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文物
2018-11-16文丨整理报道
文丨整理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中提出“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需创新”,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唤醒“沉睡的”文物,是时代对文物保护与文物传承的考题。
“曲高”不能“和寡”
文物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民族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基因就融在其中。保护文物,就是在保护我们国家的“金色名片”,就是在强化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一代人,都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当代文化的建设者,更是未来文物的创造者。今人留下的历史文化印记,也将成为后人认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重要档案。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拿出守夜人的意识,保护好从先辈传承下来的遗产,更要激发创造者的豪情,为后辈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遗产。
“文物是民族历史的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一旦被毁就不可追回了。”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先天拥有丰富的见证历史的宝贵文物,在广阔大地上散落分布着诸多珍贵遗产,在古籍里书写着大量充满“魔性”的文字。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始终没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没能完全发挥出其价值。
在工业化与城市建设大潮中,文物损毁严重、传统村落消失、非遗传承遭遇瓶颈……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依旧困境重重。
一段时间以来,文物工作被一些人视为曲高和寡,乏人问津,文物收藏在博物馆的库房里,意义是不大的。文物要与公众见面,要把历史的信息、文化的信息和审美的信息,传递给当下的人。
文物展览曾经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具有一定知识门槛的、高高在上的享受。
在文物保护中,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发、忽视保护的现象,只讲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以文物利用为名搞开发经营,甚至把文物建筑变为私人会所。如何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把握好利用的“度”,是摆在中国文物工作者面前的现实任务。
我国现存文物占地面积近国土面积的1%,大部分位于城镇建成区和农村用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频繁,文物保护利用面临的土地、资金、民生等问题十分尖锐。“全域旅游”语境下的文物保护利用,面临着普遍、被动、无序市场化的尴尬局面。文物保护利用与现实的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尖锐,需要依靠经济手段去转化矛盾、实现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利用。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散落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就是我们的“源”与“根”。以文物保护为抓手,传承好传统文化、涵养好当代文化,就相当于为我们自己固本培元。
“活起来”才能“火起来”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单纯的文物展示馆,文物陈列在展示柜中供观众观赏,冰冷的展柜将观众与文物隔离在两个世界里。随着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大幅提升,文物展览已经成为一项大众性的文化活动,人们越来越渴望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冻起来”的文物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
日趋强烈的社会文化需求,风起云涌的新兴技术,为文物工作带来无限可能。
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因精彩展览吸引大众排起“长龙”。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和“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带动“首博热”。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故宫博物院,2015年“石渠宝笈特展”引发“故宫跑”,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再现争先恐后观展的盛况。这些文化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展览“让文物活起来”,证明了广大民众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了展览之外,还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也都收获了不俗的收视率,受到观众好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推出的一系列“脑洞大开”、令人惊喜的文创产品,除了有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变“萌”之外,还有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帽伞、八旗子弟兵调料罐、尚方宝剑为外形的中性笔、印有雍正帝“朕就是这样汉子”字迹的折扇、400多款形态各异的手机壳、“正大光明”的充电器、“奉旨旅行”和“如朕亲临”的行李牌等趣味商品……通过结合新时代各种新潮平台的营销,故宫的文化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朋友圈里出现一款又一款被刷爆的故宫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坚持的“萌态度”与“萌趣味”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回应,真正让文物“火”出了新高度。
在“让文物活起来”的行动中,实践者已经不仅是文博单位,而是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以文博单位为主体,企业协助,全社会共同参与。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言,如今,在超级互联的世界里,社会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博物馆也必然融入这一潮流。博物馆是连通社会生活、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新科技、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还包括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因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来说,也可谓正当其时。
事实上,一座博物馆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动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来加以表达,采取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涵,传递出社会“正能量”,这些方法恰恰是讲好文物藏品故事的重要元素。
一个有利于“让文物活起来”的生态已经形成雏形。不过,要在实践层面增强“活态”,作为主体的文博单位仍需排除一些内部工作体系中的障碍。
比如,策展人制度虽已得到推行,但是我国策展人团队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认为,当前博物馆内的业务人员中复合型人才偏少,导致思维观念局限于馆藏文物的内容,“只在类别上搞展览,而不是从社会、历史层面,甚至是多层面,包括美学、民族学等(来策划)。”
陈卓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策展人团队的培养,从复合型人才抓起,可扩招美学、艺术史的人才;另外也可以尝试聘请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客座策展人”,跳出以往团队专业的局限。
在政策层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都为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了保障。
湖北省恩施州博物馆馆长董祖斌作为基层博物馆的“看门人”,曾撰文提出过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地方对博物馆的资金政策能不能“活起来”。
董祖斌认为,财政资金对博物馆免费开放进行了部分保障,但是由于开放的层面不断扩大,开放水平要求不断上升,预算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活起来”的要求。
“由于预算资金在执行上过于僵化,该使用资金的地方不能使用,制约发展。因此,需要在资金政策上‘活’起来。”董祖斌说。
有文博领域观察者分析:“其实,‘让文物活起来’不仅是出于文物事业的切实需要,也是处于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新政的通盘考虑下。”
董祖斌希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可以“让博物馆能围绕文物‘活起来’较为灵活地使用资金,保证博物馆能合理合法的收入和使用预算之外的资金,增强‘活起来’的服务基础。”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固守传统的理念和方式必然会与时代脱节,尤其是现在年轻人的审美特点更需要多元化的文物展现形式来满足。要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离不开现代化的讲述方式,一些文物纪录片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在表达方式上契合了观众的需求。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能够融入民众生活,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文物中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才能得到释放,价值作用才能有效发挥。
正如习近平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演讲时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