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从严治党路径探析

2018-11-16李岳鹏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国有企业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的根源及成因,提出了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的路径及建议:与中央和省上的精神要求高度结合;与依法治企的理念高度结合;与促进中心工作和保护干部相结合。

【关键词】 国有企业;从严治党;路径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石,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产。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用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对55家中管企业的巡视全覆盖,发现问题之严重,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因此,如何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成为摆在我们每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试就该问题做如下探讨。

一、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的根源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国有企业产生腐败问题的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人查閱了大量资料,试图从以下三方面找到产生腐败的根源。

1、从历史文化的层面来分析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 “礼”起着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并最终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具有法的性质,是社会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无论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礼节、礼仪、礼貌等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人情社会”的缩影,导致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常常会出现重人轻规、送礼成风、公私不分、喜爱特权等问题,所以说中国式腐败有其赖以生存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

2、从社会转型的层面来分析

过去三十年,是中国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拉大,另一方面是私有观念的复苏和道德信仰的崩溃。同时由于社会没有建成稳态的法治行为环境,人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法治行为习惯,再加上各种规章制度尚不健全,造成人们信仰缺失、道德下滑、私欲膨胀、行为失范。尤其是手中握权的官员自律意识不强,制度对他们来讲就是“牛栏关猫”、形同虚设,所以容易在市场各种诱惑下,走上贪污受贿、权力寻租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3、从国企属性的层面来分析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看,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是公有制。从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看,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挥作用,主要是从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出发,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但很长一段时间,部分国有企业的党组织管党治党不力,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管理的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有人甚至提出,外国企业没有党组织也能搞好,中国国有企业也可以不要党组织,更不必让其处于“核心”地位。诸如此类论断,极大地削弱了党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作用。

二、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的成因分析

当前,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但客观来讲,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远未达到标本兼治的程度。针对国有企业腐败的根源,可将其概括归纳为“三个虚”,即理想虚无、制度虚设、党建虚化。

1、理想虚无

客观讲,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首先都是从思想上出了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纵观近年来被查处的腐败分子,他们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无一不是理想信念先出了问题。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缺失,履职尽责、严于律己的责任意识淡漠;一些国企党员干部私心重,杂念多,在位不谋发展,只打自己的“小九九”;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眼界狭窄、能力不足,厌恶学习,不喜创新,工作力不从心,没有危机感和本领恐慌,这都是理想虚无的表现。

2、制度虚设

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形同虚设,采购、招标、施工等环节职责未按规定严格分离,甚至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也不严密。究其原因在于国企的行政色彩过浓,公众化色彩稀薄,削弱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有的权力制衡,使得企业内控机制形同虚设。因此,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充分说明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制度激励、约束、规范和正面导向的作用,而不能挂在墙上、应付检查、束之高阁、当成摆设。因为,没有了忠诚干净担当,再好的制度也形同虚设。

3、党建虚化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国有企业中,出现了一些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的问题。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一头沉”,“重经济、轻党建、重生产、轻学习”风气日盛,支部“三会一课”学习活动难以健康运转;支部“班长”的精力偏移,从机制管理上制约着党建工作的运行质量;支部服务能力的疲软,弱化了党组织在职工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从严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这是所有问题的总病根。

三、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的路径

党风廉政建设任重而道远,重抓、严抓必有成效,但更要持久抓、抓持久,才能守住清廉,将廉政进行到底。当前,随着中央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要确保国有企业继续发挥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基石”的作用,必须通过“三个结合”来实现正本清源、标本兼治。

1、与中央和省上的精神要求高度结合

一是要适应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政治担当的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纪委的神圣职责。主体责任是前提,监督责任是保障,两者相互作用,双轮驱动。这是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的使命所在、职责所系。二是要适应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主要抓手的新常态。八项规定的本质是密切联系群众。各级组织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抓早抓小,抓出成效,对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使八项规定成为集团各级干部自觉遵守的铁的纪律。要适应以中央惩治腐败呈现零容忍的新常态。零容忍,意味着反腐败没有禁区,党纪国法面前没有特例。要继续加大反面警示案例的教育,要抓“重点人、重点事”,确保治病树、拔烂树,强化“不敢腐”的氛围。

2、与依法治企的理念高度结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被提至空前的高度,而“依法治企”作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微观基础和重要支撑,不仅是企业加强内部管控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各级党组织一方面要靠党内规章制度,规范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另一方面要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靠规则、靠法律,确保国有企业在市场的搏击中站稳脚跟、迎接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竞争、依法发展,这不仅是推动国有企业从严治党的精准举措,也是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的前提和保证。

3、与促进中心工作和保护干部相结合

一是要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国有企业占有资源也多,包括油田、矿藏、通信、交通、军工等自然资源与行业优势资源,还包括资金供给、政府支持、民众信任等其他资源,但历史负担也比较重。虽然经过60多年的发展积累,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体量,但要在 “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就必须靠良好的纪律和作风来保证企业有序健康发展,進而丰富物质基础,扩大成果共享,不断营造企业稳定、人心思进、和谐有序的发展格局。二是要以人为本开展工作。严是爱,宽是害。严管干部就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反之,如果对干部的教育不当、要求不严、管理不紧,会使干部在他律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逐步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有的甚至会滑向违法违纪犯罪的深渊。客观讲,这种放任自流,是对干部个人和家庭的极端不负责任。因此,各级组织要深刻认识从严管理干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使预防提醒、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党员干部止步于破纪之初,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对于长期不受监管、置制度于不顾、问题比较突出的干部,必须猛击一掌使之惊醒,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形成强大的威慑作用。

总之,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所肩负的政治使命和历史责任都是相同的。各级党组织惟有切实把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以“三个结合”为抓手,以一流的纪律为保障,服务企业发展,助力“追赶超越”,最终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的根本目标和方向。

【作者简介】

李岳鹏,男,汉族,陕西投资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老虎苍蝇都要打 把打黑同反腐结合起来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全面从严治党”的由来
数读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