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潑、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6]《奔跑吧,兄弟》节目组在娱乐观众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一栏电视节目应具有的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功能,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向我们倡导健康的理念,节目中明星或许在游戏比拼环节有各种搞怪和拼命,但是通过这些娱乐性的东西传达给我们的精髓却是一种励志的情怀。另外,《奔跑吧,兄弟》栏目支持“公益跑鞋计划”,举办“让爱益起跑”爱心义卖活动等,筹善款为山区贫困孩子购买体育用品。节目通过这样的方式弘扬社会正能量,“润物细无声”,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注 释】

[1] 现象级综艺节目指的是在短时间内突然爆红且众所周知的节目。它必须具备:高收视、高话题度、高产出、高影响力等特征,引领行业创新,具有行业标杆作用.

[2] 韩存,张玉忠.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取向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3] 鲁昱晖,孙永.互联网化发展的电视综艺节目营销策略[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

[4] 王兰柱.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节目形态演变[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46.

[5] 谢耘耕,陈虹.真人秀节目:理论、形态和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光明网.用文艺精品反映和塑造伟大时代[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01/c_127530460.htm.

【作者简介】

葛 锦,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节目制作兄弟
笨柴兄弟
气象影视虚拟演播室技术初探
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中的必要元素应用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与传播的新特点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