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将大力发展“水稻+”绿色生产模式

2018-11-16

今日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生菜蛋鸡水稻

力争5年发展到5000万亩 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水稻应该怎么种,才能帮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答案是“水稻+”。日前,在湖北省洪湖市召开的全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宣布启动实施“水稻+”“551”工程,大力推行“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到5000万亩,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5亿亩左右,约占粮食总面积的30%,总产4000亿斤以上,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全国65%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可以说,抓住了水稻生产,就抓住了口粮安全的大头;抓住了水稻绿色生产,就抓住了粮食绿色生产的关键。然而,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模式效益并不高,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水稻生产必须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要走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之路。

据介绍,“水稻+”是以水稻生产为本,以稻田生态系统为基,以种植制度创新为魂的新型农作制度,包括稻经轮作、稻禽协同、稻渔共生等生产体系,是水稻绿色生产的重要模式之一。“水稻+”通过改进提升和集成创新传统模式,具有稳粮优经、种养结合、绿色高效等特点,对确保口粮安全、推进绿色兴农、实现质量兴农、加快品牌强农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全国“水稻+”应用面积约为2500万亩,按亩均效益2000元计算,实现经济效益500亿元。同时数据显示,仅以稻渔共生模式为例,就可减少用肥20%~30%、减少用药30%~40%。

全国农技中心对今后 “水稻+”“551”工程进行部署,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模式集成,联合水产、畜牧、农机等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筛选适宜水稻品种,科学搭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禽类、水产品种,不断丰富 “水稻+”具体模式,尽快集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二是强化样板打造,各地要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建立一批“水稻+”示范基地,加大“水稻+”与农耕文化、休闲农业结合力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宣传推介,广泛宣传“水稻+”在稳粮增收、扶贫开发等发面发挥的作用,同时注重品牌打造和电商发展,积极引导地方重视品牌塑造,提升“水稻+”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

据悉,来自全国水稻产区22个省(区、市)技术推广部门及重点县代表、有关专家及稻米经销商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观摩了洪湖市汊河镇稻渔共生示范基地、乌林镇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肥)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现场和经济开发区再生稻产业园区,邀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张卫健、浙江大学教授陈欣分别就南方稻田丰产高效复种轮作模式和稻渔共生系统的原理与关键技术作了专题报告。

(吴 佩)

夏县:开展枣树和中药材管理实用技术培训

山西省科技继续教育学院和夏县科协联合举办枣树和中药材管理技术培训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登科和山西省药物培植场副主任药师、执业中药师滕训辉受邀作讲座。

10月18日-19日,山西省科技继续教育学院和夏县科协在夏县联合举办枣树和中药材管理技术培训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登科和山西省药物培植场副主任药师、执业中药师滕训辉受邀作讲座。山西省科技继续教育学院璩石领院长讲话。夏县科协主席周晓红主持。夏县枣农和药农代表14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中,李登科重点讲解了枣树品种改良及设施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了全国和山西省十大主栽品种,讲解了20多种常见品种的特点及核心管理技术,枣树品种改良技术要点和病虫害防治办法,对枣树设施栽培的建棚选择、管理要点、产出效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说明。

滕训辉讲授了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技术,对适宜夏县种植的黄芩、柴胡、连翘等品种对土壤和环境要求,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及品种选择注意事项做了详细讲解,并回答了农民朋友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

(翟忠正)

阳城县:开展蛋鸡技术培训 助力养殖户增收

阳城县蛋鸡养殖协会携翼比高合作社特邀青岛易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禽苗研究员刘丰波为阳城蛋鸡养殖户奉献了一场今年秋冬季流行疫病及防控知识讲座。

为适应新时代养殖业发展需要,提升蛋鸡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10月17日,阳城县蛋鸡养殖协会携翼比高合作社特邀青岛易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禽苗研究员刘丰波为阳城蛋鸡养殖户奉献了一场今年秋冬季流行疫病及防控知识讲座。

今年8月以来,随着蛋价的一路飙升,养殖户终于走出了2017年蛋价跌破成本价的阴霾,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在疫病高发期到来之际,为了让养殖户能够免遭疫病打击,阳城县蛋鸡养殖协会精心组织了这场讲座。

会上,刘丰波根据今年全国疫病监测情况,指出禽流感和传支仍是今年秋冬季的防控重点,并阐述了禽流感及传支的最新流行趋势。针对当前危害严重的H5、H9、H7亚型禽流感和生殖型、呼吸型传支,刘丰波进行防控指导,介绍了如何选择优质疫苗及疫苗的保存、使用和操作上的事项。

养殖户一致认为培训切中实际,讲课理论与实践结合,受益匪浅。活动惠及93户养殖户,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

(据阳城县科协)

北京:实现生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近日,北京市农业局在通州区于家务乡举办北方地区叶菜(生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暨北京市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活动以“生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主题,通过作业演示、机具展示等,现场演示生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作业技术路线,重点突出起垄、移栽、收获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集中展示播种育苗、整地施肥、起垄、移栽、田间管理、收获、残叶废弃物处理等叶菜生产环节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与关键装备。

据悉,目前,生菜生产各环节除收获外基本实现机械化。北京市生菜收获大多采用人工收获,使用机械收获的很少。而生菜收获机生产厂家国内几乎是空白,国外有比较成熟的机型,要实现机械收获生菜,必须在移栽环节就与使用的收获机进行配套栽植,以便形成标准的机械化种植模式。

为加快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着力解决生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难题,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主动加强与园区、企业的对接,重点引进生菜收获机,进行结球生菜和散叶生菜收获作业演示。通过此次田间日活动,广泛宣传推广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增加农民对新农机的知晓度。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农业农村部农机推广总站、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有关专家,北京市农业局,北京市创新团队叶类蔬菜创新团队专家及田间学校相关负责人,北京市创新团队果类蔬菜团队部分专家,天津市、河北省农机鉴定、推广以及部分省市代表,北京市各区农机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田间日活动。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贫困户农产品“码”上买

10月13日上午,海口市秀英区消费扶贫馆在秀英区永兴电商扶贫中心开业。该馆采用无人超市模式,24小时营业,这是永兴电商扶贫中心创新消费扶贫模式推出的新举措。

海南日报记者在消费扶贫馆看到,馆外是贫困户或脱贫户为自家农产品代言的广告,馆内集中展示有贫困户(脱贫户)、扶贫合作社及扶贫企业生产的新鲜瓜果蔬菜、禽畜肉蛋、五谷杂粮,以及永兴火山荔枝干、黄皮干、山柚油、火山姜糖等50多款产品。馆内没有营业员,也不支持现金支付,每一款产品包装上均有一个二维码,市民、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产品的单价、产地等信息,可在手机上下单,即购即取,全程视频监控。

据介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脱贫巩固户的农产品入驻消费扶贫馆,可享受零差价、零服务费、零手续费服务,消费款项直接进入贫困户及脱贫户的账户。企业产品入驻该馆,按销售额的10%收取扶贫资金,用于永兴电商扶贫基金,服务扶贫工作。

“过去,我们每周末都有扶贫爱心集市,已经聚集了一批忠实客户。此次开业的扶贫体验馆采用无人超市模式,24小时营业,可以给顾客提供更方便、高效的购物体验。”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电商扶贫中心负责人万龙介绍,消费扶贫馆正式运营后,将通过电商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经营户带动,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并在种植品种的选择、田间管理、品牌的打造、线下体验、电商平台营销上帮扶,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助贫困户增收。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生菜蛋鸡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脆嫩爽口的生菜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生菜怎么吃更健康
水稻花
生菜?你爱吃圆的还是散叶儿的?
生菜有道