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产业扶贫及其瞄准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8-11-16牟秋菊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牟秋菊

(贵州理工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中国农村减贫取得的成效为世界所瞩目。随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间的临近,我国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小康建设道路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国学术界在近十年对扶贫问题的研究也在快速的累增。反贫困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难题,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学者都在持续地探索和研究,各国政府也在努力实践。同时,反贫困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即使到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也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而更多维的相对贫困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反贫策略调整。

在我国政府主导的现行反贫战略中,主要以开发式扶贫作为主要方略,开发式扶贫的关键意义是培育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以发展对象的能力提升来改善其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稳定脱贫。开发式扶贫也常常被产业扶贫指代,其目标是通过发展产业,吸纳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进行产业发展,提升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精准扶贫被提出以来,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精准扶贫实践的难点就在于“难精准”,尤其是在产业扶贫中,如何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贫困人口、提升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已成为产业扶贫实践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对产业扶贫的关注和研究在不断深化,因此,有必要对产业扶贫及其瞄准的相关研究概况进行系统的探索和把握,厘清前期研究概况,为产业扶贫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以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实践的健康发展。

1 国外反贫困研究中关于减贫的研究

国外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开始较早,一般起始于对各国致贫原因的探索,最终落脚于对如何减贫的探究。有侧重于强调引致贫困的外部原因,资本不足、收入分配不公等。讷克斯[1]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贫困的原因是资本形成不充分,易形成“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认为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从宏观层面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实现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并不是纯粹的经济现象。舒尔茨[2]指出,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和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过分轻视,反贫困主要应侧重于对贫困人口的教育等公共投资;马尔萨斯[3]提出,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否则贫穷是人类不可改变的命运。也有从制度变革提出反贫策略。缪尔达尔[4]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中技术进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呈现出一种“循环积累”的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制度变革来改变收入与产出之间的不良循环。

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对贫困成因的分析,多将重点放在为什么一些国家会贫穷上面,而非着眼于为什么人口中的某一部分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通常认为,当经济总体繁荣时,贫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其研究重点是在详解发展与繁荣的进程上,而很少反映贫穷与饥饿的根源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更注重探索贫困线以下人口的致贫原因,还注重分析收入分配不公和能力缺乏对贫困的根本性影响。阿玛蒂亚[5]指出,贫困的实质是能力缺乏,因此,在研究贫困问题时应转向以可行能力剥夺视角来研究,从穷人的现实出发、投资于穷人的组织能力、变革社会规范,着重提高贫困者的参与能力。在发挥贫困农户理性,遵循市场规律,利用金融手段促进贫困者发展产业方面,尤努斯[6]则有突出成就,认为造成穷困的根源并非是由于懒惰或者缺乏智慧,而是穷人缺少发展产业的资本。所以他致力于开创和发展基于市场需求的“微额贷款”,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有产业发展项目的贫困者),他的微额贷款扶贫理论和实践既充分尊重和利用市场规律,又切实调动了贫困农户的发展生产的能动性,堪称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典范。

国外对如何减贫的研究由主张外力驱动、政府主导、制度变迁逐步转向了注重权力赋予、尊重贫困农户理性、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贫困农户提升能力的研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及实践为我国减贫研究提供了有力借鉴,为我国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及实践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贫困问题具有历史性、区域性、社会性等特征,因此要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需要在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贫困理论及实践。

2 国内关于产业扶贫及其瞄准方面的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末(1987年)国内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研究逐年增多,主要是结合我国不同时期农村贫困的特点,分析贫困线下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农村减贫思路或策略,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只阐述与产业扶贫及其瞄准相关的研究概况。

2.1 研究数量

随着我国开发式扶贫政策的推进、产业扶贫的大力推行,理论界近几年来对产业扶贫的研究逐渐增多。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作为搜索来源,分别以“产业扶贫”“精准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为主题、关键词、篇名等进行索引,根据索引及查阅情况(表1)进行阐述及分析。

表1 2017年以前期刊文献数量的分布情况

以“产业扶贫”作为篇名索引最早出现的期刊文献时间为1987年,仅1篇。以“产业扶贫”为关键词进行索引最早出现的期刊文献是在1996年。以“产业扶贫”为主题进行索引最早出现的期刊文献是在1994年,也仅有1篇。在1994—2010年,以“产业扶贫”作为主题索引出现的期刊文章逐年增加,但16年间总数也仅为123篇,年均发表数量不足10篇。2011年以后增速较快,2011—2014年累计发表的期刊文献数为282篇,2017年一年就高达1 859篇。以“产业精准扶贫”为主题搜索发现,最早的期刊文章在2014年才开始出现,仅1篇,但之后增速极快,在2017年一年就达到了503篇。以“产业扶贫”“产业精准扶贫”为主题搜索2010—2017年的文献分布数量走势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7年产业扶贫及产业精准 扶贫期刊文献的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2015年后无论是产业扶贫还是产业精准扶贫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数量均快速增长。

2.2 产业扶贫研究阶段划分及研究程度

根据对搜索文献的查阅及我国政府实践的情况,可以大致将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划分为4个阶段。

