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匠之师”培养途径的调查与思考
2018-11-16吴涛
吴涛
众所周知,国家加大职业教育“工匠之师”的培养力度,将能极大地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本文旨在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工匠之师”的实践主体加以界定,进而探究职业教育培养“工匠之师”的途径,以揭示培养“工匠之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最终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一、“工匠之师”培养途径的调查背景及目的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为顺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培养出众多高素质新型技能人才,这使职业教育的任务愈加艰巨。2017年9月8日,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时对在场的该校师生们说:“你们不是一般的工匠,你们是‘工匠之师。”“你们毕业后既是‘老师,又是‘师傅,希望你们既像老师一样传授职业之技,又像师傅一样传承工匠之道,培育铸就大批中国制造的合格人才。”这对作为“工匠之师”的职业教师提出了职业要求——注重传技与传道的并重。
二、“工匠之师”培养途径的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问卷调查于2018 年3~5月期间进行,在河南省选取了若干所职业院校(包括职业高中),对在校师生进行了“工匠之师”培养途径的调查,并对部分校领导、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本次问卷调查正式发放问卷 625 份,收回有效问卷 612 份,问卷调查和访谈均采取无记名的方式,不涉及个人隐私。问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各个群体的测试,充分获取数据,对于研究“工匠之师”的培养途径提供第一手科学性资料。被试的样本概况见表1:
(二)统计方法
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需要,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工匠之师”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调查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使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此外,现代学徒制的构建也意味着教师不但是一个能工巧匠,更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而且还要掌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
(1)你能全面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吗?(如表2)
表2显示:调查中,三个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中,“非常不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师生占比,职高阶段的师生居多,约 占50.74%;中职次之,约占33.49%;高职师生最少,约占9.20%。“较不了解”现代学徒制的师生情况与上雷同。但在“了解”“比较了解”“非常了解”的调查中,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升高,师生越来越了解现代学徒制,尤其是高职学校的师生这三者占比74.33%,远远高于中职的40.47%和职高的21.33%。由此可见,办学层次不同、学生年龄层次不同,师生对现代学徒制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也不同,呈现出占比愈来愈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符合先前假设,并在访谈中进一步得到验证。职高学校虽然也属职业学校,但其整体教学任务还是放在升学上;中职学校由于观念、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很难深入进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高职相对就好很多,这些学校发展观念新、资金充足、师生能力强,能够为实现现代学徒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2)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如表3)
表3显示:在“不实行”“偶尔实行”“常实行”三个选项中,中职阶段和职高阶段的师生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力度不够,说明职高和中职阶段对这一比较先进的培养模式不适应,也说明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广大师生中推广。高职阶段的师生参与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对于“常实行”占比最高,达到53.26%,说明高职阶段师生已经有较多的条件实行这一培养模式。可见,重视高职阶段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培养,才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环。
2.关于师生在校企合作中角色扮演的调查
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应该自觉把自己融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相关合作,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岗位需求,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从企业生产实践中获取知识技能,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然后再教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1)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你承担或参与过人才培养目标或方法研究了吗?(如表4)
表4显示:职高承担或参与比例为22.79%,中职承担或参与比例为34.88%,高职承担或参与比例为55.94%,这说明大部分师生在承担或参与校企合作的程度是随着办学层次的不同而不同。办学层次越高,师生承担或参与程度越高,反之亦然。由于大专层次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较为成熟,教师愿意带着学生一起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一起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在调查中,也有少数师生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项,笔者后来在访谈中找到了答案,原因在于一些师生根本不知自己在校企合作中能起什么作用。
(2)经过校企合作,自己在專业技能方面是否有所提升?(如表5)
