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意境营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8-11-16邬丛瑜卢山陈波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典营造意境

邬丛瑜,卢山,陈波(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对现有的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大致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归纳总结现存研究中园林意境的营造途径主要集中于诗格、画理、典故、风俗、道德、宗教等方面,指出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局限于文化角度,仅体现了意境营造的外在因素。建议今后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可结合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的需求角度探讨现代园林意境营造途径,以期为园林意境的解读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意境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们思维中的一种抽象造型观念”[1]。园林意境是基于山水诗画、游记出现的,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2]。作为园林意境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等不同朝代的文人在继承园林意境营造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为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中国园林,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将园林意境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内涵丰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历代造园家探寻的焦点,其中体现的文化特点是中国古典园林魅力依旧的重要原因。唐朝张璪认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意境创造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美学研究者中,宗白华给意境的界定为“造化与心源的合一”。目前学者对园林意境的定义还不完全统一,关于对园林意境的营造途径也众说纷纭,从玄禅哲学、园林美学、文化学等角度研究的也不胜枚举。

本文是对园林意境营造现状的研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按照道理来说,研究对象应为所有与园林意境相关的学术活动、专著及论文。但由于受时间和能力所限,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代国内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研究论著,并按照专著、硕博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进行分类研究,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方法,归纳总结目前研究成果中的园林意境营造途径,联系当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趋势,指出现存研究中的不足和以后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知往鉴今,也为今后现代园林意境营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借鉴。

1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集建筑、山水、动植物、雕刻、园艺、诗画等于一体,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品,深浸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蕴。儒家思想、禅宗思想、道家思想等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从而对于古代造园艺术也有深远的陶染作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是造园家们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通常寓情于景,以物比德,来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乘物以游心”般物我两忘的境地。正如王国维所说:“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往往采用师法自然的手法来营造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都是目前现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充分展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也能发掘出造园手法的深层内涵。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指的是意与境所统一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有着深厚的文化、哲学、社会、心理、美学等基础[3]。孔子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流动的水与沉静的山虽性质不同,但运动结构相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也可以说是“异质同构”的同形关系,造园家重视季节、云彩、水体、倒影等无生命事物的表现性,将意充分表达在这些实景中,是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思的契合,用实景来展现或暗示园主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景与人相迎而不相伤,超越了现实的束缚与功利的计较,心性得到了解放,感到从容悦适,达到审美自由之真乐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构成不外乎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艺术家直接通过对于大自然的观照,对人生意义的领会而激发的审美意境;第二种是艺术家间接借用他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社会体验而创造的审美意境;第三种则综合了前两种,引用他人对人生社会的体会用传统文化中的素材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意境。这与我国园林界泰斗孙筱祥先生提出的“三境论”思想不谋而合。孙先生认为,触景生情可达到理想美的“意境”,从而进入生境、画境、意境三境互相渗透、情景交融的高潮。

2 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研究现状

2.1 相关专著

自古以来,中国的园林学者一直将中国古典园林捧在手心,如若珍宝,从未放弃取其精华。计成的《园冶》、李渔的《闲情偶寄》、文震亨的《长物志》等都是园林领域的经典专著。近现代也涌现出不少园林专著。汪菊渊[4]的《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从园林发展历史的角度提到了园林意境的营造。陈从周[5]的《说园》谈景言情,论虚说实,对造园理论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彭一刚[6]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从古典园林的空间环境角度对景观意境的效果进行了阐述。赵春林[7]在《园林美学概论》中探讨了园林美学和园林艺术,认为“意境”是园林艺术追求园林美学的过程和结果。周维权[8]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提出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特点。金学智[9]在《中国园林美学》中对园林美的物质与精神构建、园林意境的整体生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梁隐泉等[10]在《园林美学》中提到了诗画与园林意境创造的关系。夏慧[11]在《园林艺术》中表示可通过文学修辞手法、文学诗词、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刻、音乐、建筑等)表现园林意境。冯纪忠先生[12]在《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中提到意境就是主观思想、文化,认为作品要融入世界,形成意境,需要有文化的同质性和独特性两方面。

园林意境离不开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国美学对意境这一传统范畴的阐释早就存在,其理论也随着时间的推动而不断发展。王国维[13]在《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解说就区分了和古代美学的不同。宗白华等[14-15]在《美学与意境》《艺境》等专著中拓展了意境的研究范围。叶朗[16]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讨论了意境说的诞生,意境的内涵与外延等,丰富了意境理论。夏昭炎[17]在《意境概说:《中国文艺美学范畴研究》中从义界、形态、创作、鉴赏和源流这五个层次全面分析了意境理论的体系,从“点”的局部突破演绎成“面”的整体,让意境学更具完整的形态,在意境研究史上有着开创意义。李昌舒[18]在《意境的在哲学基础:从王弼到慧能的美学考察》中从玄学、禅学的角度探讨意境哲学本源。赖贤宗[19]在《意境美学与诠释学》中讲述了禅宗道家的意境美学,进行以诠释学为核心的中西美学对话。张炳煊[20]在《意境文气的阐释及其他》中主要从“意境论”“文气论”“美学论”阐释意境的学术性。王德岩[21]在《意境的诞生:以体验方式为中心的美学考察》中以“体验方式”为焦点,将“意境论”与佛家之间的多重关系贯穿全书,考察了“意境”在文化史中的诞生和自觉,进而分析意境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界限。古风[22]在《意境探微》中重新解释了古代美学史上关于“意境”的主要看法,从多个方面解说和探究了“意境”的内涵和本质等尚未有定论的问题,回顾了20世纪的“意境”研究成果,并对21世纪的“意境”研究走向作了预测和展望。