2.2.1 初步探讨阶段

1994年以前产业发展带动扶贫的初步探讨阶段。根据文献搜索的情况,国内以“产业扶贫”为主题的期刊文献最早出现在1994年,仅1篇,而以其作为篇名搜索到的有21篇。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关于发展产业对带动农村扶贫的简单探讨,通常是部分地区的实践工作者根据当地发展产业的一些做法开始探讨产业发展对扶贫的意义。邢燕芬[7]结合山西的情况指出,产业扶贫的实质是通过扶持主导产业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它同单纯的企业扶贫、项目扶贫相比,具有更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2.2.2 基础研究阶段

1995—2010年,产业发展带动扶贫的基础研究阶段。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了要依托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兴办二、三产业等发展要求[8],因此,发展产业带动扶贫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进一步提出,要把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重点,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9]。因此,关于产业扶贫的相关研究开始逐步增加,但在2010年以前相关的文献数量仍较少,而且研究深度不够,在2010年以前CNKI所有索引到的期刊文献中仅有3篇文章是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其余文章有50%是作为政府宣传类的一些文章,内容主要是一般性的讨论发展产业发展对部分农村区域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探讨,对产业发展如何更好地作用于扶贫开发的理论研究尚未深入。

2.2.3 正式研究起始阶段

2011—2013年,产业扶贫方式的正式研究起始阶段。产业扶贫在2011年以前未正式列为政府主导扶贫的一种方式,而是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才正式列入政府的专项扶贫中[10]。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得到共同的认可,因此,2011年以后产业扶贫的关注度开始提升,研究也逐步加深。在这一阶段产业扶贫被正式列为专项扶贫的一种开发扶贫方式,产业扶贫在各地的实践受到的关注不断增加。这一时期产业扶贫的探讨包括对各地推行的模式、产业扶贫机制、产业扶贫政策等。

2.2.4 深入研究阶段

2014年至今,产业扶贫政策及实践的深入研究阶段。精准扶贫提出后,尤其是2014年将精准扶贫作为扶贫开发“五个一批”的最主要扶贫方式之后,产业扶贫在开发式扶贫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肯定,产业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学术界对产业扶贫的关注急剧增加,研究深度也得到凸现。2017以前以产业扶贫为主题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上的文献总量为352篇,2014—2017发表的达314篇,占89%。在这一时期,许多学者深入产业扶贫的县乡、项目点等进行深入跟踪调查,采取了案例实证、计量实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产业扶贫政策及其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产业扶贫瞄准程度和目标实现等问题尤其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

2.3 产业扶贫研究的主要内容

2.3.1 关于产业扶贫概念的研究

对于产业扶贫的研究文献虽多,但对其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的文献并不多,现有关于产业扶贫概念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位学者的研究。徐翔等[11]指出,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产业集聚为依托、资源开发为基础,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工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专门化服务,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的经营机制,把贫困地区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统一为产业链体系,通过产业链建设来推动区域扶贫的方式。梁晨[12]认为,产业扶贫是通过造血的方式,即扶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解决贫困问题,使贫困户脱贫致富。汪三贵等[13]指出,产业扶贫是一种建立在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上的能力建设扶贫模式。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进入由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链体系中,以解决贫困农户独立发展产业能力弱的问题,从而实现贫困户的持续稳定增收。对产业扶贫的概念没有过多的争讨,但都有一些共同的认识,如产业扶贫是一种造血式的开发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是建立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产业应形成规模等。

2.3.2 关于产业扶贫模式及机制的研究

由于产业扶贫一般需要企业、合作社等多方市场主体加入,所以在实践中如何形成多方受益的联动关系及一些可复制的发展模式成为探讨的热点。黄承伟等[14]以重庆市涪陵区产业扶贫实践为例,指出了该地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农业产业扶贫机制的创新,即在城乡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制度革新。覃建雄等[15]以秦巴山区为例,将旅游产业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为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旅游景区扶贫模式、自然生态旅游扶贫模式、红色旅游扶贫模式、三国旅游扶贫模式、城镇旅游扶贫模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旅游商品扶贫模式等8种模式,并探讨了投融资、区域协调等保障机制。白丽等[16]以河北易县的食用菌产业作为个案,指出从贫困地区特性、龙头企业模式与合作社模式的对比来看,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更适合农业产业化扶贫,但要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和调节关系。范东君[17]将湖南湘西州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划分为“强市场+弱政府”型、“中性市场+中性政府”型和“强市场+弱政府”3种类型。