表5显示:包括教师在内,职高阶段师生认为自身专业技能“没有提升”的占职高调查人数的70.59%,认为有“较大提升”的仅占调查人数的19.85%;中职阶段师生认为有“较大提升”的人数占比达48.84%,而认为“一般”的占比为28.74%;高职阶段的师生认为自身在专业技能上通过校企合作都能得到“较大提升”的,比率达84.67%。结合访谈,以上调查之所以有如此差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高中往往将升学作为中心工作,师生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期未来能够考上高一级的学校;二是中职学校的生源不是太理想,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热情不高,导致其在技能方面并没有提升,这也反过来影响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导致教、学不能相长;三是高职阶段的学生是经过高考而进入学校的,所以学生的目的性特别强,师生之间也较能形成一种相互成长的默契,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当然教师的技能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3.师生是否具有赛事举办的常规化思路
有人说“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将技能大赛引入课堂,使之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经常化、常规化,实现师生技能的双双提升。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职业院校的师生参加各项技能大赛,能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二是职业院校的师生要对各项大赛中的专业技能具有评价、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1)你所在的学校经常举办各类型的技能竞赛吗?(如表6)
表6显示:三个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关于举办各类技能竞赛的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其中,认为“不经常”选项中,职高占调查人数的69.12%,中职占调查人数的66.51%,高职占调查人数的69.73%;认为“经常举办”在三个层次的学校中的占比均不足20%,并且同一層次学校出现的情况极为类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访谈中可知,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举办竞赛比较费时费力,周期比较长,导致一些教师和学生失去积极性;二是举办竞赛需要资金,由于部分院校资金短缺,尤其是职高和中职学校,导致竞赛举办不力;三是管理者的观念落后,认为举办竞赛没有必要。因此,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转变职业院校管理者的观念实有必要。
(2)你对学校举办的各类型技能赛事参与了吗?(如表7)
表7显示:师生选择“没有参与”的情况,职高占比为80.88%,中职占比70.23%,高职占比为65.90%。从占比上看,选择“没有参与”的情况是随着不同学校的层次而发生变化,参与的比率逐步提高,但“没有参与”的人数仍然占绝大多数。从表7中显示的“偶尔参与”和“经常参与”的调查情况来看,各办学层次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热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一是学校没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认识到教师是技能竞赛的直接参与者;二是学校对此的宣传、动员不足,没有营造相应的技能竞赛的氛围;三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关于技能竞赛,投入相对较多,对于师生,尤其是学生而言,投入了却不能产出,将会极大地挫伤师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培养“工匠之师”的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所有办学层次的职业学校都在对师生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尽管其参与程度差异较大;二是师生参与程度随着学校层次的提高,实践技能训练就越频繁;三是所有层次的学校并不是所有师生都参与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也并没有覆盖到全体师生;四是只有重视和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才能培养更加高级的技能熟练的人才;五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这是打造“工匠之师”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这个前提和基础,才能进一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工匠之师”的实施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方向迈进,职业教育所担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对职业教育“工匠之师”的培养刻不容缓。根据以上调查,结合职业学校的发展实际,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工匠之师”以下培养途径切实可行。
(一)加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实施现代学徒制能够全面、切实地把师生由课堂引向实践,使师生在实践中协作,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使师生在“工匠之师”的“匠”方面成为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的能“工”强“匠”。
(二)全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仅仅是校企合作的一种形式,校企合作的实现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师生应该树立宏观的“学校即工厂,工厂即学校”的理念,把教学带进工厂,把工厂融入学校,实现双向发展。师生还应该树立微观的“班级即公司,公司即班级”的理念,用公司的模式来管理班级,把公司实景全部融入班级中,融入教学中,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室班级授课制。
(三)重视举办或参加技能竞赛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校若要将师生取得的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手段莫过于举办或参加相应的技能竞赛。当然,举办技能竞赛要分级别,如班级竞赛、专业系(部)竞赛、校级竞赛,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举办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竞赛。无论哪一个级别的竞赛,学校都要对获奖者进行激励。这样就会形成一个“上下呼应、内外联动”的竞赛机制,将对“工匠之师”的培养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责编 李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