2.2 相关硕博学位论文、期刊论文

中国知网是我国知识资源总库,从中可找到中国期刊、中国硕博学位论文、中国重要报纸、中国重要会议文论等数据资源,是国内较为权威、涵盖较为全面的知识资源平台。目前为止,从CNKI数据库中搜索以“园林意境”为主题的关键词,出现540余条搜索结果,通过计量可视化分析可分别得到总体趋势分析图(图1)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图2)。而搜索以“园林意境营造”为主题的关键词,则出现70多条搜索结果,通过计量可视化分析可分别得到总体趋势分析图(图3)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图4)。从图中可见,以“园林意境”为关键词发表的论文数量从21世纪初逐渐增加,2010年达到顶峰,近两年发文量较为平缓。以“园林意境营造”为关键词的论文在2013年达到高潮,近几年的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园林意境”和“园林意境营造”与中国古典园林联系最为紧密,可见学者们在研究园林意境营造时普遍涉及中国古典园林。

图1 以“园林意境”为关键词的发文量总体趋势

图2 以“园林意境”为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相对于著作中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一般能代表某一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21世纪以来对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的研究动态[23-31]大致如表1(不包括与专著重复的内容)。

2.3 研究总结

综上所述,关于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以期刊杂志论文、高校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学术专著为主,会议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类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研究者主要是园林从业人员和高校师生(以风景园林学、建筑学、林学为主)。现代学者对于意境研究中“境”的范畴多从唯识进行考察。“意境”中的“境”不是简单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鸟一鱼,而是整个造化自然。

意境由“意”和“境”构成,是人(主体)与景(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文献资料中多以“景”为研究重点,缺乏对“人”这个主体的关注。目前的文献对园林意境的全局结构和层次做了深入的剖析,而有关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的研究,大致可归纳为:①运用借景、对景、引景、框景、隔景等构景方法改变空间布局;②采用写意、比拟、比德、联想等造园艺术手法;③借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铺装、景观小品、气象变化、四季时令等虚实要素,主要从形、影、声、色四方面影响感官;④结合文化典故、神话传说等,以园名、题咏、匾额、对联、碑刻、诗词、绘画等为载体点景明志。其中从生理感官层面出发的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其中以视觉、听觉、嗅觉为主,触觉和味觉相关研究相对而言较少。部分寺庙园林意境的研究中涉及了风水五行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其营造途径也不外乎以上4种。以“人”为切入点,目前的文献仅涉及如何从人的生理感官角度营造园林意境,体现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初级的生理需求,并未提及满足更高级的需求。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的一切行为活动受制于人的属性,“意境”中的“意”通过主体“人”得以实现。根据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的归纳结果,目前我国对意境结构的专题论著和理论研究多集中在文化角度,这属于园林意境营造的外在因素,只有少部分研究人员提到了生态设计、场所感与归属感的营造、人的参与等,对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综合的、整体性、内在的研究深化与优化不足。

图3 以“园林意境营造”为关键词的发文量总体趋势

图4 以“园林意境营造”为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表1 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注: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得资料整理编制。

3 讨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32]古人尚追求官能快适与统摄五觉基础之上的“心觉”的悦适,现代人追求五感与心理需求的满足,体现了人的自然天性。宗白华所提倡的意境创构是“求返于自己的深心”的要求[33],和中国哲学的重视体悟的传统是一致的。根据康德的划分,“外部经验”依赖感官,“内部经验”来自内在的体验[34]。园林意境的营造就是要达到“外部经验”求返于内心和“内部经验”的交融互渗,这种融合性的感受能使人体会到生存的圆满与内心的充实。人只有生活在真正的符合人性的状态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感,人只有生活在符合真正的人性需求的文化状态之中,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好。从思维方式上看,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感应、共颤,彰显出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意向性思维,而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认知型思维。中国传统造园思想中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也是对美的探索,是对那种能给人带来美好感的寻觅,也体现了智慧与谦卑的心性。从精神的视角来体察则是代表着美好的憧憬,代表着与更高的真实交流的愿望。这种时候人能够摆脱种种纷扰与分裂,得到精神上的和谐、安恬、温暖、寄托和安慰,找到生存价值感和意义感,从而带给人内在性的快乐。这才是园林意境营造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毕竟现代园林景观与中国古典园林在服务对象、设计要素等方面有所不同[35](表2),虽然两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两者在历史上有先后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也有深刻的影响,但是现代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研究不能被束缚和捆绑,需要有新的拓展方向。

