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缓释性包裹肥试验结果初报

2018-11-16王开亚胡旭阳刘正海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棉花产量

王开亚 胡旭阳 刘正海

摘 要:棉花施用缓释性包裹肥能显著地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铃质量,减少施肥用工,达到省工节本、增产的目的。

关键词:棉花;包裹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1033002

肥料是棉花高产栽培中最活跃的因子,增肥是实现高产栽培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单产水平的提高,对肥料的种类和运筹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棉花要高产,就必须加大肥料投入。然而一次大量施入可溶性化学肥料,不仅作物来不及吸收,而且肥料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而多次施少量可溶性化肥,往往既费工又难操作,特别是棉花中后期施肥难度更大。因此为了探讨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如何达到科学简化的施肥,2002年在江苏省厅作栽站安排下,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本试验品种为苏棉12号,供试肥料为CCF2型包裹肥,试验安排在滨海县八滩镇农技员刘正海的承包田里,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空茬。4月20日播种,4月26日出苗。5月21日整地施肥铺膜,5月22日带水移栽,大行90cm,小行43cm,株距33cm,平均密度为3000株,试验设计6个处理:处理A为无肥区(不施任何肥料)CK1;处理B为常规施肥区CK2,每667m2施尿素39.2kg(20kg基施、7月初施19.2kg),50kg磷肥、15.3kg氯化鉀均基施;处理C为低肥区,每667m2用60kgCCF2基施,不再追施;处理D为中肥区,每667m2用100kgCCF2基施,不再追肥;处理E为1基加2喷,每667m2用100kgCC F2于盛花期喷尿素1kg,10d后再喷1kg;处理F为高肥区,每667m2用140kgCCF2基施,不再追施。试验重复3次,共1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0.003hm2,四周设保护行。化控和其它田管措施,按丰产田要求进行。

观察与记载:棉苗定植后,在每小区中间连续选定10株,挂牌,分别于栽后3d,6月20日、7月20日、8月15日、8月30日、9月15日,进行定点观察,调查株高、叶龄、果枝、果节、蕾、花、小铃、大铃数。吐絮后,各处理分部位统计拾花,在晒干后分别测定铃重及衣分,并以此推算单位面积,籽棉、皮棉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的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经F测验达到1%水平上的差异,而区组间,经F测验,无显著性差异。从表1可知,以每667m2施140kgCCF2型包裹肥皮棉产量最高,达到117.78kg。不施任何肥料的无肥区产量最低,仅为63.98kg,两者相差53.8kg,最高比最低高84%,经方差分析,处理F(高肥区)与其它几个处理都在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处理E与处理D在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处理B、处理C、处理A有显著性差异。处理F与处理E在1%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处理A与其它4个处理达到极显著差异。施肥的其它几个处理与处理A(无肥区)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常规施肥区B与低肥区C无显著差异,但与处理F、处理E、处理D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2.2.1 不同处理对单株成铃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F处理(高肥区)单株结铃数最高,达23.82个(折每667m2铃数71460个),A处理(无肥区)单株结铃数最低,仅为14.07个(折每667m2铃数42210个),两者相差9.75个,经F测验达到1%水平的差异。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各处理单株大铃数由多到少的顺序如表2所示。

表2可以看出,就单株大铃而言,施肥处理F、E、D、C、B与无肥区处理A,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在施肥的5个处理中,又以施棉花缓释性包裹肥的4个处理即(F、E、D、C)高于对照处理B和处理A。经方差分析,处理F与处理E、D在5%水平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在1%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它们与处理C、B、A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上述分析可知,肥料仍是棉花夺取高产的主要因子。

2.2.2 不同处理对铃重的影响

从表3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水平对铃重有较大的影响。以处理F单铃重最高为4.38g;然后是处理E为4.36g;以处理A(无肥区)最低,为4.03g,均低于施肥的其它5个处理。详见表3。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间衣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衣分主要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各处理间衣分值如表4所示。

2.3 不同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2.3.1 不同处理对株高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不同的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十分明显。无肥区处量A生长比较缓慢,生长量非常不足,与施肥的几个处理有明显的差异。施包裹肥的4个处理,与CK1、CK2比,生长速率都较快,以处理E最快,然后是处理F。株高也以处理E最高,它们分别比CK1和CK2高29.2cm、16.7cm。然后是处理F,它们分别比CKl和CK2高24.7cm,12.2cm。然后是处理D分别比CK1、CK2高23.3cm,10.8cm,处理C也分别比CK1和CK2高14.5cm、2cm,详见表5。

2.3.2 不同处理对棉花果枝、果节的影响

从6月20日至8月15日,不同的处理对棉花果枝和果节有一定的影响。从果枝来看,以处理E最高为16.4台,分别比CK1和CK2高4.5台、2.2台;然后是处理F,分别比CK1、CK2高4.3台、2台;施包裹肥的另外2个处理D、C比CK1分别高3.1台、2.8台,比CK2分别高0.8台、0.5台。从果节来看,除了无肥区处理A比较低外,其它施肥的5个处理差异不太显著,它们之间的变幅在42.7~45.1。其中以处理E为最高达到45.1比CK1高14.5个,比CK2高0.5个。然后是处理B(CK2)达到44.6个,比CK1高14个。

2.4 不同处理对棉花成铃的影响

2.4.1 不同处理对成铃的时间分布

由表7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影响着棉花成铃的时间分布。优质桃(优桃+早秋桃)以处理F最高为20.19个,分别比CK1(处理A),CK2(处理B)多7.79个、3.85个。施包裹肥的其它3个处理也高于CK1和CK2,而处理F与处理E、D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棉田施包裹肥有利于优质桃的形成。再从伏前桃来看,各处理差异不太显著,成铃数普遍较低,这与该试验播种偏迟有关。详见表7。

2.4.2 不同处理对成铃的空间分布

从表8可知,6个处理的成铃空间纵向分布规律均为:中部﹥下部﹥上部。处理间成铃分布差异不太显著,而与施肥多少关系不大,造成这种状况这可能与设计田间种植行比有关,因本试验各小区所设计密度、行比相同。再从各处理成铃的横向分布来看,施包裹肥的4个处理,内围铃的比例均高于2个对照(处理A、处理B)说明施棉花包裹肥有利于提高棉花成铃质量。

3 小结与讨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棉花施缓释性包裹肥,能显著地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并随着用量的增加,单株结铃数、每667m2总铃、皮棉产量均呈递增趋势。

棉田施用缓释性包裹肥,促进棉花稳长稳发,提高成铃质量,利于形成优质桃,对提高棉花品级有一定的作用。

棉田施用缓释性包裹肥,能够明显地减少施肥用工,防止肥料的无效流失和挥发,便于实施简化栽培,为棉田高效简化栽培技术,增添了新的内容。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虽高肥区处理F(每667m2施140kgCCF2型包裹肥)产量最高,达117.78kg;而处理E(每667m2施100kgCCF2加2次叶面喷施尿素水)的产量为113.86kg,位居第2;两者产量只相差3.92kg。经方差分析在1%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从节本、经济栽培的角度出发,大面积推广宜选用处理F的施肥方式即每667m2基施100kgCCF2型缓释性包裹肥,在开花盛期和开花后10d各喷施1次尿素1kg。

作者简介:王开亚,农艺师,本科,农学专业。

猜你喜欢

棉花产量
摘棉花
棉花是花吗?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棉花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快乐城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