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鸭“冬休”变“冬产”十措施

2018-11-16

今日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饮水器蛋鸭雏鸡

目前,农村有不少农户使自己饲养的蛋鸭在冬季“休闲”而白白减少了收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实验,摸索出了巧使蛋鸭“冬休”变“冬产”的措施。

1.调整鸭群: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消费性能好、体质强壮的蛋鸭。

2.防寒保暖:蛋鸭产蛋相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可采用以下方法仿寒保温:

⑴堵塞鸭舍、墙壁上的孔洞,更换坏瓦,以防贼风侵袭;⑵修好门窗,夜晚寒冷天气在门窗上覆盖草帘或双层塑料布保温;⑶在屋顶下加一个保温夹层或装天花板顶棚,阻隔冷空气进入舍内;⑷在舍内房顶下距地面2米处横架竹竿、木条,并用草帘或塑料布覆盖;⑸在鸭舍内地(架)面上厚垫干软垫草,确保鸭腹部不受寒;⑹加大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养8~9只,以利蛋鸭之间相互取暖;⑺采用暖棚饲养。选向阳、背风、近水源的地方搭建暖棚。按每平方米养8~9只,每间鸭舍养300只,建成长4.5米,宽8米的鸭舍。鸭舍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脊高3米,顶部后坡长。在东(西)山墙紧靠北端处留一个门。顶部用毛竹等搭成骨架,上面盖稻草,棚内地面铺垫甘草。

3.适时驱虫:入冬后及时给蛋鸭驱1次蛔虫,每只鸭用驱蛔灵粉碎后拌在饲料内喂服,这样可使鸭身无虱,增强鸭的体质有利于产蛋。

4.调配饲料:冬季蛋鸭除产蛋外,还要抵御寒冷。因此,必须增加蛋鸭饲料中的热能。参考饲料配方:玉米40%、糠麸23%、碎米10%、菜籽饼5%、豆饼10%、鱼粉7%、骨粉3%、油脂2%,以及微量的食盐。另外还要添加一些青绿饲料。如青饲料不足,需另加0.2%~0.5%合成禽用多维素。饲料内要掺过量沙粒,以助鸭消化。

5.合理饲喂:饲料粉碎配制后加温水拌匀,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度,拌成的料温达38℃左右,拌好趁热投喂。一般每天喂4次,5时、10时、15时和19时各喂1次。凌晨0时左右再加喂1次。尽量让鸭吃饱、吃好。

6.供应温水:气温低时,蛋鸭若饮用冰水或很冷的水,易引起应激而使产蛋量下降,因此要供应蛋鸭清洁的温水。

7.补充光照:蛋鸭产蛋期每天需16小时的光照。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必须人工补充光照,可在鸭舍内每5~20平方米安装1盏40~60瓦的灯泡,灯泡距鸭背2米高,并装上灯罩,使光芒集中照射在鸭体上,光照要均匀。每天早晚各开灯1次,21时关灯。

8.准确噪鸭:冬季噪鸭可增强蛋鸭的御寒能力和消化能力,使鸭多产蛋。做法是:每天蛋鸭下水前噪鸭10分钟,先开窗,平衡舍内外温度,然后轻轻地驱赶鸭群在舍内作缓缓转圈运动,当80%左右的鸭发出强烈的鸣叫声时,再让鸭出舍或下水。

9.合理放水:早上迟放鸭,晚上早关鸭,减少下水次数,缩短下水工夫。天气良好时,每天一般下水2次,每次5~10分钟。多云、无风天,上午下水1次,下午可不下水;下雨天雨停后再下水。

10.卫生防疫:每天要及时清除鸭粪,勤晒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外清洁卫生。每周将圈舍、食槽、用具等消毒1次。做好防疫工作,适时注射鸭瘟、鸭霍乱疫苗。

(据辽宁省畜牧兽医局)

如何防范禽流感疫情

家禽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症状:所见症状有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同时可能出现腹泻;有的病禽腿变红,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极度困难,甩头,严重的可窒息死亡。