表2 现代园林景观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大致区别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不少学者认为西方造园追求形式美,而国内造园追求诗情画意般的氛围即为“意境”。然而不管是西方园林“悦目”的体验,还是中国园林“赏心”的感觉,都可以说是意境的体现。从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感知等角度出发,国内外有关学者针对行为—环境—内心感知三者有机结合的方式与效用的研究颇丰,并在各种由不同的个体之间产生的物理感知差异中发现了一定的规律。Bourassa[36]的有关研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由此为基调,阐述归纳出两种不同的美学感知派别。其一秉持了生物学的认知体系,强调出因周围环境的移景而对人催生的内在愉悦是出于人的内动力——即自我期望与庇护;而另一种则以文化影响为内核,着重分析出带有文化内涵的园林物景对于人愉悦感的精神层面的催生作用。而这一研究观点恰与国内学者们研究的古典园林意境方向不谋而合。园林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这得到一致公认,但也不代表国外的园林无“意境”可言。国外园林设计师在创作时也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其园林作品中,只不过在意会时依附我国传统文化为成长背景的就成了“局外人”,其园林艺术中也没有“意境”这个概念。中西艺术的观照法都趋向于无限的空间,但这“无限”中却含有不同的意趣。西方艺术中的透视,视线驰于无极,而中国艺术的传统意境却表现出回旋往复的意趣。既然“境生于象外”是对有限的象的超越中获得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那么这种意境的体验应该不止限于中国艺术。意境是具有普遍性的,虽然从审美的范畴角度来说,意境是从中国文化中产生,但其应用和影响并不局限于追求官能快适与五觉基础。冬去春来,四季更替,阴阳惨舒,朝夕变化,在短暂与长久、瞬间与永恒中获得统一,得到安顿,是较为高级的意境之感。

现代社会的忙、快、物质化以及日渐外在化的性质,缺乏对人真正的需求缺乏关注。单从物质与感官层面的满足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感,连人的最基本的需求都达不到的景观是不合格的。感官层面的快乐是需要的,但如果以牺牲人的内在需求为代价,超出了人性许可的范围,那么可能造成南辕北辙的局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元素和人内心的美好感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类与自然也总有一种皈依的深深的愿望,这就注定了自然元素在人的文化世界及精神世界中永恒性的价值。那些自然元素总能唤起人们某种深层的情感,自然也总是或隐或现地通过种种方式指引着人类前行的航线。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是观山水自然,还是欣赏艺术品,其目的都是为了找到性灵的寄居之所,能够做到对现实纷扰的避缘息心,投入到清净无染的精神世界中,实现心灵的自由无碍。

中国人对其内在生命价值的认识,并不指向宗教上帝或神,而力求在现世人生中获得安顿与幸福,这一路标指向的是审美,并通过主体“人”得以实现。作为社会活动的关键参与体,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活动往往被人的基本需求所约束。在现在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时代,在研究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相关论述时,我们可从园林意境营造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进行剖析(图5)。其中,内在因素可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外在因素体现在文化角度上。作为目前较为权威的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讨论了人的基本需求,这也反映了园林意境营造的内在因素。因此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类型的基本需求角度以及文化角度出发,拓展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的研究方向,对于园林意境理论的完善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图5 园林意境营造的主要因素

4 小结

文化氛围对每个人的心灵都很重要,意义感、充实感往往由此而生。一种文化及所造成的氛围带来的不应只是那些看似实在实则虚妄的东西,它应能让心灵感受到某种充实及意义,应能带来一种被更高真实围绕着的感觉,或与更高精神力量交流沟通的感觉。目前国内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园林美学范畴、造园艺术、历史文化等方面,从古典园林、居住区、寺庙等园林景观的切入点较多,局限文化相关上,与人在环境中的感知牵涉较少。文化性是一个外在因素,人在环境中的感知与认知是更深入的内在因素。在满足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协调相适应的前提下,可从需求角度和文化角度出发,达到人之“意”,景之“境”。

意境范畴的重要性,在于它沉淀丰富的文化内涵,浓缩复杂的文化交流和纠结,渗透到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园林艺术就被涵盖其中。园林意境及其营造途径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书面理论研究,要结合实际情况,因意境是人在真实环境当中的感知并且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现代园林景观的使用者是大众,每个个体的思想境界、文化知识、生活经验、情感经历、艺术修养、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意境的感受不同。一个优秀的园林意境的营造可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舒缓内心的疲乏,驱除人们内心的焦虑,把人从功利甚至工作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用一种更加自由和自觉的直觉去体验和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满足的需求。这是一般的自然性的需求,沿着更有精神价值的方向前行,并使其不脱离一种包含着精神色彩的自然。

从使用者体验与感受的角度思考园林意境营造途径的核心与利弊问题在园林意境研究中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园林意境营造应体现时代的灵魂与脉搏,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生态为基础,关注人的基本需求,继承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璀璨遗产,怀有关怀文化的眼光,但不再局限于文化方面的设计,融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手法与现代游赏理念,结合理性与感性,避免外在化、客体化、形式化甚至格式化,同时在重视民族精神追求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创造易于大部分大众领悟的、兼具文化内涵和人性需求的现代高品质园林景观。

猜你喜欢

古典营造意境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怎样读古典诗词?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