2.3.3 关于产业扶贫实践困境的研究

随着对产业扶贫政策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扶贫政策目标的实现及产业扶贫实践困境。马良灿[18]认为,产业项目扶贫运作逻辑受到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体三个行为主体利益博弈的影响与塑造,产业化扶贫政策运行脱离地方实践和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国家意志和贫困群体主体性需求难以实现。梁晨[12]通过对武陵山部分地区的产业扶贫调研指出,产业化意味着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扶贫本身则属于社会政策范畴,是通过行政手段配置公共资源的机制,其目的是使贫困人口获得产业发展的能力,从而脱贫致富。因此,市场逻辑与行政逻辑之间的张力如何调节和消解是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地方政府要在实践中解决的首要问题。莫光辉[19]认为,产业扶贫在各地存在产业趋同、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缺乏、绿色生态保护有限、风险抵抗机制不健全、科技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深入阐释精准扶贫方略和产业扶贫实践的相互关系以及精准扶贫方略对产业扶贫实践的新要求后,指出了注重政策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协调作用、建立有效的利益捆绑机制与精准共享机制、重视风险保障机制的建设等优化路径。邢成举[20]指出,存在地方政府从追求政绩出发的扶贫工作行政逻辑让扶贫决策权力过于集中,龙头企业和大户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让产业扶贫资金面临资金流失和精英俘获的结构性困境;村干部从树立和巩固个人权威,维护乡村治理秩序和享受公权力外溢效应的角度出发,让扶贫面临对象偏差、资源流失和工作合法性削弱的结构性困境。

2.3.4 产业扶贫及其瞄准方面的研究

在精准扶贫概念进入理论研究视域后,理论及实践领域都意识到产业扶贫尽管作为开发扶贫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产业作为精准帮扶的重要手段应服务于精准脱贫目标,因此对贫困人口的受益程度、产业扶贫农户利益联结等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步增加。文献主要集中在2015年以后。孙兆霞[21]通过对贵州5年的扶贫产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产业扶贫的落地方式明显脱嵌于社会基础,仅以单纯经济目标甚至GDP政绩目标为牵引的实现路径尤为值得警惕。被规划的产业扶贫开发资源往往落到非目标群体身上,项目实施偏离项目初衷扶贫目标,因为路径依赖而严重扭曲。汪三贵等[22]通过对乌蒙山区的调研指出,扶贫项目的宗旨是瞄准建档户,使其从扶贫项目中受益。但是通过对乌蒙山区6县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扶贫项目的总到户率还是不同项目的到户率,建档户和非建档户的到户率差异均不大,扶贫项目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益贫”特征。许汉泽等[23]通过对华北某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指出,产业扶贫项目在项目申请阶段容易被那些条件比较好的村庄所“捕获”,并没有把扶贫资源投入到最贫困的村庄,一方面偏离了精准识别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贫困村庄之间的不平等。李博等[24]以环京津贫困带的某国家级贫困县某村农业产业发展为个案指出,扶贫资源资本化后即依托合作社采用贫困户入股,盲目追求“大而全”规模化的扶贫模式背离了精准扶贫追求“小而精”和产业扶持到户的基本思想,产业扶贫走向了重产业而轻扶贫的逻辑,产业扶贫济困的功能甚微,从而使产业和扶贫处于一定的脱嵌状态。黄承伟等[25]认为,由于贫困户在产业扶贫中的“被动参与”和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依然存在扶贫资源无法有效“落地”、贫困户与“农村精英”受益不均等现象,这些现象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精英俘获”的新特征。

3 简要述评

通过对目前国内精准扶贫及产业扶贫相关文献的检索和梳理发现,农村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最重要的扶贫方式在近5年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产业扶贫的研究从农村产业发展一般带动作用的研究,到对产业扶贫成功模式、经验总结等的肯定研究到对产业扶贫实践困境及其目标背离等的否定研究,逐步实现了由表及里深入本质的研究;从单纯的产业扶贫研究到产业扶贫及其精准目标实现相结合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中国特色扶贫理论及产业扶贫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同时对改进和指导产业精准扶贫更好地服务于扶贫开发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既有研究中,仍然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或者可理解为产业精准扶贫有待进一步加强的方面。一是已有的产业扶贫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业扶贫的模式、产业扶贫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缺乏对产业扶贫机理的理论分析研究,缺乏从政府精准扶贫治理层面对农村产业扶贫的逻辑展开讨论,缺乏对产业扶贫政策实践中政府、市场主体、贫困农户三者行为的理性分析。二是已有研究及实践中存在将“产业”扶贫与“产业化”发展相混淆的倾向,在论述“产业”扶贫中通常以“产业化扶贫”来替代,对“产业扶贫”概念或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而概念的混淆必然造成对产业扶贫机理的曲解,从而使得研究不能深入把控问题的关键。三是已有研究对产业扶贫中政府的行为关注多,但对产业扶贫中市场机制作用研究少,对产业扶贫实践问题的指责和批评研究多,但对于如何解决现实产业扶贫实践困境的对策研究相对缺乏。对产业扶贫虽有个案观察,但对整个实施过程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和理论解释,研究需要开拓。四是对产业扶贫“精准”的含义把握不够全面,已有研究主要锁定精准脱贫目标,但对产业扶贫产业定位不精准的现实分析不足,对产业扶贫“精准”内涵的理解尚需拓展。因此,关于产业扶贫的内涵、扶贫机理、运作机制,产业扶贫中市场的逻辑、参与者角色边界、贫困农户等靠要思想破除等系统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