散养禽户的日常管理:关好鸡场,锁好鸡舍,仅允许饲养人员和必要的场内管理人员进出鸡舍、鸡场;对来场购鸡的经销商贩,其车辆和笼具一定要保持干净,并位于场外,不允许将装鸡的鸡筐带入鸡舍,更不能把装有其他鸡场的鸡带入场内;彻底清洗、消毒养鸡设备和用具,不能使用外场用过的养鸡设备;定期采集血样,做好疫情监测,发现异常疫情,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力较差,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溶剂容易将其灭杀,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 (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此外,目前中国已研制成功用于预防H5N1病毒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非感染农场疫苗应接种及时,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

(据甘肃农民网)

深秋要防猪肺炎病

深秋季节,气候有时发生突变,猪容易引起感冒,使其机体抵抗力减弱,这时病原微生物趁机活动,导致继发肺炎病。病猪初期咳嗽、鼻干眼红,呼吸困难,发高烧,食欲减退或停止。后期病猪卧地不起而死亡。

防治:⑴深秋特别是秋末冬初,要防止猪受凉,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其机体的抵抗力。⑵白糖200克,藕500克(捣碎),蜂蜜200克,加水拌食喂。⑶炙双皮20克,西红柿500克,炸蜂房1个,香油50克,加水一次喂给。⑷银花20克,百部20克,桔梗30克,青皮50克,甘草10克,知母40克,苏子50克,半夏40克,杏仁40克,水煎汁候温后,一次灌服,每日一剂,连用三天。

(据中国农科新闻网)

奶牛瓣胃阻塞的防治

轻症的治疗。可内服泻剂和促进前胃蠕动的药物。如硫酸镁或硫酸钠500~1000克,水10~15公斤,液状石蜡油1500~2500毫升,一次内服,连用2~3日腹泻为止。服药后要饮水,如不饮水时,可灌服10%浓盐水,每次500毫升,每日 2~3 次。

重症的治疗。可实施瓣胃内注射,可用硫酸钠500克,甘油500毫升,水1~2公斤,一次注入。如注射一次效果不明显时,次日或隔一日可再注射一次。同时静脉注射10%浓盐水300~500毫升,安钠咖注射液20~50毫升,并适当配合碳酸氢钠,输糖补液等治疗措施,连用2~3日,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缓和病情。

本病应注重预防,避免饲喂混有泥沙的饲料,同时注意适当减少坚硬的粗纤维饲料,注意补充矿物质饲料,并给予适当运动,保证足够饮水。发生前胃弛缓时,应及时治疗,以防止发生本病。

(毛治国)

养兔增肥注意哪些

秋冬季家兔常因缺草料而瘦弱,如果不进行适度催肥,将影响家兔的繁育和导致瘦弱死亡。家兔催肥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管理

⑴合理的密度:肥育兔适当限制运动,因此在实践中应增加密度,成年兔每平方米6~8只为宜,每群20~30只为宜,这样便于管理。

⑵公母分群:分群时最好能将公母兔分开饲养,利于饲养管理和促进肉兔的生长发育。

⑶弱强分群:同一群中体重、体质应尽量均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兔的生长发育,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兔群争斗。

⑷同窝合群:分在同一群的肉兔应尽量是同窝仔兔,如果不是同窝合群,也应选择日龄相同的仔肉兔并群。

2.催肥

⑴每只瘦兔每天喂红糖7克或白糖5克 (溶于温热开水中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10~15天,可使瘦兔明显增膘。

⑵肉桂50克,姜粉25克,硫酸亚铁、甘草各10克,八角9克,共研细末,每只兔每次拌料喂给2克,每天一次,增膘效果显著。

⑶黄豆粉6% (炒热)、大茴香粉7%、硫酸亚铁8%、甘草粉9%、干姜粉20%、肉桂粉50%,充分混合拌入料中,并加适量水拌匀,每只兔每天喂3克,隔天喂1次,15天后增重明显,平均每天可增重35~50克。

⑷取中药雷丸、陈皮、厚朴、香附各5克,山楂12克,共研细末,拌入饲料中喂兔或将药粉直接对水灌服,每日1次,连用3~5日。

⑸给兔喂促长复合添加剂,直接拌入饲料中饲喂即可。每隔3天喂一次,连喂5次,能明显使兔增膘。

(据《山西农民报》)

影响雏鸡早期发育的常见问题

在养鸡过程中育雏期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一些管理者不了解雏鸡的生长发育特点,或者是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在育雏过程中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忽视湿度管理

有的养殖户只是在进雏前地面上洒2~3遍水,在进雏后不再洒水。他们认为温度够了,如果再增加湿度,雏鸡会感到闷热,为此坚持不往地面洒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雏鸡扎堆散不开。另一个问题是育雏后期舍内湿度反而增高。在育雏后期鸡群粪便含水量逐渐增多,如果再加上饮水管理不当、饮水器漏水等,尤其在冬季无法充分通风时,就会造成舍内湿度较高。

改进措施:建议在进雏前3天舍内湿度最好达到70%以上,随时向地面洒水、始终保持地面潮湿。因为雏鸡出壳时要求孵化器内湿度为80%,舍内湿度与之越接近越有利于雏鸡的发育。第三至第七天就不用刻意向地面洒水了,舍内湿度维持在60%~70%即可。另外,在提高湿度的时候可以降低温度,只要雏鸡不扎堆,温度越低越好,这样雏鸡会感到更加舒适。

2.饲喂程序不合理

养殖户在雏鸡第一次喂料时同时用开食布和开食盘,往开食布和开食盘上分别撒料,然后不等鸡群采食完就再开始加料。这种做法会造成加料不均匀,雏鸡采食量有很大差别,导致均匀度很低。同时饲喂量太多,还会造成浪费。而且养殖户没有及时清理料盘的习惯,使得饲料中混有许多粪便,这样会影响雏鸡采食量,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建议饲喂方案:只在开食布上加料5克/只,先不用开食盘,等雏鸡快吃完料时每次加料3克/只,开食布大约加3~4次料后就可以撤出,第二天再使用开食盘,每次加料4~5克/只。3天后逐渐增加每次喂料量而减少饲喂次数。第一周尽量做到少量多次且不建议定量饲喂,最大可能增加第一周的体重。然后,第二周根据体重高低开始定量饲喂,每天最好饲喂一次,如果料盘盛不下一天的料量必须分次饲喂时,第二次或第三次加料时不要等鸡只吃完料就开始加,一直到把一天的料吃完后将料盘反扣过来,防止料盘被粪便污染。

3.饮水管理不到位

许多养殖场为节约成本,安装饮水器数量不够,每1000只鸡才供给7个真空饮水器,每个饮水器中添加水量很多且不一致,当饮水器中没水后添加也不及时。然后每次加药后都等鸡群将水彻底喝完后才添加清水,致使水线中时常断水,每次开始供水后雏鸡均会出现抢水现象。另外水线高度不能满足鸡只需要,造成鸡只饮水困难。

改进措施:饮水器数量应按照每50~60只鸡一个来计算,每个饮水器中应加少量一致的饮水,保证雏鸡在5小时之内饮完。雏鸡一旦开始饮水,中途就不可以断水,每次都不要等饮水器或水线中彻底没水了才添加。饮水器最多使用两天,第三天就可以全部使用水线供水。

(韩文格)

猜你喜欢

饮水器蛋鸭雏鸡
浅析蛋鸭笼养的现状与关键技术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不同饮水器在哺乳母猪上的使用效果对比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论创意速冷热水器设计与研究
蛋鸭饲养管理中必须重视的若干技术问题
为不同人群设计的街头饮水器
育雏用具和设备早准备
圈养蛋鸭科学养殖技术
蛋鸭的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